名媛林黛玉穿的“中国高定服饰”有多考究?


今年国际奢侈品牌迪奥新上市的一件半身裙,设计与中式“马面裙”极为相似,这一行为迅速引发国内网友不满,纷纷指责该品牌“抄袭”、“文化挪用”、“文化剽窃”。
马面裙,作为中国古代汉族女子的主要裙式之一,是中国传统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优秀文化之一的服饰文化,也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87版《红楼梦》的服装设计师史延芹老师,根据沈从文、邓云乡等多位红学家和民俗专家的意见,为剧中的四百多人设计了2700余件戏服。
来看看30年前的《红楼梦》里的服饰,感受中国传统服饰之美。


史延芹老师的《红楼梦》服装设计手稿

林黛玉
❖ 第一套
淡紫鸡心领绣梅花襦裙
白绸竹叶立领中衣
贵族名媛林黛玉第一次亮相
是在前往京都贾府途中的船上
此时母亲贾敏过世不久,她还常常暗自垂泪

世外仙姝林妹妹服饰以清雅素淡为主
梅花和竹叶是她剧中衣服上的主要纹饰
注意看精细的绿萼梅刺绣和中衣上的竹叶暗花
❖ 第二套
白底绿萼梅刺绣斗篷
淡紫绣折枝梅花无袖上襦
白色交领中衣 白色百褶裙

风尘仆仆初入贾府的林姑娘,深恐在外祖母家行差踏错
所以处处小心谨慎。这身衣服与船上那套色调相似
一袭白色斗篷上绣着一枝绿萼梅花
越发衬得黛玉飘逸出尘
❖ 第三套
白底红花长褙子
红地黑花长裙
都觉得林妹妹穿衣用色寡淡
其实她穿过很多大红色的衣服
比如网络上流传甚广的这一套

白色褙子上的红花,还有内衬红裙上的黑花都是玉兰
黛玉穿着显得活泼俏皮
在潇湘馆前掩口而笑,状极娇憨

这套衣服主要出现在众人初搬进大观园。
元春省亲后,为怕园子荒废,
就让姊妹们搬进去住,此时也正是春天。
❖ 第四套
大红竹叶纹长褙子
白色纱裙
林姑娘外冷内热,穿大红的衣裳有别样的风致
黑白竹叶纹饰,正合她潇湘仙子的风骨
宝玉的团花蟒袍上绣缠枝莲花
白色中衣长袍同样印有竹叶纹
宝、黛这一身暗暗的有契合之意

❖ 第五套
浅金桃红二色撒花褙子 朱砂中衣大
红对襟羽缎斗篷 桃红马面裙
宝姐姐身体抱恙,宝玉先黛玉一步来探病
黛玉眉蹙春山,眼含秋水,嘴角挂着醋意
却未曾注意自己和宝玉明明心有灵犀的穿了情侣装
都是华贵的浅金色锦缎面料做成的访客正装
孰亲孰近一目了然,还拈的哪门子的酸?

而这张是少有的林妹妹拍摄间隙的卖萌照
也可以看清羽缎斗篷上的精细花草纹绣

❖ 第六套
海蓝领月白底子
宝蓝竹叶印花缎面对襟褙子
粉色立领中衣 白色百褶裙
淡淡的蓝色更符合林姑娘略显忧郁的书卷气
月白素缎外衣
冷蓝掐牙滚边,仍是竹叶花纹内衬淡粉色中衣
下着白色棉裙,清雅隽美的大家闺秀
不用披金戴银、花团锦簇

这幅著名的《冬闺集艳图》是在芦雪庵联句
黛玉俏皮巧笑中带着自信,呆宝玉吮指冥想
湘云娇憨,宝钗端淑,宝琴纯真
众人形神各异,真真美如画卷

❖ 第七套
粉蓝印花交领禙子
白底绣花马面裙
衬托了林妹妹的超凡脱俗的清雅气质

贾宝玉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这一段是贾宝玉第一次出场时所穿服装。


宝玉外罩的“八团”指的是衣面上缂丝或绣成的八个彩团,与故宫所藏的一朝袍一模一样。缂丝工艺一般只有皇家能够使用,这里展现了贾府的财气。
“倭锻”,顾名思义就是日本织造的绸缎,后面一些地区仿造日本的织造品也称为“倭锻”
“排穗”就是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常说的流苏。

曹雪芹几次写宝玉穿箭袖衣饰。
第八回“薛宝钗巧合认通灵”时宝姐姐看到的宝玉是“身上穿着秋香色立蟒白狐腋箭袖,系着五色蝴蝶鸾绦”。
第十五回北静王所见的宝玉“穿着白蟒箭袖,围着攒珠银带”。
看戏换的是“大红含蟒狐腋箭袖,外罩石青貂裘排穗褂”;去舅舅家是“身上穿着荔色哆罗呢的天马箭袖”……

箭袖,是典型的清代元素。俗称“马蹄袖”,袖身狭窄,袖端头为斜面,袖口面较长,呈弧形,可覆住手背,既不影响骑射还可以保暖。
箭袖在明代已经出现,但还不算常服,主要用于骑马射猎诸事。清王朝从马上得天下,早期的统治者力主不废骑射,八旗子弟大都弓马娴熟,因此将箭袖用于礼服,成为清代男装的典型样式。
欣赏红楼梦中的服饰,可以感受深厚的文华底蕴和审美情趣。
服饰中所运用的刺绣、珠绣、羽绣等我国传统工艺,现在被大量应用于奢侈品大牌的时装和高定礼服的设计中,更感叹中国传统文化与工艺的博大精深。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