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2北马后记

2022-11-25 14:53 作者:奔跑的卡波姆  | 我要投稿

【宏观篇】

 

疫情无常,延停两年后,北马在2022初冬重归,属实不易;出差无常,解除健康宝弹框并坎坷回京,刚好满足赛前7天在京的参赛门槛,我能在周日早晨如期站在天安门广场与万人共唱国歌,属实不易;应酬酒菜,状态波动,身体恢复曲线努力调优,赛前2个Mp10k的E心率给了我信心;注重细节,策略执行无负偏差,前半程末已知破三无悬念,享受比赛后半程,PB12分钟,四十岁前达成大赛全马破三目标,属实不易。

 

北马2022赛道成绩
全马表显最好成绩成长路径

从2016年北马的6分48配速的5小时全马,到2021年4小时全马,到今年2022北马的4分出头配速,3小时内全马,这应该是一个激情与励志的故事;然而,站在当下去回味,却并没有太多鸡血和负重苦行,也谈不上咬牙坚持;一切,只是节奏、伙伴和细节。

 

上一次北马中签还是2016年,目标仅是无伤完赛

 

我在跑团的账面数据上不是勤奋的人,跑一休二是我的常态,早起晨跑是不可能的,不到180的月跑量,课表完成度上,我是拖后腿的那一个。

 

毕竟,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以外,时间和精力是个奢侈品,投入产出比是每个家庭中坚都要平衡的账。好在,跑步超越了个人爱好,可以是自己、家人和同事身心健康的一部分,近年来其社交属性和社会存在感不断增强,做大了生态,边际投入的产出,个人感觉是增值的。

 

2022跑量

 

在我有限的跑量里,个人无目的的跑步很少,大部分是跟伙伴一起卷,以赛代练,功利性很强,竞技荷尔蒙浓郁。我很少以力竭结束训练,这样给我的感觉很好,一次次的强化可能性,而非试探极限,锚定不可能。训练里很少all-in,那不是我训练的目的,平时留了裕量,这给了我比赛时PB的新奇感,我自己也不知道我的天花板具体在哪里,这种感觉很妙。

 

一起卷的小伙伴 分层分级的卷

 

【赛前篇-几个月】

一般超量恢复周期是一星期,比赛日一般是周末,所以赛前习惯每个周末的LSD是很有必要的,不仅提高有氧能力,更会超额提升比赛当日的竞技表现。今年解锁的三峰速穿、60km越野(崇礼TTC组团体冠军)、北京二环、三环、四环、出差东莞松山湖环湖跑,给枯燥的LSD浸染了色彩。

 

松山湖环湖跑  高温高湿历练
北京二环溜溜
 解锁北京三环
解锁北京四环
三峰速穿3个半小时,北京越野经典测试路线

【赛前篇-一周】

赛前一周,运动减量不折腾,忌口,不做有受伤概率的事情。初始策略是305保完赛,不崩是底线,若前半程微超300兔子,后半程再跟据状态决定死跟兔子破三还是超越兔子要好成绩。

 

RQ提供了准确的状态评估方法-即时跑力,本质是配速区间与心率区间的关系。充分热身后,中午温暖的时段,连续两天按M配速区间跑了10km,心率完美控制在了E区,RQ也给出了超高的跑力,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促使我调整为更激进的比赛策略。这种用短距离等价测试长距离竞技状态的方式,既省体力,也真实演练了比赛日前10km的实战策略。

 

用即时跑力指示竞技状态,决定比赛日策略

 

 

大的策略确定后,进入事无巨细的环节,决定成败的细节。

 

着装:选定参赛碳板鞋、五指袜、背心+冰袖(万一丢弃也不会心疼的)、不穿压缩衣裤(虽然已经是北方的初冬,结合我的目标配速功率和出汗量,竟然跟夏季比赛是同一配置哈哈)、三分短裤、内裤、魔术头巾当手套御寒和擦汗、一次性防寒雨衣、吸汗遮阳软帽,每个装备都找出来试穿好,定妆。

 

补给:提前买好的与自己肠胃适配的能量胶8个(实际分析了官补后带了6个,192克重,放在短裤后腰袋里,提前放好试跑确定不掉不晃),赛前半小时第一个,10km第二个,后面每5km一个,随补给站功能饮料服下,不足的提前一个官补站取好;盐丸8个,7.5km开始第一个,后面每5km一个,随补给站纯净水服下。酸轻片赛前半小时2粒,赛中每60分钟2粒,完赛后2粒。

 

身体:提前两天泡脚后修剪指甲和硬脚皮,创可贴贴rutou,脐贴贴后腰与短裤腰袋摩擦处,凡士林比赛当日涂抹sichu(本次比赛是我第一次用,效果很赞,以后逢赛必用)。

 

配套:手表满电、不带手机(省出180克,刚好是能量胶的重量HOHO)、一包纸巾(赛场起跑前排空,可夹魔术头巾与手背间)

 

【赛中篇】

起跑前,尽量站在本区靠前位置,我们选择了靠近300兔子,他们有经验,起跑路线是最优的。我习惯鞋带系死结,脚跟顶鞋后跟系紧,包裹脚背,让脚趾头空间宽裕,碳板鞋本身也比较保护脚趾,这次跑完,脚趾完全无不适(以往都会有指甲瘀血或者起泡起茧子)。提前调好手表,配置好分段、播报等,搜好星,穿过起跑计时毯时启动。起跑前妥善丢掉雨衣。

 

央视有直播,起跑后第一个摄像机前我还是张臂跳跃了,但为了PB破三,还是尽量收敛,避免体力过早消耗和受伤。我算是个发挥型选手哈,大赛PB率非常高,高唱国歌后,随A组众跑友带节奏,配速自然进了4分(目标是415),跑开后很快超越了300官兔(之后再也没有见过他们,我头都没有回一下,因为确定不会再见了),看了一下在E区的心率,是不是跟赛前2个10km实战很像,很顺利的开局。

 

 

补给策略,与计划执行一致,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唯一的意外是能量胶、盐丸、酸轻片都在一个腰袋里,拿取时间太长影响了摆臂和呼吸节奏;这一点在赛后总结时也找到了应对之道,以后腰袋只放能量胶,其他片剂分别放左右冰袖内。

 

半程时,我半马PB了,前半程超越了300兔子4分钟,即后半程每公里放10秒按425配速跑也可以破三,这太奢侈了,之后就没有悬念了,可以看出,我后半程比前半程心率还低还稳,全都主动压在M区。去掉一个最快配速3分56秒,去掉一个最慢配速4分18秒,全程配速波动在16秒之内,中途想的只是感受身体、优化跑姿、降低消耗、保持高性价比巡航。

 

后程M心率控制

沉浸在内啡肽的后劲中,路上享受与观众互动、鼓励同行跑者、给摄影师留下笑容素材。后几公里没有提速all-in,即使终点前被超越,我内心也毫无波澜,当下,足够了。

 

跑在前面人少的好处之一 背景不是人山人海就像一个人在跑步

 

越到后程 越要保持微笑
笑姿与跑姿同等重要
加油 超越我吧

北马的路线很熟悉了,历史跑过多次,赛前也推演过,长直线技术、弯道切线技术、进出站技术、折返点技术,都有意在比赛中体会磨合,这次表显距离比赛道多跑了250米,路线控制技术还算比较好。路途中,每次经过整公里指示牌,都要对表,对自己已经多跑了几百米的冤枉路,做到心中有数,随时调整配速目标。数学和口算要好,不能全相信手表,目标成绩附近的配速对应关系烂熟于胸。PB,就是要靠这些细节,不留遗憾。

 

这次进出站技术很不错,完全不掉速,进站前能量胶或盐丸入口,进站第一杯水送服,还有时间喝第二杯水。有一杯水没喝好,呛到了,反省一下,低级错误不能犯。

 

【赛后篇】

靠前撞线的福利,就是终点的肉多狼少,官方按摩拉伸区空荡荡,不但不用排队,我连续选了三个不同力度的按摩师做足了拉伸。换上暖和衣服后,开启薅羊毛模式,每个供应商柜台薅一遍哈哈。奖牌激光刻字,必须来一套,家人的名字,安排!

 

因为基本全程有氧M心率,后段也没提速冲刺,赛后当天感觉是很舒服的,也可能是酸轻片的作用,感觉不到乳酸的影响。赛后1至3天,正常的延迟性神经痛,也不用特别做啥,吃好喝好休息好,保证免疫力,三天就自然恢复。

 

原计划北马赛后一周的园博园公园半马,刷个半马成绩来年度收官,结果因北京疫情严重而取消了(早知就不留体力,北马all-in了哈哈)。

 

感谢训练营提供专业的训练计划,感谢校长、副校长、营长辛勤督导;科学训练,跑力重于跑量,心率为纲。

 

疫情这3年,自己和身边的小伙伴反而都在进步,心中有浪,到哪里都在远洋。北研华跑会今年新增2人破三,已历史4人破三,还有许多准破三选手,来年继续卷!

 

明年,我40岁了,北马九星选手的门槛在向我招手。T开头的号码,在A区选手之前,紧跟职业选手区开跑,这份荣誉值得期待。

正赛破三后,隐形福利就显现了。莫名的白送跑步背心,多个国内赛事的免抽签直通,上马的鸿星尔克2000元,夏马的小金人,各种品牌的买一送一,能让报名费回本了;最主要的,吹牛的素材有了,至少吹到明年春赛季,不成问题:)


2022北马后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