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二战德国瓦斯坦克

2020-08-15 16:05 作者:草发生  | 我要投稿

二战时德国作为一个缺乏石油的国家,在获取了罗马尼亚的油田后,又疯狂地向苏联进攻,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要占领高加索地区的油田。然而,随着战争的消耗加剧和高油耗武器不断投入战场,德军的油库迅速告急。

为了解决燃油缺乏的问题,德国科学家就开始尝试研发采用其他燃料的战车,这些战车在当时被称为“烧劈柴的坦克”。

安装煤气动力系统的I号坦克底盘

在I号坦克底盘上安装III号坦克炮塔与煤气动力系统的实验坦克

模拟美军M3轻型坦克的I号“煤气”坦克

其实,那些“烧劈柴的坦克”并没有什么高科技,原理和现在环保公交车上使用煤气、液化天然气是一样的。只不过当时使用的是煤炭或者木炭,通过专用的气化炉生成煤气后注入发动机燃烧。由于德国拥有丰富的煤炭储量,再加上雄厚的工业基础,研制出使用煤气作为动力的坦克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安装煤气动力系统的II号坦克底盘

使用煤气作为动力的“黄鼠狼”自行反坦克炮

使用煤气作为动力的德军半履带车

由于德国人的未雨绸缪,早在I号、II号坦克上就曾使用过煤气动力技术。有些坦克可以在汽油、天然气、煤气等燃料上自由切换,用现在的话讲,它们是一种混合燃料坦克。到后来,德国人在煤气动力技术上越用越纯熟,一些半履带装甲车、自行反坦克炮,甚至是“黑豹”中型坦克、“虎式”重型坦克都开始背上煤气罐。有资料显示,一辆“黑豹”坦克携带6个装满煤气的高压钢瓶,能在公路上跑100多公里,你说牛不牛!

安装煤气动力系统的III号坦克底盘

与传统的汽油机相比,气化炉的使用效率较高,气化阶段就能把大概75%的木炭或煤转化为可燃气体。有统计数据显示,使用气化炉的车辆行驶10万公里所消耗的能量,大概能够使汽油车辆行驶15.4万公里。刨除运输、加工等损耗,1吨劈柴约能代替365升汽油。据称到了二战中后期,德国人甚至开始研发燃烧稻壳、秸秆等燃料的发动机,这样可以有效利用乌克兰地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相关产物,以便代替汽油。

使用煤气作为动力的IV号坦克

二战中的“新能源”豹式坦克

虽然“烧劈柴的坦克”有不少优点,但缺点也同样明显。首先就是燃料携带非常不便,试想一下,拖着数吨劈柴或煤炭的坦克其作战能力还能保留几分?其次,煤气与汽油一样属于易燃易爆品,外挂携带几乎不可能。最后,随着盟军对德国本土展开战略轰炸,生产煤气的工厂被严重损毁。德国终于陷入了燃料匮乏的绝境,而“烧劈柴的坦克”也没能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安装煤气动力系统的虎式坦克底盘 

使用煤气作为动力的“虎式”坦克

 


二战德国瓦斯坦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