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课程节奏与表达方式——以《植物妈妈有办法》为例

《植物妈妈有办法》

《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个课题,要注意两个读的技巧,第一个:“妈妈”要读轻声,第二个:“办法”第三声要读完整。课题朗读就作为我们的初步导入。
词句串联
我们知道《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篇朗读诗歌,那么怎么读呢?
第一:读好写植物的四个词,蒲公英、苍耳、豌豆、石榴
第二:读好与植物妈妈的办法有关的词。
蒲公英我们读好:降落伞、乘着风、纷纷出发
苍耳我们读好:铠甲、挂住、去田野山洼
豌豆我们读好:炸开(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石榴我们读好:胆子大、睡一觉、落户安家

接着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以及留意四海为家的部分,为什么要留意四海为家的部分呢?根据课后的提醒,“为”是我们本课的多音字之一,多音字在小学部分我们一定要按照课本安排的序列去教,每一课的多音字我们都要落实到位。到这里我们的词串部分就完成了。
环节A:读整首诗
一、朗读诗歌
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要示范正确的发音,并纠正他们可能出现的发音错误,一定要进行刻意区别。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得”字,因为它是本课的第二个多音字。在讲解多音字时,我们需要根据语境来确定正确的发音,并通过多次反复跟随我们的朗读来强调正确的发音。
二、让学生自由读诗
在这部分老师要做的就是鼓励小朋友们放出声来朗读,听听个别同学的朗读,带动小朋友去稍微读一两句话,这样一来,低段的老师就通过日常教学同步实现了对班级学习氛围的调控。
三、邀请个别同学朗读
两个小技巧,先邀请你在巡视时发现读的有问题的同学,这部分邀请的功能作用是暴露问题,再邀请你在巡视时发现的优质的同学进行全班鼓励,然后集体朗读。

先教读第一节诗歌,因为第一节诗歌实际上就是一种样本教学,但是在本课中,第一节与第二节都是样本教学,第一节诗歌是开篇读诗的样本,第二节是四个植物重复的教学样本。
样本一
1、集中关注,试读第一节
2、直接提醒:三个轻声,两个多音字
3、集体朗读后,让小朋友说一说诗歌中,提出了什么问题?

小朋友们朗读完后,我们可以发现第一节结尾提出的问题:“植物旅行又用什么办法?”接着,我们可以追问孩子们“旅行”是什么意思?并让他们回到文中去寻找,看看哪些生物能够旅行。我们可以指出,在文中牛、马和鸟都可以旅行。接下来,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孩子们,“旅行”的特点是什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旅行需要行走、移动。然后我们可以引出以下问题:“那么,植物能旅行吗?”这样做会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思考:如果植物不能像动物一样行走,它们是怎么旅行的呢?
样本二
1、教读第二节,朗读优先
2、直接提醒要读好三处(教学顺序:说一个出一图)
一曰“奇”——蒲公英妈妈给孩子准备的是降落伞
二曰“轻”——轻轻地吹过
三曰“变”——读好“乘着风纷纷出发”中的风与纷
教法:学生试读,教师出图;学生对比着文字和图进行体会,学生再读
3、加动作,进行“打样”
配合着手势舞(降落伞、送给、轻轻吹过、纷纷出发)激发小朋友的乐趣。

1、读一读,找出显示威武的词
首先,我们可以让小朋友自己试着读一读,并圈出那些能够显示威武的词。这样,小朋友们就能找到“带刺的”、“铠甲”、“挂住”等能体现威武的词语。接着再一起读整节诗,这里要求大家要读出威武的感觉。
2、有趣的“旅行连连看”
例:小狗——庭院
我们可以编一句诗:苍耳宝宝请挂在我的皮毛上,我带你到庭院里,把家安在池塘旁。(这里的“我”指小狗)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有韵味、有创意的并且与诗歌有回应的句子。
因此我给大家创立了就好多的动物,大家上课的时候可以做动物连连看,让小朋友一人编一句诗:
小松鼠——松林间
小花猫——草丛中
小猎豹——原野里
小棕熊——山林间
小野兔——田野上
让小朋友以小动物的方式带着苍耳的宝宝到各处去安家。在这个环节,对于教师来说有一些要求。首先,我们需要倾听小朋友们编写的诗句,看看是否有趣味性。其次,我们也要观察他们是否能够表现出诗歌的韵味。对于小朋友们的句子,我们可以进行一些修改,使其更符合诗歌的特点。

1、读好“啪”的一声。老师带着孩子多次试读。
2、读好节奏。这里节奏表现在“蹦着跳着离开妈妈”这一句。
3、配乐朗读。手掌、桌面来配合,“啪”的一声,配合拍手;“蹦着跳着离开妈妈”配合拍桌面。

这里有个温馨提醒:教学中,课程的节奏、速度、风格和情感表达等,都应该根据具体的课文气质和教学目标来进行安排。最为关键的是,我们需要根据儿童的需要来确定授课的方式。无论是快节奏还是慢节奏,动态或者静态,幽默或者严肃,都应该考虑到满足儿童的需求与兴趣。
拓展:
当我们提起豆荚的时候,可以联想到高年级学生所学的《一个豆荚里的五颗豆》这篇课文。我读完之后,特地为孩子们编写了一个童诗,名为《一个豆荚里的四颗豆》:
豆荚妈妈的孩子有四个;
大哥一蹦三尺高,升上半空才落下;
二哥用力向前冲,犹如子弹射入草丛中;
三弟挤进了墙缝里,就在这里安了家;
四弟无力跳不远,靠着妈妈住下啦。
第五节教学
第五节我们简单进行讲解,因为它是一个总结段落。我们可以让孩子们齐读,并进行方法迁移的练习。
最后的生字词可以在我们讲解完诗歌之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