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诗与歌的精灵阿谷依,《阿谷依》新诗成功发布
今天,阿谷依女士新诗集《阿谷依》中文版在贵阳凯宾斯基成功发布,文坛以及各界精英纷纷送来了祝福……

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奇女子,能引得如此之多的关注?今天九妹就带你去认识一下她!

阿谷依,苗族,中国大陆女歌手,古筝演奏家、青年诗人、词曲唱三位一体的苗族歌手、幽菊书院联合创始人、箐苗形象大使、箐苗学者。

阿谷依汉名叫付燕,拥有歌手、古筝演奏家、诗人、形象大使、箐苗学者、书院联合创始人等众多头衔阿谷依说:
“一山一水,一茶一琴,诗不仅在远方,还在眼前。万物有变,皆有所归,终归于自然。通其意,共其鸣,更是择山水一隅,以文化滋养灵魂,以所解、所学、所知及所授影响更多人”。
她对诗歌的痴迷和热爱是令人钦佩和感动的,仿佛那些文字都是围绕着她跳舞的精灵。

新媒体中心的陈刚老师说:
“阿谷依,诗一样的女子,歌一样的生活,初识阿谷依,是在可佳六周年庆暨千企万人传承传统文的启动仪式上,作为发起单位之一的幽菊书院邓幽华老师一道。爱心演奏古筝,邓幽华老师朗诵兰亭集序,我对此感受颇深,文化人有的爱心激情,青傲与冷峻并存,感动现场的每一位喜歌喜词喜颂的家人朋友。”

传统文化国学大家邓幽华老师对《阿谷依》诗评写道:
古多有兰亭雅聚,以诗会友,衔觞赋诗,吟咏酬唱;其间分题咏物,填词作赋,言情寄怀,乐志忘形;或联辞对句,各争华彩;或提拔作序,笔颂诗赞;今已盛筵不再,更无赏奇析难、校评斧正、共达臻雅道之辩趣。吁嘘,多少文人雅士窃窃以盼,然时代已变,盛景不再,鲜有以文会友之雅聚久矣。
今幼友阿谷依诗集出版,邀作老叟诗评,诚感兴奋又兼惶恐。然诚交多年,却之不恭,勉强应允,又有恐论之不及或有所偏颇,故甚难产。
诗云“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同气相求,砥砺前行,有倡斯和,遂为此评。夫绝句易写难工,田园诗句易境难,杜甫捻断无数须而绝句数存;东坡流放之途得陶诗相伴而田园诗盛。在今天工商业大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振兴,田园诗可谓人文精神之魂,然诗作虽多,佳篇甚少,时代之真声绝句更是凤毛麟角。
子曰:诗三百言以蔽之,思无邪。是说诗贵出自真情,凡笔底诗,皆应心中情,力戒托虚委。若无真性真义,词釆浮华无边;一旦于血气,味同嚼蜡,是故轻戏之文,率皆鄙薄多有流弊。喜《阿谷依诗集》之作,皆至情流溢,直写衷肠,现采撷数首,评点赏析,以共飨之。邓幽华老师对阿谷依的诗评,足见其高!

1992年,阿谷依出生在拥有“中国凉都”之称的贵州六盘水,其父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诗人,阿谷依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国学教育,在浓厚的家庭文化熏陶下,她在文学、音乐、书法、舞蹈等多个领域都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天赋,很小就加入了当地的诗词学会,多次在当地举办的各类活动中斩获大奖。有诗词、音乐等作品散见各大报刊和杂志。其中《摇马郎》《等你在六枝》《敬酒歌》等歌曲在贵州广为传唱。

阿谷依从小就受生活环境的影响,一直喜欢唱家乡的原生态歌曲,那些旋律仿佛来自身体的某个地方,有着灵与肉完美的共鸣,好像本来就该有这样的音乐陪伴。
阿果依说:“一山一水,一茶一琴,诗不仅在远方,还在眼前。万物有变,皆有所归,终归于自然。通其意,共其鸣,更是择山水一隅,以文化滋养灵魂,以所解、所学、所知及所授影响更多人”。


附:阿谷依诗歌欣赏
《过中寨村遇秋收》
岭上枝粗禾满丘,田边熟谷亦无收
儿童老媪皆留守,若有青年好过秋
《魂》
桃带孤心梨带魂,归身尘土笑空门。
寻来只是人间戏,休把年轮付易人。
《初春》
东风昨夜又贪杯,饮落寒花缱自飞。
不醉空山明月夜,人间半醒已春归。
《回故怀父》
转久不得见,见时亲已亡。
独寻山缈缈,相问水茫茫。
旧院生秋草,新坟背故乡。
晚来谁供侍,唯有菊花黄。
发布现场











图文来源:毕节新媒体中心
三苗网联络员:花子
责任编辑:九妹~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