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预告 | 先生同行系列之四:原上草——杨福音、杨燕来、杨雪来艺术展


原上草——杨福音、杨燕来、杨雪来艺术展
先生同行系列之四:
原上草——杨福音、杨燕来、杨雪来艺术展
主办单位:广州画院
承办单位:广州画院先生画馆
开幕时间:2023年5月26日 下午3:00
展览时间:2023年5月26日—2023年7月5日
展览地点:广州画院先生画馆(水荫路130号)
前 言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原上草”朴素平淡,坚韧不拔,是旺盛的生命,是壮美的意境,是崇高的人品。而与“先生同行”,不一定是艺术的教习和传承,更多的是品性学养的长期历练。两个词,都事关人格。杨福音多年来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其子杨雪来、其女杨燕来一攻金石篆刻、一耕水墨丹青,于家风浸润。杨燕来讲,“原上草”是弟弟雪来提出的主题,引起了父亲和她的共鸣,见证着三人作为艺术家所持有的独立思考和创作。“文章当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不可寄人篱下。”杨福音的画作自有独特的风骨,师古不泥古。他对二米、方从义和八大山人有所钟爱,不刻意模古,而是长于用自己的心境去透析和领会古意,将古人绘画中具象的事物和自己独特的水墨语言巧妙地结合起来,相融而生。被明月,佩宝璐,食玉英,登昆仑。湖湘之地浪漫瑰丽的楚文化给杨福音的作品注入了生意。因此他的作品虽然寥寥几笔,却少有八大山人孤傲冷艳、绝离人烟的气息,而是无拘无束、淡然悠远的意境。“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正如庄子所言,朴素本是人的底色。不遮掩、不伪饰,透过现实世界的虚幻,洞见淳厚素朴的本心。杨燕来深研古代画像砖、墓室壁画、民间版画,通过沉思和开悟将传统绘画元素进行抽象化处理,创造出直面自我的艺术面貌,其画面简约质朴,可亲可敬,清澈透明。杨雪来的篆刻深得汉印神髓,点画遒劲,大气敦厚,有急就章率性简约、舒险不羁的自由和洒脱。印面虽小,但方寸乾坤,文字在其中错落,或粗或细,或疏或密,达到一种和谐之美。他以钝刀硬入印石,推刀自然,毫无拘束,故而刀下多浑朴高古,字迹斑驳处尽显古色苍茫。广州画院自建院以来,汇聚了众多德高望重的画家,他们的艺术成就及品德为画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先生画馆开馆至今,以“先生之道”“先生之风”“先生之剑”“先生同行”等资深画家展览形成品牌。“先生同行·原上草”体现了杨福音先生与子女在共同追求艺术道路上的热爱和坚持。“彼此影响,彼此独立”更是杨家从艺的相处之道。
春夏之交,好风吹拂,不由遥想原上新绿。这片深厚的土地所孕育的艺术人格,当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参展艺术家和部分作品欣赏

杨福音
1942年出生于湖南长沙。
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广州书画研究院副院长、艺委会主任,现任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杨福音艺术馆馆长。
曾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北京画院、中国国家画院、广州、长沙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
2018年9月在湖南博物院举办《欢无极》杨福音绘画艺术展。
2021年12月在长沙美术馆举办《原上草——杨燕来、杨雪来、杨福音艺术展》。
出版了多部画集和散文集。
杨福音画作中随意、放松的浪漫情怀,是他心灵自由和清净思想境界的折射,是他智性和艺术修养的自然、真实的流露,这是其艺术魅力所在。读他的画,我们在为他的绘画语言感动之余,也会得到思想的启迪:艺术中最珍贵的是感情的质朴和真实,人生也是如此。这,也是我们当今社会和许多艺术作品中所缺失的。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艺术的艺术——杨福音绘画的价值》

47cm×26cm 纸本设色 2022年

47cm×26cm 纸本设色 2022年

69.5cm×69cm 纸本设色 2022年

29cm×19cm 书法 2022年

29cm×19cm 书法 2022年

图片网演3D云展:《先生同行系列之四:原上草——杨福音、杨燕来、杨雪来艺术展》

杨燕来
1971年出生于长沙。199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为职业艺术家,工作生活于广州。1996-1998年分别在广州、北京、深圳举办杨燕来作品展。2012年在珠海举办《雁迹》个人展。2014年在长沙举办《一色》个人展。2018年在成都参加《锦绘》展。2021年在广州举办《水镜·有亦无》个人展。2021年在长沙参加《原上草——杨燕来 、杨雪来、 杨福音艺术展》。2022年分别在广州和澳门参加《臆象——粤港澳当代水墨艺术谱系》。2023年在广州参加《先生同行》展。其作品收藏于何香凝美术馆、古元美术馆等。
从她开始画第一批青花时,我们都还是美术青年,感觉她横空出世。她从青花里直接汲取营养,成为她的表现形式,一个很本我、自我的状态。这么多年后看到她的新作,感觉变化很大。可能她的初心是在“世外”的,但在世间走了一遭之后,她好像又回到了她的初心,而且更笃定了。在她本真的自我的前提下,所有东西都可以为“我”所用,思想、观念、喜爱、情感,无论是传统的、民间的、现代的抑或古代的,她都能够统筹起来,反映出来就是杨燕来这个人本身,所以她独一无二。
——林蓝(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

21cm×73cm 纸本设色 2020年

21cm×73cm 纸本设色 2020年

21cm×73cm 纸本设色 2020年

42cm×72cm 纸本设色 2022年


杨雪来
1974年生,湖南长沙人,园林艺术家、篆刻家。
199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同年入原广东电视台青少部工作。
2000年调入原广东南方电视台。
2014年辞去原南方电视台工作成为独立艺术家。
2015年创作园林《双来书屋》。
2020年散文集《园事屋语》连载于《020艺术观察》。
2021年篆刻作品在《原上草——杨燕来、杨雪来、杨福音艺术展》展出。
儿童期的东西是质朴天真的东西,率性而为的东西。那种东西原本人人都有,问题是人人不一定想保有就拥有的东西,源头的东西,所以觉悟了的人会奋力保护,不教污染和流失。这一层,雪来一定有一种自觉和坚持,相信他所处的环境和经历,也从各种角度无论正反的成全了他的,推己及人,一般都是这种样子,看他后来的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
——蔡皋(著名绘本画家)

4.4cm×4.1cm×5.8cm 篆刻 2018年
杨雪来 《群山曜日》
4.4cm×4.1cm×5.8cm 篆刻 2018年
边款:“湘江行吟”之一“夕阳庭槐,门静人悄。与月邀君,满地光华。月明琴院,雪晴书屋。帘外花瘦,池上月圆。或研墨迎晨,或一堂家庆,或友来花边饮酒,雪时彻夜离歌。境怀苍茫,孤芳自吐。与己周旋,蓦然回首。千载功名,任他年说。白发闲人,从容日子。邻家访友,君过山家,花雾入门。一品香泉,十分月色。湘江行吟,问江流何所至,呼皓月出云头。晚云低吟韵,聊以怀夕阳。歌一曲,月随舟。最销魂处,落日挂山,举酒击掌,晴光雨色,一时都付与风荷烟柳。

2.4cm×2.4cm×9cm 篆刻 2018年
杨雪来《古仁人之心》
2.4cm×2.4cm×9cm 篆刻 2018年边款:雪来刻石

杨雪来《真放在精微》3.1cm×3.1cm×7.8cm 篆刻 2019年
边款:真放在精微 二零一九年四月 雪来刻石于园事屋

3.4cm×3.4cm×6.5cm 篆刻 2020年
杨雪来《呼下隶与饮》
3.4cm×3.4cm×6.5cm 篆刻 2020年
边款:呼下隶与饮 雪来刻石于园事屋 二零年二月六日

3.6cm×3.6cm×5cm 篆刻 2020年
杨雪来《胸无宿物》
3.6cm×3.6cm×5cm 篆刻 2020年
王蓝田为人晚成,体道清粹,简贵静正,怡然自足,不交非类,时人乃谓之痴。王丞相以其东海子,辟为椽。常集聚,王公每发言,众人竞赞之。述于未坐曰:“主非尧、舜,何得事事皆是!”丞相甚相叹赏。二零二零春雪来刻石
图文提供:广州画院先生画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