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分享26】自学教程‖草图大师基础教程(高清版)


好久没有发推文了,竟不知从写起。
先介绍今天这篇干货吧,我给它取名《【Sketchup】草图大师基础教程(高清版)》,这是一套很老很老的录屏教程,有多老呢?从视频得知Sketchup版本为5.0,Windows也是XP系统,录制时间甚至还是2006年,都过去快15年了,你说它得有多老。
教程老归老,但真的是一套非常干货的视频,没有一点废话,而且每一节的录制时长基本控制在1至6分钟,每一小节教会一个操作命令,不像现在的这种网课一节就是1个多小时,废话叽里呱啦一大堆,所以我愿称它为早期命令式教学的典范之作。
有天晚上我还特意点开看了好几个,居然有种像刷抖音那样停不下来的感觉,尤其是在后面高等建模、细分地形这几节,虽然我以前早已看过类似的教程,但是很久没有操作使用后,现在再看的时候竟然感到很新奇,便激发了我想学习它的强烈欲望,可见这套古老教程的魅力所在。

此教程近约4个小时,共69小节,如果有自学Sketchup的小白,我推荐学习这套。其实草图大师是一款自学难度和门槛最低的实用型软件,称它为“傻瓜式”软件一点也不为过,无论是设计相关的专业还是其它学习爱好者,它绝对是一款很好上手的软件。


从推出到现在的最新版本,基本且常用的那几个命令都没有变动,只有在人性化的使用上做了优化和提升,所以无论是看最新的视频还是这种旧版的视频,只要讲命令,其内容大同小异。
可惜的是它播放量和收藏量很一般,可能是大家觉得太老了吧,不待见它,播放得少就不能得到很好的推送和曝光,自然而然就被雪藏了。不幸的是这套古老且实用的教程原件也已经丢失,没有记错的话当时上传B站后就被我删掉了,因为这些资料占用了我的云盘空间,所以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腾出些许储层空间,现在回想起来多少有点遗憾。
想看的请点击文章末尾【阅读原文】,即可跳转播放界面。
早几天看了收藏列表里面一个用PS画OMA风格的场地分析图视频,觉得挺有意思,看完后便立马上手实践,一顿操作下来很是顺畅,很有成就感,这是一种失而复得的感觉,打算后面把它录成视频分享给大家,顺便谈谈我对学习软件的一点看法。


过去一个多月发生了不少事情,比如上个月大家都熟悉的袁隆平院士逝世,到这个月度过的人生中第二十三个生日,还有上周参加的一次考试,再到这几天的全国高考。于国家还是之于个人,每一件都很重要。
尤其是看到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在网络各种媒体的宣传渲染下整个人的情绪也跟着高涨起来,看到朋友圈一条接着一条被转发的动态,自己也转发了一条,没有多余的文案,就三根蜡烛的图形,真心且虔诚。
我是那种在大路上看见消防车呼啸而过都能泪目的人,有天晚上跑步,突然听见耳后方传来呼啦呼啦的声音,很快一辆消防车从我的身后急速驶过,我停了下来,在目送它远去的刹那间泪水溢出了眼眶。
被感性冲刷后应该迅速回归理性,我们对于一个人的膜拜与景仰,绝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喊口号贴标签的阶段,而是等这阵热血过后需要冷静地思考。当人云亦云的时候,我们应该主动地去了解这个人的过去,去发掘他的身平事迹,去读他的研究作品,去看他的相关影像,去践行他的思想理念。
我虽没有读袁老的作品,但看了些许介绍他身前事迹的影像资料和科普视频,他的那句话“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朴实而又深刻,作为后来人我们就该如此。
本月的2号过完了人生中第二十三个生日,虽然已经参加工作,但还是收到了来自亲人的红包,既开心又无奈。开心的是在他们眼里我依然是个孩子,无奈的是我还是个孩子。与以往不同的是,我收到了心爱的女孩送来的书,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这一本很早就写进了我书单目录的书。

她想送我东西,于是便问我需要什么,我也没有推辞,书一字脱口而出,但是她还不了解我要怎样的书,随后我给了她一串书单,让她挑选出一本自认为不错的书再赠与我。等我收到快递的那天感到既惊喜又意外,没想到她会送我这本,这可是当时促使我跨考建筑学的最初动力啊,这似乎在昭告着什么?!
当天和同事吃了个晚餐,席间喝了啤酒,不胜酒力的我一瓶都没喝完就已头晕,不要照镜子就知道脸上早已泛红,掀开衣服看到了肚子上红白相间的斑点,回去后直接趴在桌子上睡了一觉,直到子时才渐感酒醒。
在又长一岁之际,我又陷入了对人生的思考,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我到底适合干什么?我追求的东西能够实现吗?一连串的问题接二连三地冒了出来,奈何一下子又解答不了,只能在以后的实践中去寻找答案。
上周末参加了本市一场事业编制招聘考试,太阳很晒,人很多,但是我内心却一点也不紧张。主要原因知道自己复习不到位,加之刷题严重不足,自知进面无望;此外这是在本市考试,周围环境相对比较熟悉,故心态较稳,情绪也啥波动。因为是在职备考,所以即使没中我也没有损失什么,对我来说就是一次测试。
那天报名的时候报这个岗位只有30人不到,没想到了考点后却发现有上百人报考,为此我还把本层和下层所有考室挨个跑了一遍,看了张贴外边的考生信息后,初步统计有6间考室的人报考了同一岗位,每个考室30人,扣除每间2到4人缺考的,人数估约在150至180之间。这就意味着,150多号人同时竞争一个岗位,而且分数只有考到前列才有机会进入下一轮的考核。
我查看了考生的年龄构成情况,以我考场为例,30人中95后有18人,占比60%。其中9位男性,21位女性,男女分别占比30%、70%。后来又去隔壁考室瞄了一眼,发现只有4个男的,占比14%不到。
由于样本容量不够,故只能粗略推测,和我同期的考试人员中年龄偏年轻化,性别偏女性化,我还看到一位挺着个大肚子的准妈妈入了考场,从本次考试的情况即可管中窥豹,现在的竞争丝毫没有减弱,网络上说的内卷看来一点都不假。
再来看题型,整套试卷共51道题,50道客观题,1道主观题。50道客观题为60分,其中35道单选,5道双选,10道判断对错题。1道主观题为40分,议论文写作,字数不少于800,主题是如何看待和正确行使权力。
50道客观题考察知识点分别:第1至2题考察时政要点,第3至15题考察党史常识,第16至35题考察公文常识和事业单位工作相关知识。第36至37题考察党史常识,第38至40题考察公文常识和事业单位工作相关知识。第41至45题考察党史常识,第46至50题考察公文常识和事业单位工作相关知识。
总的来看,法律、经济、文史、地理、科技、管理以及公务员制度统统没有考,就重点考察公文常识和事业单位工作相关知识,这恰恰是我的薄弱环节。
最后说下我的考试情况,和上一次省考相比,这次我做完了所有的题目,是的!我终于做完了!个人认为客观题难度偏低,30分钟被我解决,正确率如何不好说。申论这块差不多又是裸考,要素材没素材,要内涵没内涵,观点牵强附会,逻辑结构混乱,简直就是一篇东拼西凑的文章,自己都看不下去。
事后做了一个总结,我归结为两大原因,一是没有足够的题型训练,二是没有系统学习申论写作,更不用说针对性的训练。现在遇到的问题就是以后要解决的,希望调整状态后下次往这两处发力。
这一篇就暂时写到这里,叽里呱啦又扯了一大堆,下一篇准备写个毕业一年的思考总结,敬请期待。

获取方式:本套教程原件现已丢失,请点击文章【阅读原文】即可跳转播放界面。(此条针对微信公众号)
郑重承诺:本人所有资料均免费,无需转发积赞。如果觉得对同志们有帮助的话,欢迎大家点赞收藏,随缘分享。
我是三炮,一个码字近百万,设计瞎扯淡的加班社畜。加最晚的班,码更多的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