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一万点
你一定听过以下论调:
A股就是一个大赌场;
股民都是韭菜;
沪市十年前3000点,十年后还是3000点;
哪有什么价值投资,都是投机… …
星空君一直在灌输一个理念,A股本质上其实是价值投资。举个极端的例子,你买10年茅台,现在早就赚的盆满钵满了。
对于中小投资者,能够拿得住还能赚钱的,都是业绩长期向好的。
看看各行业的龙头,无论是美的,还是恒瑞,十年来,都是以一路长虹和业绩挂钩的方式上涨。
A股骨子里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和GDP息息相关,和M2息息相关。
一、上证指数的误读
为什么十年来上证指数没怎么变呢?
其实这和指数的计算公式有关。
上证指数的计算非常复杂,我敢打赌,99%的股民包括股神都不知道怎么算的,只有做过转成本的会计才能真正看懂。
因为上证指数采用了加权平均法计算,权数为上市公司的总股本。这种计算方式,经常用在转成本上。
PS,各种均线也采用了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那些华丽的MACD技巧,无非就是把不同时间段计算的移动加权平均后的收盘价进行比对的结果,并没那么神秘。
这种计算模式的优缺点都非常明显,对于美股这种成熟资本市场来说,因为有完善的上市公司进出机制,进进出出,经过加权平均后,影响不大。
但对于A股来说,影响就不一样了。一方面,诞生了大量的乐视网这类垃圾股,迟迟不退市,拉低了平均数;另一方面A股2010年只有2100家上市公司,2020年已经激增到了4000家,差不多翻了一番,继续加权平均的话, 其实是被发展规模比较小的新生力量平均掉了。
这就好像你有30个好朋友,十年前平均18岁,大家一起发育成长,十年后平均28岁;但是如果十年后这个朋友圈循序渐进成了60个,平均还是18岁,就很正常了。
所以,当你看漂亮50、漂亮500的时候,会发现10年来,剔除掉2015年前后疯狂上涨影响外,也是几乎翻了一番,而且从趋势上看,基本是和GDP增长保持一致的。
二、最好的监管
如何让上证指数冲上一万点?
很简单,严进宽出。
正在科创板试点的注册制看似简便,但其中的猫腻少了许多。
进来的都是好企业,不好的企业都淘汰掉,那么剩下的都是质地优良健康成长的好企业,上证指数自然会一路上扬。
早在2019年,星空君就从监管层释放的信号里,一遍一遍的解读。
最好的监管不是直接干预市场,不干预又如何做到监管呢?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2019年开始,证监会加强了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管控,在各事务所进驻上市公司开展热火朝天的审计工作的时候,证监会在1月发出了2019年度第一张市场禁入罚单。
证监会市场禁入决定书(〔2019〕1号)显示,大信事务所在审计时未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为五洋建设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出具的审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该审计报告作为五洋建设发行公司债的申报材料,并被其募集说明书引用。而该审计报告的签字注册会计师为钟永和、孙建伟。
大信事务所注册会计师钟永和、孙建伟被证监会采取五年的证券市场禁入措施。与此同时,证监会对大信事务所责令改正,没收大信事务所业务收入60万元,并处以180万元罚款;对钟永和、孙建伟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10万元罚款。
这张罚单无异于杀鸡骇猴,正在各上市公司进行审计的注册会计师们必须要掂量掂量了,是牺牲自己的职业生涯为上市公司贴金,还是尽可能的如实反馈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
三、完善退市机制
上文提到,A股十年3000点原地踏步很大程度上,是很多垃圾股迟迟不能退市。不能退市的原因是太容易通过财报修饰等手段实现不退市。
2020年3月1日生效实施的新《证券法》,对有关退市法律条款进行了大幅修改,主要体现在:不再对暂停上市情形和终止上市情形进行具体规定,改为交由证券交易所对退市情形和程序做出具体规定。
新《证券法》过去了大半年,为了把这些垃圾公司清理出局,沪深两市交易所终于开始动作了。
双双发布了新版的退市规范(征求意见稿),从内容上看,很显然两家所长深思熟虑通了电话,内容基本一致,略有差异。差异点主要在深市的小市值营收规模比较小的企业较多,规范制定的稍微细致了一些。
其中,最核心的财务条款,是把连续三年或四年亏损,改为连续两年净利润亏损(扣非前后)且营收低于1亿。
有人觉得这个标准其实是放宽松了,星空君结合以前的花式保壳技巧来看,实质上是更严格了。
一是三年变为两年,让隔两年修饰一波利润的垃圾企业成本更高。以前三年卖一次,现在两年就要卖一次;
二是保壳公司修饰利润的方法大多是卖房产、政府补助或者出售股权,这种公司增加营收难度相当大。
新的规范实施后,有望快速净化环境,为A股进入高速发展状态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