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什么是列宁主义?

2023-01-22 23:02 作者:布尔什维克扬  | 我要投稿

一、总论 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世界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时期无产阶级革命成果。是革命导师列宁在参与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与俄国革命的实践中,深入参与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分析总结了无产阶级的斗争成果。使得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了新阶段。列宁主义的理论核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帝国主义理论、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理论、民族独立与解放理论。 俄国无产阶级在列宁主义的指导下,无产阶级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列宁主义鼓舞和推动了全世界被压迫阶级与民族的解放。至今仍是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 二、列宁主义的诞生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与资本主义全球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进行了生产关系的新一轮调整,世界由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即帝国主义时代。但随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的调整,各国无产阶级斗争的形势发生了变化。表现为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利益集团实力更加强大,国家机器得到强化。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得无产阶级政党可以选择议会斗争的方式实施阶级意志。随着第二国际内部的社会民主思潮,即改良主义泛滥。社会民主党主张与资产阶级政府改良合作。希冀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使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法、德、英、美)的阶级斗争方式发生变化。革命趋势有所缓和。而在各类矛盾较为尖锐的地区,例如东欧俄国包括日本与中国。这些地区的社会矛盾极其尖锐,革命条件较为成熟,但同时又体现出不成熟的矛盾状态。这样的矛盾状态正如恩格斯所说:“世界革命的中心在转向东方,但会以哪种方式进行,难以预测。”伴随这种情况,列宁主义应运而生。它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指导了整个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与高潮。 三、列宁主义的核心思想 (一)帝国主义理论 (二)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理论 1.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2.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3.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4.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与建设 (三)民族独立与解放 四、列宁主义对19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与继承 (一)列宁主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二)列宁主义实践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理论 (三)列宁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 (四)列宁主义对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论进行极大的丰富 (五)列宁主义先锋队的建设,是对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创造 (六)列宁主义运用国家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七)列宁主义对世界殖民地及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独立以及解放问题的观点。 (八)列宁主义对世界共产党建设的实践 (九)列宁主义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与实践 五、列宁主义的相关原则 社会人群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经济基础所决定的阶级划分。阶级之间是对立的,阶级的对立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无产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权,在无产阶级政权的国家实行集权的公有制。 六、补充 (一)帝国主义理论 1.垄断的产生和发展 列宁认为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的最新成就。他分析了垄断的四种主要表现: 由生产集中生长起来的资本家的垄断同盟;垄断占有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工业部门,特别是它的基础工业部门;实行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的“人事结合”,支配着全国极大部分货币资本和货币收入控制着资产阶级社会中一切经济机构和政治机构,银行成为金融资本的垄断者;金融资本在原有动机的基础上增加了争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势力范围、乃至一般经济领土的新动机,即垄断占有殖民地。 2.金融资本的形成和统治 列宁认为银行在金融资本的形成和统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新作用。他从生产集中和垄断与金融资本形成之间的本质联系方面,阐述了金融资本的形成,即在竞争的作用下,银行业日益趋于集中,越来越多的货币资金集中于少数最大的银行。银行垄断既已形成,并且操纵着许多的资本,它就绝对不可避免地要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去。 3.资本输出的特殊意义 资本输出给垄断资本家带来了惊人的利润,使金融资本的密网遍布全世界,加深了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展,是金融资本统治全世界的坚实基础,是帝国主义压迫和剥削世界上大多数民族和国家的坚实基础。 (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理论 1.无产阶级专政:以无产阶级先锋队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对资产阶级及其他反动阶级实行专政的,以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的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 2.无产阶级革命:由无产阶级先锋队领导劳动人民推翻反动统治和反动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 3.社会主义建设:是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制度,并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创造条件的实践过程。既包括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建设。也包括社会主义国家机器建设。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对生产关系进行革命性的改变。具体体现为国家经济政策红军以及国家政权的建设等。列宁同志在《怎样组织》一文中详细阐述了此概念。 4.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与建设: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中改造和组织阶级政党。采取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方式。以严密的纪律和明确的纲领。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列宁同志在党的建设,党的思想以及领导方法等多个层面,对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与建设提出了众多极有价值的创新与方法。 (三)革命形势的观点 通过一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扩展成多国甚至世界革命。支持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对国内建设以及革命中所出现的官僚主义及特权主义的不断革命。保证无产阶级政权的人民性。以及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与国际主义之间的辩证关系。 (四)列宁主义衍生派别的分歧 普遍认为列宁主义发展为斯大林主义和托洛斯基主义两部分。 分歧点:官僚集权与无产阶级民主专政之间的区别;意识形态代表阶层的区别;社会主义建设走向的区别;国际革命策略的区别。 对托派理论的阐述:托派主张工人阶级先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反对斯大林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对斯大林主义强调废除官僚专制。对社会民主主义倡导暴力革命。 七、编者的话 亲爱的同志们,列宁同志抓住了时代的规律与机遇。同他的战友一起,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转变为实践。为20世纪的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方向。但自列宁同志以及毛泽东同志以来。国际无产阶级运动与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重大挫折。我想说的是,共产主义者应当以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100年前的社会,现在的社会必然会发生巨大的变化。100年的社会主义运动也会凸显出很多的问题。我们并不畏惧失败,但请以实践的态度与方法,去认真的面对这个时代我们所面临的问题。资本主义体系在不断的调整与适应。我们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也应当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不是修正,也不是投降。而是用变化着的,更加科学的观点去面临所存在的问题。请大家投身实践,积极求变。来践行我们的理想。 此稿是纪念列宁同志与列宁主义以及理论小组的委托下完成。时间仓促,准备不足,加之编者水平有限。在体系、文法、以及理论成果方面皆有不足。欢迎同志们指正。 参考: 《列宁选集》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 《列宁与列宁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共产国际对殖民地问题的决议》 等 2023.1.13

什么是列宁主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