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并不是义务,而是善良


父母将孩子带到世界上,就必须抚养没有独立能力的孩子长大成人。而养育得当,温馨和睦的家庭,孩子自然会心存感激孝敬父母,这无需父母刻意提及。
相反,如果父母总是以孝为由将回报,养儿防老,老有所依一类的话挂在嘴边,甚至孩子现在做的事不合父母的意,都会被父母打骂甚至说丢了他们的脸。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将父母视为自私自利的利己主义者,会觉得自己的父母养了自己就是把自己当工具,当面子,当佣人,当可以谈论筹码的商品,当未来的提款机……而完全不在乎孩子的感受。时间长了孩子只会越来越反感,越来越抗拒甚至仇视父母。因为这类的话全部都是站在父母自身利益相关的角度,而非站在孩子的角度说出来的。说孩子不孝顺,叛逆,白眼狼,自私。到头来到底是谁在自私呢?
孩子不是你的工具,不是你的玩具,不是你的脸面,不是你儿时未能完成梦想的延续,不是被你用一些有毒逻辑道德绑架的提款机,不是被你行使权力言听计从的奴才,不是你混不出个名堂才想生下来当做投资的理财基金,更不是你压上那可悲前半生的最后赌注。
孩子就是孩子,是一个独立的,自由的,不该被束缚的,个体。
“百善孝为先”这句话本身没有错,但很多家长老一辈没有理解这句话的意义,还总是用这一句话对自己的孩子进行道德绑架。这句话看起来是突出了“孝”字,但也千万不能忘记了“善”字,这句话摊开来讲无非意思就是:在所有的善事中,孝顺应该排在第一位。说明孝从来就是一种善良,而不是义务。而家长们的眼里,似乎就只看得见“孝”一个字。
在正确,得当的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是不可能不会孝敬自己父母的。而那些思想扭曲,心理不健康,仇视甚至能残忍地杀害自己父母的,大多都生于一个畸形的家庭,畸形的成长环境。
父母都在等孩子的一句感恩,而孩子都在等父母的一句道歉。
请先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找到问题的根源,是什么让孩子变成这样。不要等自己的孩子恨你时才抱怨当初怎么生了这么个“白眼狼”。如果你养不好ta,让ta缺少了爱与温暖,缺少了鼓励与支持,缺少了陪伴与关心,把ta当成一个机器一个宠物一个奴隶一个牲畜来养,ta当然不会感恩。
生孩子并不是一件多么无私多么高大的事情,生了就必须养,不养ta就会死,你将一个生命带到了这个世界上,你就必须得对这个生命负责,养的好与坏,并不取决于你的目的,而是取决于你对这个生命,有多大的责任心。
没有垃圾的孩子,只有垃圾的家长。
——♪
我不为批判谁,我只是想发声,发我觉得对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