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她共度4万英里后,我们心碎了—朱丽叶四叶草4万英里长测(译)

作者 —— 咖加用户:PRND21
引言:港真,我们【此处指C&D编辑】特别希望这辆迷人的意大利运动车能挑战成功。然而难以原谅的质量问题令我们的心从头凉到尾。
【写在开头:此文翻译自美国汽车媒体Car & Driver发布于官网的长测文章(Daniel Pund撰写,日期为2019年6月27日),大部分图片亦来自C&D官网,妇科的说明、解释、调侃、逗比均使用“【】”标示出来。】

这辆爱快-罗密欧的Giulia四叶草已经和我们一起狂奔了14个月。
实际上,长测初期我们就意识到,届时和它的离别不会那么轻松自在。那是一种特殊的人车纽带,她也不是那种容易令人忘却的车子【结合下文,这可能是一种爱恨交织的感觉】。

【即便面对着莫名其妙的故障,】我们依然很乐意继续陪伴这台朱丽叶,无论她怎么背叛我们。这主要因为我们觉得自己有责任完成4万英里的测试任务,此外还因为——我们不愿就这样放弃她。
极少有车能像这台朱丽叶一样,令我们如此强烈地期盼她成功;同时,也极少有车能如她一样发挥如此“稳定”,始终把我们的真心碾得粉碎。

【嗯,C&D长测的这辆车已经在售了,标的差不多是半价】
这次长测可以算是“重蹈覆辙”:看下我们80年代长测爱快-罗密欧的Milano和90年代测试164时的情形,你就明白什么意思了。那两款车的驾驶体验受到了编辑们的大力赞扬,但同时她们做工粗糙、电子系统抽疯,还动不动就出岔子闹调皮。


【Milano和164,也算是爱快两款经典车型了。164由于和“一路死”谐音,在HK等地区改名为168……】
这份“美名”使许多我司编辑至今仍然坚信,当年有台长测Milano在超市停车场直接自燃了,不过谁都没证据——我们只知道,几十年前的Milano长测的确在一系列悲喜交加的事故…不是…故事后,戛然而止了。

我们热切地希望如今的爱快Giulia四叶草能一举扭转当年的恶名,毕竟我们对这款来自亚平宁的高性能后驱车简直一见钟情:在2017年的对比测试中,朱丽叶四叶草一举击败了宝马M3、凯迪拉克ATS-V和奔驰C63 S,成功夺冠。而优雅、均衡的2.0T普通款朱丽叶,也被我们评选为2018十佳轿车之一。【和消费者报告不同,C&D很偏重驾驶感受,除长测项目外,对可靠性关注度较低,所以会出现“C&D推荐了一款质量稀烂的劲爽小车”这种事情】
我们第一时间就订了台Giulia QF,还花足足2200刀选了Rosso Competizione涂装(应该可以翻译成竞技红)——没错,就是鲜血的颜色,而款式经典且凶恶的深色五孔19英寸圈也需要加500刀。此外,我们还花1200美金给她配上了驾驶辅助系统(包含车道偏离警告、自适应巡航、自动远光灯),这是因为——因为我们要测试这些东西啊!


我们还花400美元选了方向盘的碳纤维装饰,不过很快大家就后悔了——这玩意儿看上去和用起来都没什么卵用——很明显,我们不是那种盲目崇拜碳纤维的家伙。
四叶草最昂贵的两个选装件我们反而都没要——一个是3500美金的碳纤维靠背Sparco竞赛座椅,一个是8000美金的碳陶瓷刹车盘。标配座椅支撑力已经相当充足了,而且它调整范围大,上下车也更方便。至于刹车嘛……标配的金属刹车盘已经足够凶了!

头1500英里是引擎磨合期,【为了尽快爽一爽,】我们加班加点,总之很快咱就过了。

然而,我们的蜜月期只持续了2400英里——之后朱丽叶就第一次“调皮”了。我们还没来得及上赛道进行全套性能测试,仅仅在一次650英里的长途旅行中,这车的引擎检修警告灯和“请检修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故障灯就凉了…哦不,亮了。这时候车还能开,但模式选择已经完全失灵,悬挂和动力被强制锁定在了“标准模式”下。
回到密歇根大本营附近时,我们赶紧“就医”,结果经销商也不知道到底啥子情况——灯灭了,谁也不知道为什亮,又为什么灭【,可以,这很意大利】。上下翻飞地查了足足一周后,经销商的技术人员终于发现了一处轻度的冷却液泄露,把松开的软管夹卡紧后故障排除。【至于故障灯是不是因为这个亮的…谁知道呢?】
这就结束了?Naïve!这只是“开胃菜”而已。

这种难以快速诊断的故障很容易令人不安,哪怕有时它们会莫名地自行消失。不过当我们拿回状态绝佳【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Giulia四叶草时,依然会迫不及待地开她出去,并热情洋溢地写下那些夸赞她的肉麻句子。
虽然对这辆Giulia四叶草不咋地的内饰做工和过于敏感的线控刹车颇有微辞,我们依然对她青睐有加。505马力的2.9升V6双涡轮增压引擎绝对是艺术品,虽然运转起来还是有那么点儿粗野——怠速时引擎会通过车身,把源源不断的颤抖传到你身上。

在“动感”和“竞赛”这两个偏运动的模式下(另外还有“日常”和“高效”两个模式),油门踏板简直化身成了微力扳机,ZF的8AT换档也像顶尖水平的双离合变速箱一样迅猛。


每次升档(无论是拨片触发的,还是8AT自己换的),排气的嗓音都会马上再次狂躁起来。很明显,这辆洪水猛兽体内的巨大能量亟待释放,和其他市售的车相比,它不像一台机器,而更像是一个有机生命体。此外这车的转向简直太屌了!它非常灵活、力度轻巧、令人爱不释手,而且窄辐的方向盘手感超棒,堪称运动车典范!

按理说,有如此迅捷的转向和凶猛的倍耐力P Zero Corsa Asimmetrico 2高性能运动胎,我们的朱丽叶QF在高速上疾驰时应该很劳神——然而并没有。尽管轮胎扁平比很低,尽管底盘被调校得足以应对这份雷霆动力,她行驶起来却一点都不颠,舒适性令人信服。

我们简直已经爱上她了!【嗯,这绝对是份虐恋…】

表显里程4100英里时,我们终于将她驶上了测试赛道,最终这辆QF的0—60mph耗时仅3.6秒,1/4英里加速耗时11.8秒,尾速有足足122mph,侧滑极限高达0.98g,70mph刹停仅需145英尺,好劲!

不过坏消息也随之而来:“请检修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警报灯又亮了……
我们再次找到了经销商,这次他按质保条款,直接给我们换了油泵。在之后12个月的测试中,我们的日常大概就是这样的:整日徒劳无功地祈祷“我的亲妈哎,可别TM再坏了”,在这期间点缀以纯粹驾驶乐趣带来的快感。

长距离驾驶后,如果车子居然没坏、居然不需要预约经销商继续修修修,我们都会非常开心地大松一口气——这种整天“虎口脱险”的状态绝不是什么好事儿。
当我们将车送去做10000英里保养时,这车直接“旷工”了31天。卧槽31天啊胖友们!这主要是因为除常规的换机油和检查外,我们还觉得车子后部始终有异响,需要检修。
最终,经销商诊断这处异响来自后差速器的轴承,需要更换后差速器——问题在于这东西没现货,得订!差速器最终运抵时,情况并没好到哪儿去——爱快的技术人员和Maytag的维修人员轮番疲劳战了N天,才终于把差速器换好了。

在这一个月中,我们不得不放弃花79595刀买来的火辣朱丽叶,转而开经销商提供的代步车——一辆同样来自FCA,但便宜得多的克莱斯勒300。日常保养只花了我们169美元,但这拖拖拉拉的工期已经将我们的耐心消磨殆尽。
大约8500英里后,我们这台Giulia似乎又患了急性发作的疑心病【俗话叫“癔症”】:她坚信机油不够了,不断亮故障灯警告我们——拜托,油面高度好得很哎!最终,经销商帮我们刷了下传感器,这毛病算暂时告一段落。

(比较正常时的仪表盘)
23000英里时,我们的“老伙计”——“请检修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故障灯又又又又亮了!这次经销商什么毛病都没查出来【,经销商店里充满着礼貌而不失尴尬的快活空气】。34000英里时这毛病又犯了一次,技师这次发现有个插头没接牢固,更换后故障排除。

27000英里时,我们一位老铁开车去了趟自动洗车,结果离开时四叶草小姐就给他上演了一出“华丽灯光秀”!小屏上不断显示“后门未关”和“转向灯失灵”,在之后足足10分钟内,这老铁更不得不时刻忍受令人抓狂的警示音,以及失灵的驻车雷达没完没了的“BBBBB”声。
突然,世界安静了,这些毛病也再未出现过,鬼知道发生了什么。
31000英里时,我们正跑长途,“机油量低”警报灯又TM亮了。“幸运”的是和原来一样,机油其实屁事儿没有,又和我们玩儿狼来了是吧?

朱丽叶QF在店里出差的这19天,经销商的维修技师刷新过传感器程序【看来没啥卵用】,更换过整个传感器【明显也不奏效】,最后干脆请来了做传感器软件升级的工程师。真是醉了……
这车的常规保养是每1万英里一次,各花了我们169、223、786、251美元,30000英里那次保养之所以贵,是因为需要换新火花塞了,49美元一个——如果你不亲自下场把它们拧进去,还要加钱。我们不小心碰裂了一次风挡,更换费用1209美元;此外我们还花295美元换了条新的前胎,丫侧壁鼓包了……

后胎寿命只有可怜的12000英里,前胎稍微好点,能撑到15000英里(不算鼓包的话)。由于发生过一次低速交通事故,临近测试结束时车还被浣熊怼了一下【???,反正字面意思是这个】,为此我们换了一个头灯,还给前脸喷了漆,花了3529刀。哦对了,我们还换掉了损耗严重的前刹车盘和刹车片,花了1191美元。

请别误会,贵飞了的火花塞和短命的轮胎并不是我们烦恼的罪魁祸首【虽然它们也有**】。最令人失望和恼怒的是这车整天修,【去经销商那儿跟回娘家似的,】老去修,还一修就没完!
这辆意呆利辣妹陪伴了我们14个月,光修车就修了80天!实在是不能忍啊!

最开始我们对朱丽叶QF的推荐级别是“买买买!”,后来我们推荐大家就别买了,租辆朱丽叶QF玩儿玩儿得了。
如今,我们建议你离这傲娇妹子远点儿为好。
朱丽叶,你真令我们心碎。

碎成渣的那种……

编辑絮语:
这内饰绝不是8万美元级的,我寻思连5万刀水平都不够。–Alexander Stoklosa
这车开着真棒,内饰惨点儿我也忍了。–David Beard
一个预感啊:长测结束后,我们【指编辑们】中没一个人会愿意接盘的。–Jeff Sabatini
玻璃的波纹让后视野的影像都变扭曲了。–Mike Sutton
在这辆车上,ZF的8AT在激烈驾驶下的表现堪比顶级双离合。–Dave VanderWerp

这辆505匹的猛兽其实高速巡航也很棒:驾乘舒适,排气安静,视野出众。–Joey Capparella
换挡拨片的材质、位置、手感都堪称完美。–Rusty Blackwell
这车平时开着就像只活力四射的小狗狗,而且当你撩起来的时候,这车的转向手感简直太棒了。–Daniel Golson
这辆车的选装内饰有木工厂的那种香气:混杂着胶水、锯末和燃烧木头的气味,令人沉醉。–Jeff Sabatini

每个人回来后,都在惊叹于一辆8万美元的新车没给他们扔路上,这太悲凉了。–Joey Capparella
对于狂热者们来说,这是一辆难以抗拒的超级大玩具,但从交通工具的角度来看,这车惨不忍睹的可靠性实在无法服众。–Rich Ceppos

在这种大大小小故障不断的车上,警报灯是不是该再亮点儿?–Annie White
和普通车相比,这辆朱丽叶QF的刹车在温和驾驶时更难踩顺脚。–Dave VanderWerp
中雨跑高速,这车就有些把持不住了,那感觉就像在大理石或冰面上开车似的。–David Beard

车辆规格
2018 Alfa Romeo Giulia Quadrifoglio
车辆类型
前置后驱, 5座, 4门轿车
测试车价格
79595美元(起价: 75295美元)
引擎类型
V6直喷汽油机,双顶置凸轮轴,24气门,双涡轮增压带中冷,全铝缸体及缸盖
排量
176立方英寸, 2891毫升
最大功率
505马力(约合377千瓦)@ 6500 rpm
最大扭矩
443磅英尺(约合600牛米)@ 2500 rpm
变速器
8速自动,带手动模式
底盘
悬挂(前/后): 多连杆/多连杆
制动(前/后): 14.2英寸钻孔通风盘/13.8英寸钻孔通风盘
轮胎:倍耐力P Zero Corsa Asimmetrico 2,
前胎: 245/35ZR-19 (93Y) AR
后胎: 285/30ZR-19 (98Y) AR
DIMENSIONS
轴距: 111.0英寸(约2819毫米)
长度: 182.8英寸(约4643毫米)
宽度: 73.2英寸(约1859毫米)
高度: 56.1英寸(约1425毫米)
乘客空间: 94立方英尺(约2662升)
行李箱容积: 13立方英尺(约368升)
整备质量: 3830磅(约合1737公斤)
性能数据(新车状态)
0—96公里/时加速: 3.6秒
0—161公里/时加速: 8.0秒
0—209公里/时加速: 13.7秒
0—241公里/时加速: 19.7秒
0—274公里/时加速: 29.3秒
滚动起步, 8—96公里/时加速: 4.3秒
D档, 48—80公里/时加速: 2.5秒
D档, 80–113公里/时加速: 3.0秒
1/4英里直线加速: 11.8秒,尾速122mph(约合196.3公里/时)
最高车速(官方数值,非电子限速): 191 mph(约合307公里/时)
113公里/时刹停: 145英尺(约合44.2米)
侧滑极限(直径300英尺): 0.98 g
性能数据(4万英里后)
0—96公里/时加速: 3.7秒
0—161公里/时加速: 8.2秒
0—241公里/时加速: 20.2秒
滚动起步, 8—96公里/时加速: 4.3秒
D档, 48—80公里/时加速: 2.4秒
D档, 80–113公里/时加速: 2.7秒
1/4英里直线加速: 11.9秒,尾速121mph(约合194.7公里/时)
113公里/时刹停: 150英尺(约合45.7米)
侧滑极限(直径300英尺): 0.97 g
C/D油耗数据
测试综合油耗: 19 mpg(约合12.4升/百公里)
额外添加机油: 0夸脱
EPA油耗数据
综合/市区/高速: 20/17/24 mpg(约合11.75升/13.8升/9.8升每百公里)
质保条款
4年/50,000英里整车质保
5年不限里程防锈质保
4年不限里程道路救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