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真的有百万大军吗?
我们经常会在古代战争中看见这样庞大的数字
赤壁之战,曹操八十万大军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军俘虏40万

而同时期的国外战争,比如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军队,东征时也就两三万人

中世纪,英法百年战争阿金库尔战役,法军损失几千人就很久没缓过来气

那么,我国古代打仗时真有那么大的阵仗吗?
我们都知道,打仗需要兵,但也不能全国人人都是兵,这就有一个比例,专业名词叫兵力动员率,也就是动员的兵力占全国人口的百分比,那这个比例到底有多少呢?

我们先来看看抗日战争期间的数据,根据国防部史政编译局出版的《八年抗战之经过》统计,抗日战争期间,我国的总人口约为4亿人,补充到部队的壮丁共有1201万人,动员率为3%

可见,在这个踊跃抗日的14年内,动员率也是很低的,那古代战争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淝水之战,前秦号称出兵80万,当时前秦的总人口顶天也就800万,动员率为10%

金辽护步达冈之战,辽国也说出兵70万,当时辽国的总人口为900万,动员率为7.78%

鄱阳湖之战,陈友谅更是号称出兵60万,可他那点地盘总人口不过800万,动员率为7.5%

从历史上看,动员率是经济和社会的演进而逐步发展的,古代生产力低下,人口较少,当兵的人更少

并且朝廷还有规定,只有有钱的自由人才能当兵,可见,古代的动员率根本就不可能有那么高,百万大军也是不合常理的,那为什么古代将领要谎报自己的兵数呢?

在《三国志 · 魏书 · 国渊传》中都说了,“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拿我们熟悉的长平之战来说,白起坑杀40万赵军,一方面想彻底削弱赵国,另一方面也有杀给其他诸侯国看的成分在,让他们在对秦国发动战争时需要多考虑考虑

冷兵器时代,人数的多少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最核心要素,所以,大家都吹嘘自己的部队人数多,目的就是为了吓唬敌人

想不到古人真敢说大话呀!看到这,大家还以为自己吹牛很厉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