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ZEN3架构APU评测:集成显卡能畅玩《生化8》

前言:
和Intel的强行捆绑核显销售不同,AMD一直以来都是把没有搭载显卡的处理器和搭载显卡的处理器进行分开销售的。
也因此,成功让Intel推出了以F和KF后缀的无核显处理器——所以,如果你使用的是这类Intel处理器的话,还请给AMD点个赞。
话题回到AMD部分,随着Zen3架构的锐龙发布,AMD在处理器方面终于打败了Intel。也让玩家们对5000系搭载显卡的锐龙处理器有了一个更高的期待。
毕竟,不是所有的用户都是高端游戏玩家,且现在显卡市场的价格仍旧被NVIDIA RTX 30系显卡搅合的“非常混乱”。所以有些用户难免会有这样的想法:既然我不追求强悍的显卡性能,与其分开购买处理器和显卡,不如直接一步到位选择搭载显卡的处理器。

已知AMD处理器搭载显卡的性能比Intel强悍不少,CPU生产力也终于超过了Intel。那么两者相加性能会有怎样的变化?近日,AMD最新5000系列搭载显卡的锐龙处理器终于来到了游民星空硬件评测室,全新的5000G处理器又会给大家带来怎样的惊喜?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AMD全新锐龙5 5600G、锐龙7 5700G
本文将以AMD新发布的锐龙5 5600G以及锐龙7 5700G两款5000G处理器来横向对比Intel的i5-11600K以及i7-11700K处理器,来看看定位相同的两个产品,在处理器本身生产力、所搭载的显卡游戏性能方面会有怎样的区别。
注:下文将简称“AMD 5000G系列锐龙处理器”。
产品架构解析:

▲AMD 5000系锐龙/5000G系列锐龙处理器规格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与5000系列锐龙处理器相比,AMD 5000G系列锐龙处理器在售价方面要便宜一些。
两者区别主要是处理器搭载了显卡以及没有搭载显卡,同时AMD 5000G系列锐龙处理器不支持PCIe Gen4协议,三级缓存也仅有标准锐龙的一半。

▲AMD 5000G系列及Intel对位处理器CPU-Z截图
通过GPU-Z可以发现,AMD 5000G系列锐龙处理器与同位的Intel相比缓存方面是完全相同的,且TDP方面(AMD 2款都是65W)也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只是在频率方面要逊色于Intel。

▲AMD 5000G系列锐龙处理器核心布局示意图
在CPU核心布局方面,AMD的5000G系列锐龙处理器延续了Zen3架构经典的“单CCD”设计,即去掉了之前1个CCD里边2个CCX的配置,使得CCD内的8个核心及缓存之间的数据调用更加快速。
不过与标准的“3 Die组合”不同的是,由于多了显卡部分,所以AMD就直接将5000G系列锐龙处理器的CPU、GPU以及I/O三个部分整合成了一个大Die,三者之间则通过一根IF总线来进行数据传输。

▲AMD 5000G系列锐龙处理器架构图
通过核心架构图可以看到,CPU部分与GPU部分占据核心不到50%的空间,周围则是内存控制器,PCI-E总线以及其他I/O部分。
在核心方面,AMD 5000G系列锐龙处理器最大支持8核16线程设计。而在显卡方面,最大配有8个CU单元。
测试主板供电及内存插槽介绍:
为了让本次测试处理器的超频性能更加稳定,我们也是选择了微星的MAG B550 TOMAHAWK(战斧导弹)主板。

虽然是MAG系列,但是MAG B550 TOMAHAWK其实是属于一款定位较为高端的B550了,该主板为ATX规格,在京东商城的售价为1299元。

价格高了自然配置也是比较豪华,2.5G网卡、高清电竞音效,前置Type-C接口这些也都是该主板的标配。

同时,战斧导弹为提高超频能力,在CPU供电方面下了不少的功夫,除了5相10回路+2相供电都采用了相高品质DrMOS之外,还为了保持稳定运行选择了超大的供电散热模块。

其中5相10回路为CPU的核心供电,通过并联的方式达到“伪10相”的效果,每相由2个ISL99360 DrMos组成,最大通过电流为60A。SoC则是2相供电,同样的用料规格。
PWM控制芯片则是瑞萨的RAA 229004。

整个供电区域由1个扩展型散热模块加1个小的散热模块构成,其重量达到了384g,可见微星在供电散热方面是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微星的MAG B550 TOMAHAWK主板拥有4条内存插槽,最大支持DDR4-4866MHz(OC)频率以及128GB内存(单条32GB)。
测试主板硬盘及显卡等接口介绍:

在PCI-E插槽方面,该主板配有2根PCI-E X16显卡插槽以及2跟PCI-E X1插槽。
其中上边的显卡插槽为X16速率,并配有PCI-E钢铁装甲,能够起到保护PCI-E显卡插槽和抗干扰的作用,在使用3代锐龙处理器时可工作在PCIe 4.0模式。
下方的显卡插槽则是PCI-E X4速率,与PCI-E X1插槽一样都是工作在PCIe 3.0模式。

该主板由上到下有2个M.2固态硬盘插槽,并都配备了冰霜护甲,能够通过导热硅胶将固态硬盘的热量传递到散热片上,进行散热,增加固态硬盘的稳定性。
其中上边的M.2接口支持PCIe 4.0模式(需3代锐龙处理器),下边的M.2接口则只支持PCIe 3.0模式。
和X570相比,B550芯片组最大的特点就是虽然主板支持PCIe 4.0,但其通道全是由CPU提供的,主板芯片组本身只提供PCIe 3.0通道。由于PCIe通道的频率低了发热量也就不那么大了,因此B550主板就没有小风扇了,相比X570少了一个噪音源。

音频区域在主板的左下角,为ALC1200音频解码芯片加日系尼吉康音频电容的组合,且板载音频区域单独被切割出来了,防止主板电路对音频造成干扰。

在I/O挡板区域部分,从左到右一次是1个免CPU刷新BIOS按钮,1个PS/2设备接口以及2个USB 2.0接口(最下边的一个可配合刷新BIOS按钮实现免CPU升级),1个DP及1个HDMI接口,1个由瑞昱RTL8125B芯片提供的2.5G网线接口以及2个USB 3.2 Gen1接口,1个由瑞昱RTL8111H提供的1G千兆网线接口以及1个USB 3.2 Gen2接口和1个Type-C接口,一组带光纤的高清音频接口。
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测试平台如上图所示,由于是处理器评测,尽可能的将其他产品性能拉置最高,以免由于其它硬件反而影响到处理器性能的发挥。

▲测试平台展示

为了验证测试主板对高频率内存的兼容性,我们特别使用了2条来自芝奇皇家戟尊爵版的DDR4-4266MHz内存,该内存单条容量为16GB,2条共计组成了双通道32GB的容量以及16-19-19-39的时序。
注:本次测试内存工作在DDR4-4200MHz频率。

为了保证在软件测试时速度不被硬盘拖累,我们特别使用了WD_BLACK的SN850 NVMe HS RGB(1TB)这块高性能固态硬盘,该固态硬盘支持PCIe Gen4协议,连续读取速度可达7000MB/s,连续写入速度可达5300MB/s。

由于测试不使用独立显卡,所以主板上唯一的发热大户就是CPU了。为了保证CPU的散热效能并让其稳定的运行,我们使用了恩杰NZXT X73 360一体式水冷散热器,该散热器由3个12cm风扇进行送风,搭配多水路高密度冷排以及高密度阶梯式铜底散热鳍片的设计,可以起到更好的CPU降温效果。

为了给整体平台提供更加纯粹,稳定的电流,我们选择了来自海韵的PRIME TX-1000这款80PLUS钛金牌电源,该电源为单路12V输出设计,其最大电流可达83A。在50%负载下,电源的转换效率可达96%。同时电源提供12年的超长质保,可以说是高端用户一劳永逸的选择。
CPU基准性能测试:

▲《CPU-Z》Benchmark 单线程性能测试对比
测试结果:
Intel i7-11700K与i5-11600K要分别小胜AMD 锐龙7 5700G和锐龙5 5600G。

▲《CPU-Z》Benchmark 多线程性能测试对比
测试结果:
AMD 锐龙7 5700G与锐龙5 5600G要分别小胜Intel i7-11700K和i5-11600K,多线程对比结果与单线程对比结果相反。

▲Super PI Mod 1M计算用时测试对比
测试结果:
Intel i7-11700K与i5-11600K要分别强于AMD 锐龙7 5700G和锐龙5 5600G。

▲wPrime单线程32M计算用时测试对比
测试结果:
Intel i7-11700K与i5-11600K要分别强于AMD 锐龙7 5700G和锐龙5 5600G。

▲wPrime多线程1024M计算用时测试对比
测试结果:
Intel i7-11700K与i5-11600K要分别强于AMD 锐龙7 5700G和锐龙5 5600G。

▲弗里茨国际象棋基准多线程计算对比
测试结果:
AMD 锐龙7 5700G与锐龙5 5600G要分别强于Intel i7-11700K和i5-11600K。
CPU综合性能、内存以及GPGPU测试对比:

▲《CineBench R20》CPU单线程渲染得分对比
测试结果:
Intel Core i7-11700K要逊色于锐龙7 5700G,但是i5-11600K要略胜于锐龙5 5600G。

▲《CineBench R20》CPU多线程渲染得分对比
测试结果:
Intel Core i7-11700K要逊色于锐龙7 5700G,但是i5-11600K要略胜于锐龙5 5600G,测试结果与单线程相同。

▲AIDA64 内存与缓存测试
注:通过上图可以发现,由于AMD 5000G锐龙系列处理器将核心、核显以及I/O部分整合成了一个大Die,所以不会出现锐龙5 5600X以及锐龙7 5800X那样内存读取速度少一半现象了。

▲AIDA64 GPGPU性能测试对比
PCMark及3DMakr测试:

▲《PCMark10》综合得分对比
测试结果:
AMD 锐龙7 5700G及锐龙5 5600G大幅领先Intel i7-11700K和i5-11600K。
由于PCMark10涵盖了包括显卡的图形测试,所以AMD比对位Intel处理器甚至高出了40%左右。

▲《3DMark》CPU Profile最大线程得分对比
测试结果:
AMD 锐龙7 5700G大幅领先Intel i7-11700K和i5-11600K,甚至及锐龙5 5600G于i7-11700K对比也有较小的优势。
CPU最大线程的表现中,AMD与Intel同对位产品的得分差距达到了1500分左右。

▲《3DMark》Fire Strike综合得分对比
测试结果:
AMD 锐龙7 5700G及锐龙5 5600G大幅领先Intel i7-11700K和i5-11600K。Intel的两款处理器表现并不大,而在AMD方面,与其对位产品的差距甚至达到了一倍左右的差距。

▲《3DMark》Night Raid综合得分对比
测试结果:
AMD 锐龙7 5700G及锐龙5 5600G大幅领先Intel i7-11700K和i5-11600K。《3DMark》Night Raid的表现和《3DMark》Fire Strike一样,AMD与其对位Intel处理器几乎达到了一倍的性能差距。
《英雄联盟》游戏性能测试:

《英雄联盟》是由腾讯控股的首家美国公司Riot Games开发的3D竞技场战网游戏,其主创团队是由实力强劲的Dota-Allstars的核心人物,以及暴雪等著名游戏公司的美术、程序、策划人员组成,将DOTA的玩法从对战平台延伸到网络游戏世界。除了DotA的游戏节奏、即时战略、团队作战外,《英雄联盟》拥有特色的英雄、自动匹配的战网平台,包括天赋树、召唤师系统、符文等元素,让玩家感受全新的英雄对战。

测试方式为1920*1080分辨率最高画质,记录训练开始10-70秒(共计1分钟)的平均帧数。

▲《英雄联盟》手动最高画质帧数对比
测试结果:
由于搭载显卡性能的大幅度提升,所以AMD 锐龙7 5700G及锐龙5 5600G要高于Intel i7-11700K和i5-11600K两倍甚至是3倍的性能表现。
《CS:GO》游戏性能测试:

《反恐精英:全球攻势(CS:GO)》是由Valve Software、 Hidden Path Entertainment制作,Valve Software发行,2016年由完美世界代理的一款第一人称射击团队竞技游戏。游戏以1999年的“CS”为原型制作的新作,该作将会在团队竞技游戏模式的基础上加以开发,这一模式自12年前发布以来一直引领至今。

测试选择1920*1080分辨率,手动最高画质,方式为游戏自带创意工坊中的FPS BENCHMARK地图,该地图在测试完成后会自动生成平均帧数。

▲《CS:GO》手动最高画质帧数对比
测试结果:
同样是基于搭载显卡性能的提升,AMD 锐龙7 5700G及锐龙5 5600G要比Intel i7-11700K和i5-11600K高了甚至2倍以上。
《Dota2》游戏性能测试:

《Dota2》是脱离暴雪集体作品《魔兽争霸3》的独立竞技游戏,由Valve制作领军人物冰蛙原共同合作。动态模拟效果,还内置语音聊天及AI机器人,便于某一方退出时及时救场或开始练习局,但该作不单机广播。
《Dota》整个游戏将保持原样不变,Dota中的100多位英雄正在逐步升级到《Dota2》中。

测试仍然是选择1920*1080分辨率,采用高画质,锦标赛录像中18分整的帧数表现。
同时该游戏支持SFR功能,所以我们用AMD 5000G系列锐龙处理器和Intel处理器分别测试标准高画质以及开启FSR性能画质下的表现。

▲1080p分辨率高画质关闭FSR游戏性能对比

▲1080P分辨率高画质FSR性能档游戏性能对比
测试结果:
无论是否开启FSR,AMD 锐龙7 5700G及锐龙5 5600G要与Intel i7-11700K和i5-11600K两款处理器有着2倍左右的性能差距。
《神陨》游戏性能测试:

《神陨》是第一款正式公布的PS5游戏,同时也将登陆PC。这是Gearbox开发的一款第三人称格斗的幻想角色扮演游戏,玩家将在和敌人作战的时候寻找战利品。游戏可以单人游玩,也可以2人或是3人合作。

▲《神陨》同画质下FSR关闭/开启后画质对比
测试仍然是选择1920*1080分辨率,采用预设的低画质,同时游戏自带Benchmark,所以我们以Benchmark结果来做对比参考。
该游戏同样支持SFR功能,所以我们分别用AMD 5000G系列锐龙处理器和Intel处理器对预设低画质关闭FSR以及开启FSR性能档做了2种对比测试。

▲《神陨》预设低画质关闭FSR表现对比

▲《神陨》预设低画质开启FSR性能档后表现对比
测试结果:
由于《神陨》算的上是吃配置的3A级大作,所以我们只能使用低画质来进行测试,首先无论是否开启FSR, Intel i7-11700K和i5-11600K两款处理器都无法达到平均帧14帧以上的表现,所以完全不能玩。
在未开启FSR时,AMD的2款5000G锐龙系列处理器都能达到33帧以上的表现,勉强能玩。
而在开启FSR性能档后,两款处理器都有着接近50帧平均值的表现,算的上是可以玩了。
不过开启FSR性能档后画质会有损失,具体如何选择就看大家了。
《生化危机8:村庄》游戏性能测试:

《生化危机8:村庄》是卡普空旗下经典僵尸题材的动作游戏《生化危机》系列的正统续作,本作是继上一作革新后的重磅力作。

▲《生化危机8》同画质下FSR关闭/开启后画质对比
测试仍然是选择1920*1080分辨率,采用预设的性能优先画质,我们将采用刚开始主角抱着婴儿去2楼一开始的场景来做帧数对比。
该游戏同样支持SFR功能,所以我们分别用AMD 5000G系列锐龙处理器和Intel处理器对预设低画质关闭FSR以及开启FSR性能档做了2种对比测试。

▲《生化危机8:村庄》预设低画质关闭FSR表现对比

▲《生化危机8:村庄》预设低画质开启FSR性能档后表现对比
测试结果:
《生化危机8:村庄》可以算的上是2021年年度大作了。首先是未开启FSR时, Intel i7-11700K和i5-11600K两款处理器都无法达到平均帧30帧的表现。不过AMD的两款5000G锐龙系列处理器则都发挥出色,达到了60帧以上流畅的表现。
而在开启FSR之后,Intel i7-11700K和i5-11600K两款处理器最低37帧,可以说是勉强能玩。AMD的两款处理器则都达到了99帧以上,可以说是非常流畅了。
同样的,开启FSR性能档后画质会有损失,且考虑到本身已经达到60帧以上的表现了,可以考虑开启FSR最高画质档。但是具体如何选择就看大家的选择了。
CPU工况测试:

▲AMD 锐龙5 5600G使用AIDA64单烤CPU时温度表现
AIDA64无法识别该处理器在烤机时的中央处理器温度,所以我们会以CPU二极管温度来做参考。
使用AIDA64进行系统稳定性测试,单烤FPU时间在21分钟左右。此时AMD 锐龙5 5600G的功耗达到了85.29W,CPU二极管温度为72度,此时CPU的频率为4.39GHz。

▲AMD 锐龙5 5600G使用AIDA64加Furmark双烤时温度表现
由于处理器搭载了显卡,所以我们同样有必要测试双烤下的表现。
使用AIDA64单烤FPU并开启Furmark进行CPU、GPU双重压力测试,测试时间21分钟左右。此时AMD 锐龙5 5600G的功耗由85.29W上升到了126W,CPU二极管温度为78度,图形处理器温度为74度,此时CPU的频率为4.34GHz,图形处理器保持在2100MHz频率。

▲AMD 锐龙7 5700G使用AIDA64单烤CPU时温度表现
虽然AIDA64可以识别AMD锐龙7 5700G在烤机时的“中央处理器”温度,但是我们仍旧选择CPU二极管来做温度参考对象。
使用AIDA64进行系统稳定性测试,单烤FPU时间在22分钟左右。此时AMD 锐龙7 5700G的功耗达到了109.71W,CPU二极管温度为77度,此时CPU的频率为4.47GHz。

▲AMD 锐龙5 5700G使用AIDA64加Furmark双烤时温度表现
使用AIDA64单烤FPU并开启Furmark进行CPU、GPU双重压力测试,测试时间27分钟左右。此时AMD 锐龙7 5700G的功耗由109.71W上升到了156.98W,CPU二极管温度为83度,图形处理器温度为77度,此时CPU的频率为4.39GHz,图形处理器保持在2200MHz频率。

▲4款CPU烤机时表现对比
值得一提的是,和AMD处理器不同,Intel处理器在开启双烤时频率会出现下降的状态,所以我们能在表格中看到双烤时比单烤CPU功耗低,但是频率也低了许多。
而在温度表现方面,两款Intel处理器在开启AVX之后,无论是i5-11600K还是i7-11700K都触发了降频保护功能,i5-11600K单烤时温度达到了90度,i7-11700K则直接变成了84度。
双烤时i7-11700K频率直接降低至3.7GHz,温度则进一步到了74度。
即使同样的散热器,AMD可以保证无论是否双烤都不降频,Intel则开启双烤之后直接降频。
测试总结:

AMD搭载核显的锐龙处理器相较上一代最大变化就是去掉了双CCX的设计,使其全部整合在了一个CCD之内,让最多8个核心及缓存之间的数据调用变得更加的迅速。
同时,相较标准锐龙处理器的“3 Die式设计不同”,处理器将核心Die、显卡Die以及I/O Die全部整合在了一起,使得内存写入时全部集中在了一个Die中。所以AIDA64内存与缓存测试里,写入速度终于不再是一半了!
在CPU的生产力方面,我们可以发现AMD的锐龙5 5600G和Intel的i5-11600K几乎持平,而得益于强大的显卡性能,游戏方面又可以说是完全秒杀对位处理器i5-11600K(锐龙7 5700G和i7-11700K也是同理)。
这次Zen3架构的5000G锐龙系列处理器无疑是给了玩家们另外一个方向——可超频,生产力表现不低于同级别Intel,游戏性能(显卡)表现又能够胜任绝大多数网游。
该处理器目前主要定位与3种群体:
1是轻度使用电脑的用户。公司办公/学习使用,简单说这类用户不需要独立显卡,但是又希望CPU的生产力和图形处理能力越强越好。同时,如果你仅仅是需要一台下载机,或者组建一个类似于《我的世界》这种游戏服务器,甚至是做一台高清的HTPC,装一台便携的ITX整机,这样的使用场景下,AMD 5000G锐龙系列处理器可以说是绝佳的选择。
2是有选择性的游戏玩家。这类游戏玩家不一定追求3A级大作,它们更多的目标是自己喜欢的网游,甚至是某一款自己喜爱的游戏(如DNF,LOL,DOTA2,CS:GO等)。游戏表现固然越高越好,但他们并不会盲目的追求更高的性能,所以,一款性能到位的处理器就能解决整机的问题,还是非常不错的。
3是过渡玩家,AMD RX 6000及NVIDIA RTX 30系显卡由于矿潮已经弄的比较混乱,且AMD及Intel下一代都要更换平台,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追赶一次末班车呢?不如索性用一台机器来过渡,等下一代产品推出之后统一来一次换新。对于这类玩家,AMD 5000G锐龙系列处理器可以以较小投资满足目前的绝大多数需求。
综上所述,AMD这次发布的生产力不输Intel,显示性能又全面秒杀Intel的新一代带核显锐龙系列处理器可以说是这三类定向群体的首选目标。
最后,该处理器将于8月5日晚9点正式在京东商城开售,感兴趣的朋友届时不放关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