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服装史考研笔记总结:(近代服装)浪漫主义时期服饰—《西洋服装史》第二版李当岐

以下文章图片临摹自《西洋服装史》第二版李当岐中的插图
浪漫主义时期(1825-1850)
背景
拿破仑帝国覆灭后,一直到1830年法国的七月革命这段时间,以法国为首,欧洲所有国家的反动势力卷土重来,权力重新回到贵族手中。在这种政治风云变幻的历史时期,梦想资本主义无限发展的资产阶级的浪漫主义和企图向贵族时代复归的反动的浪漫主义混合在一起,形成这个时代独特的社会风潮。
服装特征
(浪漫主义艺术风格反对纯理性和抽象表现,强调情感表达,主张自由、奔放、热情、个性的艺术描绘,突出光和色彩的强烈对比。)衣着上的浪漫主义与艺术风格不尽相同,这时期的男装矫揉造作,线条夸张,刻意打扮。而女装再一次回到紧身胸衣和撑架裙的夸张年代,仿佛是封建贵族奢华装饰的回光返照。
男装
1°受同时期浪漫主义女装的影响,男装收细腰身,肩部耸起,整个造型装腔作势,神气十足。男装的基本构成仍是夫拉克,基莱、裤子庞塔龙的组合,克尤罗特被彻底淘汰。
2°夫拉克外套类似以后的燕尾服或晨礼服、短大衣之类。其驳头翻折止于腰节处,前襟敞开不系扣,露出里面的基莱,后面的燕尾时而长及膝窝,时而短缩至膝部稍上,肩、胸向外扩张垫肩使肩部显得很宽,袖山处也膨臌起来,与此相对,腰身收紧,庞塔龙也很细长,整体外廓形呈倒三角形。基莱用较为华美的色彩,面料有丝绸、天鹅绒或凸纹布等,前中央排列着金色的扣子。克拉巴特在整个浪漫主义时代是绅士们注重礼节,修饰仪表时重要的服饰用品。男土们也开始用紧身胸衣来整形。

3°男子外套鲁丹亲郭特也同样是细腰身,下摆量加大的外廓形,旅行用大衣常装饰着披肩式短斗蓬。
4°幻想性装束“普多尔”:身穿腰部有大量碎褶的白色宽裤子,夫拉克领子很高,腰细,里面穿着条纹衬衫,乱蓬蓬的头发上歪戴着一顶大礼帽,样子十分古怪。这是现代蓄长发的年轻人的始祖或先驱。
5°40年代中期,男装渐渐丢掉贵族的优雅,干练的资产阶级实业家的装束成为流行的中心。1848年2月革命后,出现了今天西服的上衣的前身-拉翁基·茄克,有燕尾的夫拉克这种过去的常服被作为礼服用。衬衣也从1840年左右起开始流行实用的简练造型,高高竖起的领子翻折下来,形成了现在衬衫领的造型特点。在整个浪漫主义时期,筒形礼帽、文明杖是男子不可缺少的装身物。
女装
1°浪漫主义时期的风俗主要表现在非活动性的女装上。从1822年前后开始,腰线逐渐自高腰身位置下降,到1830年降到自然位置,腰被紧身胸衣勒细,袖根极度膨大化,裙子外张,形成X型。

2°腰线回到自然位置,重新启用紧身胸衣。整个上半身缝制得非常合体,衣服一般多在背部开口系扎,如果前开襟,就使用挂钩扣合。
3°裙子的膨大化,腰线位置下降,腰身被收细的同时,裙子上出现很多衣襞,其量感通过在里面穿数条衬裙不断加剧。由于裙子的膨化,罩裙再一次在前面 A字形打开,露出里面的异色衬裙。
4°浪漫的领型,出现两种极端形态,一种是高领口,领口上常有褶饰;另一种是大胆的低领口,领上常加有很大的翻领或重叠数层的飞边、蕾丝边饰。
5°独具特色的袖型,为了使腰显得细,肩部不断向横宽方向扩张,袖根部被极度夸张,甚至在袖根部使用填充物。高领衣服多用羊腿袖,低领衣服多用帕夫袖。
6°裤子又一次闪现,又一次出现了长裤。由于女性参与户外活动如骑马等需要,女装中出现了男性化的倾向,在长裙内穿紧身马裤成为前卫的打扮,这种装束后来成为女权主义的象征。
7°各种外套,有上个时代延续下来的鲁丹郭特和斯潘塞。还有一种斗蓬形的外套“曼特莱”,手笼“玛夫”是一种防寒用的。
文章内容为个人考研时期的笔记总结,仅供参考,如有需纠正补充的可在评论区留言。
——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