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和孤独在一起的日子

2020-05-21 19:23 作者:大如鹅  | 我要投稿

第一次知道《百年孤独》这本书是高三时的历史课本里,脑海里给它的标记:加西亚·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诺贝尔文学奖,这么几个简单的标签,以好应对试卷里的选择题。2014年因为他的去世再次掀起马尔克斯的热,这本书几次拿起我又几次放下。直到最近的某天,如饥似渴的阅读,走进他营造的那个世界,看完最后一个字合上书页时就像是一个人活了一个世纪之久。

那个在加勒比海沿岸叫马贡多的小镇里,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一一上演,百年代表着布恩迪亚家族第一代到最后一代所经历的时间,孤独则是这七代人逃不开宿命。这本书里,没有主角,像是一部群像小说,却只有你一个看客,翻开这本书,就像是一个人坐在舞台前,看着台上角色们 一个个出场又一一落幕,不断重复着阿玛兰坦,乌苏娜,奥雷连诺和霍·阿卡迪奥的名字和性格。

这是本没有爱情却非常浪漫的书,每个人都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抵抗孤独,似乎包括了人类一切可以对抗孤独的办法,或是钻进自己的小屋里研究奇奇怪怪的机器妄图改变世界,或是参军入伍在一场场战争中找到存在的意义,或是抛下亲人远走他乡去寻找自己想要的诗和远方,或是就是不断做小金鱼又不断将它融化,不断做殓衣又不断拆掉那般消遣时光···

“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乱且坚韧的爱情,归根到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这是《百年孤独》里最为人称道的佳句,无独有偶,在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中也有这样的表达:“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他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因此我们只能孤独的行走,尽管身体相互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

孤独似乎是人类逃不开的话题,周国平先生在《论孤独》一文中写出无聊、寂寞、孤独的不同“无聊寻求的是消遣,寂寞寻求的是普通的人间温暖,孤独寻求的是理解,无聊者自厌,寂寞者自怜,孤独者自足”寥寥数语,足以让我们把孤独看的清晰。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有些东西,从出生到死亡,别人无法体会,无法替代,无法夺走,孤独就是其中之一,它流动在我们的血里,铭刻进我们的骨头里,时而它让我们活的热烈,时而让我们安静无奈,他让我们在一个人的时候,知道自己是谁。

你知道微信页面上为何站个孤独的人吗?他就是张小龙,张小龙创造了微信,但很少人知道他创造微信之前三年的孤独岁月。马化腾说,他的人生能不能到另一个高度,就看微信了。他给了张小龙足够的研发空间和资源平台,才成全了微信的情怀。我们看到微信登录界面上那个眺望蓝色星球的孤独小孩,就是在张小龙再三坚持下的结果“我从没有见过一个不孤独的人,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新周刊《喧嚣的孤独》当下中国的12种孤独 这是个群体喧闹的时代,这是个个体孤独的时代,依赖科技而不是依赖彼此;谁都过得比我好;老无所依;独生子女;离开故乡;因为爱情;我不相信;水泥森林;成为名人;创作;孤独症与抑郁症;独善其身

孤独并没有什么不好,使其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孤独本身没有意义,有意义的只是人在孤独中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状态;孤独其实是一种境界,是一个能让我们好好面对自己的机会。

和过去的自己握手言和,和未来的自己谈笑风生,和现在的自己和谐相处,因为你只有和你自己才能一生一世在一起。爱并且享受孤独。享受和自己在一起的感觉。去认识自己,因为走进内心比走向世界更具有建设性。

 

 


和孤独在一起的日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