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他什么?
马士基对豆浆粉住哪儿特别感兴趣。
豆浆粉以为说了一个城市下属的行政区划,就可以万事大吉。没想到对于查户口式的问题,生日最好精确到分和秒,住址最好精确到幢和号。
收入当然归属于稍微隐晦的。于是便被冠以,行业,公司,工种的美名以备推算。
年龄,工作,方位,都是标签。
标签的符号越被描摹的精准,想象的空间越被挤兑的狭小。
谈情说爱的地方,不适合谈标签。
过于强调标签,就会让对方疑惑,你喜欢的是那一个又一个的,可重复的,批量生产的,大众化的,可被替代的,可被比较的,可被超越的,标签?
还是独一无二的,他本身?
终于,马士基对豆浆粉的名字表达了一丝兴趣,正当豆浆粉准备开开心心的讲一讲其中的内容,他又跳去豆浆粉的工作,豆浆粉也不愿意在工作之外继续描绘自己辛劳工作的场景。
于是,换他兴致勃勃的描绘自己的工作内容和操作流程后,豆浆粉陷入了沉思。
最后,马士基还是念念不忘豆浆粉的地理位置,仿佛十分确认,豆浆粉就是自己的邻居一般。
既然这样,那么马士基不应该划分好具体的公司,特定的小区,明确定位,精准捕捞吗?
这就像,
玫瑰希望的是,你因为玫瑰本身的响香气和美丽喜欢它。
而不是因为它叫香香花,就喜欢它。
因为它叫臭臭花,就疏远它。
这就像,
越要品高档食材,越要用最朴素的烹饪方式。不要用鸡油花雕蒸,不要用黑胡椒烤,不要用避风塘炒,不要用芝士焗。
就是清蒸。
这样。
最原本的味道,
才能在舌尖缠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