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神枪少女》:杂谈&感想

2020-08-15 16:09 作者:探索二次元的老萌新  | 我要投稿


《神枪少女》 荷莉叶特

《神枪少女》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漫画一共15卷,动画化了5卷左右。第一季动画质量较佳,但第二季乏善可陈。个人建议补全漫画,一般来说几天的功夫就能补完,漫画剧情跌宕起伏,人物刻画鲜明,主旨发人深思。读完后必定稳赚不亏的。

关于作品的分析,以漫画为主,结合动画两季剧情,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浅谈,一个是一篇有关设定方面的杂谈,因为作品的设定十分有特色,其独特之处直到现在的部分动画作品仍在借鉴。另一个是一篇感想文,类似于读后感,主要结合一下自己的情感变化分析一下作品。

(补充:十年前这个作品很火的时候,出现了一大批分析类的文章,很多文章思考的也非常深刻。我的文笔有限,这篇文章只能算是引子,如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互联网上找一下,必定会有所收获的)。


少女前线与神枪少女的联动宣传

杂谈部分:设定中的对立统一

对于这一部分的提出,我想先引用《教父》中的一段文字作为开篇:

“The Don helped those in misfortune whose misfortune he had partly created. Not perhaps out of cunning or planning but because of his variety of interests or perhaps because of the nature of the universe, the interlinking of good and evil, natural of itself.”

(渣翻:人们总是帮助那些他造成了部分不幸的人,也许不是出于人们狡猾或着是计划所趋,而是因为他受各种利益的牵制,又或者也许是因为宇宙的本性,善与恶的相互联系,这却是自然而然的)。

意大利油画风景,也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地

《教父》中的这一段话,揭示了事物间的本性:世界间充满的矛盾,但这是对立统一的。在以现代的意大利都市为故事背景,讲述将收容的少女加以义体改造并投入药物加以制约使其成为对抗敌人的尖兵为题材的故事《神枪少女》,同样能够体现出这样的特质,下面笔者从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生命与非生命的对立统一

与一般的警匪作品有很大的不同,《神枪少女》的这部作品中,加入了“义体”的特殊概念,如果单看“义体”概念的话实际上并不算是过于新鲜,在《攻壳机动队》中就存在对于义体与生命,是生还是死的讨论。在那部作品中,对于二者关系的描述,可以用能剧大师世阿弥所著《花镜》中的这段话加以描述:

“生死去来,棚头傀儡,一线断时,落落磊磊”。

《攻壳机动队·无罪》电影的宣传画

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窥见在人的一生,无非是可以看作是灵魂与身体间的结合,这样的结合犹如傀儡般的束缚,而唯有灵魂获得自由与独立,挣脱出身体之际,人的意识才能得到永久逍遥,人的意义才能得以体现。因此,在《攻壳机动队》中的思想看来,身体可以看作是一个载体,而灵魂的自由,意识的自由才是实现人价值的关键。因此,生命与非生命本是统一的,它们的界限,或许是存在灵魂的有无。

在《神枪少女》的作品中,里面的“义体”都是从濒死的少女中进行改造加以利用的,同时利用药物对少女们进行了“制约”,使其对进行工作的辅佐管绝对的忠诚,但却剥夺了之前的记忆与情感。虽然再一次获得了身体上的“生命”,但在我看来,一开始义体化的少女,如果仅作为兵器的存在,确实是不具备“生命”的意义,因为她们没有一个独立的灵魂内核。

少女作为兵器的存在

但在剧情的发展中,少女们一步步被身边的周边的人所影响,所感化,逐渐成长成“人”的过程,并拥有了独立而又美丽的灵魂,这恰恰才是“生命”的体现。她们很幸运,遇到了同样具有美好灵魂的辅佐官,即使在一个十分黑暗的背景下,确实是一个奇迹。

“你将不再是道具,而是人如其名的人 ”(出自《紫罗兰的永恒花园》)。成为人的少女,即使在剧情中被一些上层的眼里面仍然是道具,但她们看来,已经和人别无两样。

二、少女与尖兵的对立统一

少女培养成尖兵的题材,我最早接触的是吕克贝松的《这个杀手不太冷》,讲述了一个杀手和一个小姑娘之间,培养她的有关报仇的故事。无独有偶,在《神枪少女》中,作战单位的搭配也十分类似,每位少女都搭配一位辅佐官,而这组合称为“fratello”是意大利语中“兄妹”之意,辅佐官都是身经百战的人。

《这个杀手不太冷》剧照

这样的组合或许乍一看有些解构的味道在里面:美丽的少女,应该有着美好的童年跟光明的前程,却总是跟香烟,啤酒,鲜血与火药味纠缠在一起,不明事理的人或许将其看作是一种叛逆的体现。可是一旦细细想来,我又感到了一阵的悲哀,因为她们承受了理应她们不应该承受的事物,而仅仅只是为了“生”的愿望。社会的黑暗,人性的扭曲,使她们过多的承担了生命的重量。少女与尖兵,是在一个错误的世界下中的一个错误的结合,它们的对立,是人们良心的发现,它们的统一,是社会扭曲的病态体现。

与我们不一样,她们的幸福是及其珍贵的。当我们享受着廉价的幸福时,幸福是她们最奢侈的东西,她们最廉价的反而是现在我们最珍重的人命。因此当她们获得幸福的时候,我们会倍感温馨,当她们遭受磨难之际,我们会刻骨心痛,这样的对立更加能够调动我们的情绪,能够让我们感同身受,更加体会到少女们的艰辛与快乐。

漫画中呆萌的莉可

这样的设定,往往是为了将社会与个人间的冲突放大化,具体化,进而展现在大环境下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在动画层面上,例如《最终兵器少女》、《幻灵镇魂曲》、《黑之契约者》、《漆黑的子弹》以及《末日三问》(《末日时在做什么?有没有空?可以来拯救吗?》)或多或少都有这样思想的体现。

三、善与恶的对立统一

在作品展现的黑暗的社会背景下,善与恶的边界并不是那么的清晰。例如少女们成为了杀敌工具,必然会收到道义的谴责,手上沾染上了他人鲜血,未来就不得不去为自己赎罪。但她们仅仅为了自己的生存,却剥夺了别人生存的权利,这是善还是恶呢?再例如辅佐官们不同的意念,连同对于个人情感的表达,共同加印在作为“义体”的少女身上,而这样的情感,是善还是恶呢?因此善恶本质的划分,往往是不够明晰的。

被莉可杀害的男孩

在动画作品中的“皮诺丘篇”中,我们结实了几个有血有肉的反派角色,无论是为报义父之恩的皮诺丘,还是为父亲洗冤的弗兰卡,亦或是因为遇见芙兰卡后重拾人生的意义的法兰克。虽然位于反派阵营,与主角团互为敌人关系,但是却为我们展现出了十分独特的人格魅力与独立自由的灵魂。这样的特质,却与主角团人格中的“善”如此类似,虽然他们位于“恶”的阵营之中。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即使作为反派,他们也在一直想找到人生的意义,以及世界到底会怎样,想要一个答案,却又贯穿自己的信念。

漫画中的“炸弹三人组”

正是如此,在我看来,“善”是个人展现于社会的属性,而“恶”则是社会赋予个人的属性。当个人属性符合社会需求之际,即为善,反之为恶。当人们组成社会后,个体通过利他行为能获得集体的认可,这也就是被展现的善。不守规则的人会被集体排斥,这也就是被赋予的恶。人性本无善恶,唯有趋利避害而已。因此无论是谁,善恶并不是区分人类本质的方式,因为趋利避害才是人类的本性。换句话说,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家都是被社会摧残,变得可怜的人,但可惜生错了时代最终走向了悲剧。当然不能说这里没有无私的人,他们是伟大的人,但在作品背景的世界里,这样的光芒犹如黑暗中的一丝烛光,过于薄弱了。因此在《神枪少女》中,并无真正的善与恶的边界,少女们为了生存被迫去沾染鲜血,辅佐官们忍受巨大压力(黑历史)与少女们完成任务,而每一个可恨之人却有可怜之处。这就是像是《活着》的人物一样,这是一个时代所赋予的悲剧。

四、“勇者”与“恶龙”的对立统一

哲学家尼采说过: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回以凝视。你可以像个英雄般死去,或是活得够久看到自己变成坏人,物极必反的道理不言而喻。这样的题材也并不稀有。在《神枪少女》中,这样的现象也有所体现,主要安排在:义体的使用与生命消耗间的“俄狄浦斯”式的悲剧,少女艾尔莎的感情以及乔瑟复仇的“哈姆雷特”式的悲剧。

在义体的使用中,由于药物的注射,致使义体的生命是有局限的,这样一个命运式的悲剧矛盾被达成,造就了这样的剧情:在有限的生命下少女们努力的生却是逐渐走进死亡,像是安洁丽卡的故事便是如此。在艾尔莎的剧情中,与朗洛搭挡之际,为了不可能有回应的感情而选择杀死辅佐官后殉情这是由于外界因素与自身性格的共同影响下最终走向了自身感情的悲剧而在乔瑟的剧情中,复仇的意念占了上风,造成在核电站战斗中的失误,最终选择了跟艾尔莎一样的路,与荷丽叶特一起殉情,二者故事虽然外界因素不同,但最终的走向高度相似,二者都是因为所处的性格问题最终造成了悲剧的诞生。

乔瑟与荷丽叶特悲剧的结局

《神枪少女》的作者相田裕非常善于在剧情中将事件的因果关系联系起来,同时利用角色间性格的种种特性,结合细节、语言、动作与神态的描写,配合外部因素的改变,最终引发了各种各样的结局。这与许多轻小说强行推动剧情不同,显得更加高明,不仅人物的塑造有血有肉,同时剧情也能够顺水推舟的发展下去。因此无论是“勇者”还是“恶龙”,不同的“因”造就不同的“果”,事物间量变构成质变后事物自然而然发生的改变,使得剧情跟角色过渡得十分的真实。

从《神枪少女》的宣传图中,可以看出从环境,服饰等方面有许多对立统一的成分

当然,在《神枪少女》中,这样的对立统一还有很多:例如优美的外界环境与黑暗的人文社会之间,纯真灵魂的孩子与涉世许久的大人之间等等,不同的对立统一间的体现使得作品不再扁平化,而富予了立体化的感受。作为日本业界最早将萌系与谍匪战结合的动漫作品,在日后的一些类似作品中,或多或少也利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演绎,许多作品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一点感想:

有时,我不太喜欢一些有关的动漫杂谈,当人物有着悲伤的过往便愁肠寸断,我的内心还是喜欢那种光风霁月的感觉,不愿意用悲伤的视角看待他们。

因此,我不像很多人那样去心疼那些角色。相反的,我更加钦佩于他们,钦佩他们的精神气质,钦佩他们的高尚品格。在我看来,他们的事迹,正谱写出一首顽强而又美妙的大地飞歌。那一幕幕鲜活的面容,虽然已经被淹没在时代的大潮之中,但每当想起之际,仍然会获得一些感动。

(下面主要取材于漫画中的部分情节)


开篇的第一次战斗
少女们的茶话会
乔瑟与荷丽叶特的一次观星
害怕失去四肢的莉可
拥有美好品质的克拉耶丝
当知道自己身世后的崔耶拉抱住合榭
互相鼓励的少女们
安洁丽卡濒死之际对马可讲的故事
为救他人奋不顾身的义体少女
在最后攻坚战中的崔耶拉与合谢
当公社被围攻之际,为保护人们跟家园挺身而出的克拉耶丝
为保护亚历山德洛的二期义体派特拉
当吉安重伤后悲伤的莉可
殉情的兄妹
生命最后之际少女们
希望

这样的场景还有很多很多,看完一遍下来,心中有着一丝的惆怅惘然。感觉作品中的每一位角色都是那么的真实,因此他们发生过的事给予我内心深处较大的触动。

在动画作品中,音乐的配合令我印象深刻,尤其是引用名曲《斯卡布罗集市》的那一部分。这首歌曲以前也接触过,那时是在盗版光碟上听到的,莎拉布莱曼的版本,感觉歌曲干净透明,充满着浓郁的北欧风情。在动画中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曲子是在《末日三问》中,才发现这个歌曲有着歌颂爱情,反对战争的寓意。在《神枪少女》第二季第8集中,歌曲也被引用进作品之中。这首凯尔特人的古老歌谣,诉说着对对远方情人的思念,对爱情的甜蜜,力量,忠诚和勇气的赞美,对战争当中的种种苦难的倾诉。这与《神枪少女》的背景观恰好的融合,使意境更加突出。当然像是第一季与第二季的op确实也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最后麻枝准的ed也十分感人,颇有回到key社三部曲的感觉。

伪麻枝准“治愈”大作:《神枪少女》
麻枝准治愈大作:《AIR》(实际上这部作品创作时间更早,主旨是希望与传承)

在人物角色方面,我倒是挺喜欢崔耶拉跟克拉耶丝(但是最可爱的还是荷丽叶特),崔耶拉一开始的感觉就是信赖与坚实,毕竟有句俗话:皮肤黑的女孩身体棒么(笑)。当然她与合榭的感情发展真的是一言难尽,虽然在人物设定方面德国人的设定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但足足在第10卷才确定感情(对比一下漫画《好像告诉你》,37话就确定了,比日本人的感情发展还慢),当然,这样的感情本身与纯爱还是有所不同的,为了证明希望的存在而活着,更像是一种精神寄托的结合,虽然最后走向了殉情,但仍然保留了希望。这样的结局,感觉有点像《昭和元禄落语心中》的故事编排,殉情前讲的是“死”,而殉情后讲的就是“生”。向死而生,与过去的割裂最终换出了生与希望。“如果只凭一个人就能毁灭的话,凭一个人也能复活。就算经历战争,时代改变,也会随着时间像杂草一样春风吹又生。”(节选自《昭和元禄落语心中》),好的事物是不会消散的,会以新的形态传承下去,而之前的一切便会成为一场精彩的谢幕。

对于克拉耶丝而言,虽然不用到前线去战斗,但是失去辅佐官,作为小白鼠生存在公社之中,这样的平静的生活给予了她小小的幸福,同时也影响了公社里的其他人,在公社出现危机之际,能够为了守护住这样的幸福挺身而出(“幸福是平静恬淡的生活,为此,我不惜一战。”节选自原文),确实是令人刮目相看的。

最后说说动画方面,在原作强有力的加持下,动画化基本上没有犯大问题。但第一季的制作确实相当惊艳,应该是madhouse的全阵容加入,浅香守生,片渊须直,古桥一浩,川村贤一,青山浩行,山本沙代,中村亮介,太田雅彦,伊藤智彦等,几乎可以当艺术品看待。至于第二季,个人觉得倒像是商业运作的结果,参考当时的日本动画环境,由于同类型题材的类似《黑之契约者》大卖,因此猜测ARTLAND想要利用之前曾经畅销过的类似作品《神枪少女》进行商业投资,因此结合了市场的需求对作品进行了改编(比如麻枝准加入增加催泪弹,漫画作者相田裕加入编剧组),但十分不幸的是,由于制作水平的问题,改编的效果不佳,作品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卖,也就不了了之,最后动画公司也破产了。个人预测未来第三季的可能性较低,但存在“文艺复兴”被翻拍的可能性,从《末日三问》能够大卖上看,这样的题材还没有完全过时

节选自第一季op
节选自第一季op
节选自第一季op
节选自第一季op

补漫画的时候读者大多会注意到一个现象吧,在漫画中期的时候画风发生了改变,“神枪少女”变成了“神枪高中生”,这是因为当时动画界对于少女持枪有着严厉规定,因此作者为了避险就对画风做了更改,风波一过,画风就又回来了。

《神枪少女》:杂谈&感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