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陆军绿遇上浪花白,这才是未来陆海联合作战该有的模样
日前陆军第73集团军某陆航旅与海军某舰艇大队组织了一场跨军种舰机协同训练,一架架陆航战鹰依次在舰上着陆,这可给平时习惯了在平坦的陆地上起降的陆航官兵出了不小的难题,别说当陆军绿遇上浪花白,还真的是别有一番风味。

说到普通陆基起降飞机同海军舰只联合作战的经典战例,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飞行员杜立特率领16架B-25轰炸机从“大黄蜂”号航母上起飞,执行首次对日本本土的轰炸行动,此次行动不仅提振了盟军士气,也创造出来陆军轰炸机首次在航母上完成起飞的壮举。

但由于燃料问题,杜立特率领的轰炸机编队无法返回航母进行着陆。而到了二战后期,美军占领了硫磺岛,这个岛虽然不大,但却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据不完全统计,共有约2000个架次的B-25轰炸机在执行完针对日本本土的轰炸任务后,在硫磺岛进行备降,解决了轰炸过后,无地可落的难题。

而今天的轰炸机和陆基战斗机显然不能和二战时期的螺旋桨飞机同日而语。想要在完全不经过改装的条件下,在航母实施起降几乎不可能,而在未来的登陆作战、夺岛作战中,作为体系作战、立体打击重中之重的陆航部队,将与海军两栖攻击舰、船坞登陆舰相互配合,实施对敌岸滩阵地的火力压制,实施快速机动垂直机降。而这就要求陆航部队包括武装直升机和运输直升机飞行员,具备复杂海况下,在舰船上安全起降的能力。

此次演练并非陆航首次与海军进行联演联训,此前陆军第1集团军陆航部队的武直-10就曾挂载实弹进行舰上起降训练,而此次参与演练的运输直升机相比于武装直升机而言其将难度更大,要求更高。

陆航直升机在舰船上起降,最大的问题并非飞机本身能否在舰船上进行起降,而在于飞行员的训练。换句话说,考验飞行员的是狭小的起降场地,以及随海浪晃动的船体,这些都需要飞行员从思维上转变,在技术上不断磨练。

当然除了飞行员本身的训练外,我国正探索装备新一代的辅助着陆系统,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直升机拉降系统。拉降系统顾名思义,就是在直升机着陆过程中,在直升机预定着陆位置放出牵引用的索钩,并将直升机钩住,缓慢将直升机拉向甲板,完成着陆动作。随后直升机会被牢牢的固定在甲板上,随后被拖入机库。辅助着陆系统的使用,加快了飞行员适应海上起降环境的能力,使得直升机舰上着陆变得更高效、更安全。

随着我国075型两栖登陆舰的完成海试,逐步接近服役,未来我国在登陆作战和夺岛作战中将有更多的抓手。单靠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一家之力想要完成任务几乎不可能,还需要陆军、陆航以及空军航空兵的配合,而075将成为未来陆军航空兵直升机部队的最大载体,与海军航空兵相互配合,成为夺岛利器、登陆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