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领域刮起的“朋克风”(上)

朋克(Punk),原指一种反商业化摇滚、追求返璞归真的音乐风格。后经过演变,朋克逐渐脱离摇滚,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随着其不断的发展,"朋克"已经超越音乐理念本身,从舞台走向生活,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镶满铆钉的皮衣,染成五颜六色的莫西干发型,鼻环舌钉,粗俗明了的言语,颓废的气息,这一切都透漏出其对主流社会的不满与叛逆。在英文中"Punk"原意(低劣的,无价值的)的基础上,又衍生出"叛逆"、"反主流"的新含义。

朋克文化、朋克精神被"科幻类"的文学、影视创作所吸收,形成了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文学、影视中的各种"朋克派别"。
【三大主流科幻朋克】
一、赛博朋克(Cyberpunk)
Cyberpunk,由Cybernetics(控制论)与Punk(代表叛逆的朋克)两个词合成。此词最早出现在布鲁斯-贝斯克在科幻杂志《Amazing》中发表的同名短篇小说,而威廉-吉布森的《神经漫游者》则正式拉开了整个"赛博朋克文化"的序幕,文中第一阐述了赛博空间——虚拟现实空间——高度发达的互联网空间。随着"赛博朋克"概念而来的,则是科幻小说界的一场革命。
赛博朋克,它植根于现代高科技:发达的互联网空间、高级的人工智能、完善的生物医疗科技等,描写的却是灰暗、压抑的近未来世界。即:高科技之下,人民大众的低质量生活。
1.银翼杀手
科幻大家菲利普迪克的《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是赛博朋克小说的代表作之一。由此改编的电影《银翼杀手》,则第一次在视觉上为大众呈现出"赛博朋克"影像,将赛博朋克作品的精神气质具象化,影响了后世一系列作品,是一部跨越时代的伟大作品。

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密密麻麻的分布,给人一种密集压抑之感,暗示着快速膨胀的人口。巨大的商业广告牌、闪烁的霓虹灯,体现着商业社会的究极本质。阴郁的天空,常年不见温暖的阳光,甚至阴雨绵绵,冰冷的空气,肮脏的街道,又带着一种不堪重负的环境问题隐忧。种族杂居,犯罪横行,普通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而与之成为对比的则是精英阶层宽大舒适的生活空间,高级人工智能的侍从。两极分化严重,一边是少数人"高科技"下的高质量生活,而普罗大众却是"高科技社会"下的低品质生活。
小说本身探讨的是,在核战之后重建的社会中,仿生人是否具有人性,以及人自身的异化。而电影几乎另开炉罩,借用原作的"壳",下出导演自己的"蛋"。上映之时,观众看的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因此票房不佳。但多年之后却被科幻爱好者封为经典之作。
2.攻壳机动队(Ghost in the Shell)
押井守导演的两部动画电影——1995年的《攻壳机动队》、2004年的《攻壳机动队2:无罪》。影片改编自著名漫画家士郎正宗的同名漫画,但押井守却为其赋予了独特的气质。
押导是一个偏黑暗系的动画大师,其作品有着深刻的社会思考,以及对现实的拷问。
95版攻壳阴冷的色调,诡异的"傀儡谣",缤纷混杂的店铺招牌,错落密集的"九龙城寨式"贫民窟,不时有飞机从头上略过。人机改造、"脑后插管式"信息传递等等,这一切刷新了赛博朋克的视听语言。加上其中晦涩的哲学探讨,让人不明觉厉,为后世所膜拜,影响甚远。

在"攻壳"的世界设定中:不远的未来,人机一体已经成为潮流,即所谓义体化。既可以部分人体被机械替换,也可以全身都义体化,甚至大脑都换成电子脑,只保留记忆本身。于是社会分成三大群体:纯自然人,义体人与纯机器的AI。而随着义体化加深,人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自我认知的疑惑。
人因何为"人"?自然出生的碳基有机体?
现代科技正逐步打破传统对"人"的定义。试管婴儿、代孕、克隆,再到"未来"的人机一体、纯义体人等。在"攻壳"的人类高度"义体化"的世界设定里,人不在是灵与肉合二为一的有机体,"灵"(Ghost)与"肉"(Shell)发生了分离。义体人用更强大的机械体代替了肉体。此时的他/她(或它),还是传统意义上的"人类"吗?"灵"与"肉",哪一个才是本元?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曾经拥有过"肉体"的义体人尚且无法界定,那高度发达的AI呢?他们进化出的"理性与情感",是否又重新定义了"灵"呢?是否又是新的一种生命形式,新的"智慧种族"呢?
影片结尾,公案九课少佐草薙素子(完全义体人)与纯AI骇客"傀儡王",融为一体,蜕去"肉",以"灵"的形式畅游在互联网空间,整个网络就是她/他的新外壳(Shell)。
3."黑客帝国三部曲"
赛博朋克很容易与另一种文学体裁"反乌托邦"(Dystopia),融合在一起。黑客帝国系列就可算作此类型作品,它具有一定的反乌托邦情节。
反乌托邦,顾名思义,与乌托邦相反。而乌托邦(Utopia),本意是"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这个概念来自托马斯-莫尔的小说《乌托邦》,以游记的形式"虚构"了一个其理想中的完美社会。而反乌托邦文学,则是打破乌托邦的幻想,揭露出看似美好的社会之下的另一面:人们的异化与束缚。
黑客帝国三部曲中,"Matrix"(母体)控制指人类的思想,人们在其编织的"美好生活"之中过着体面、有滋有味的生活。而揭开这层虚幻面纱,现实却是:"人"只是母体的"生物电池"。
在虚幻的美好与残酷的现实之中,你会如何选择?红色的药丸?还是蓝色的药丸?

世纪交替之际,黑客帝国三部曲的出现,为20世纪科幻电影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但也为新世纪开启了一座高峰。至今此领域中,未有出其右者。
二、蒸汽朋克(Steampunk)
蒸汽朋克十分"Steam",但却并不"Punk"(叛逆)。此类作品专注于以现代视角,重新构建过去——工业革命之后,蓬勃发展的维多利亚时期。科幻大师威廉吉布森在1984年出版了小说《差分机》,开创了蒸汽朋克流派。

之所以说"差分机"是蒸汽朋克的起点,因为它定义了此类型作品的基本模式:假设历史上某一重要时间点的重要事件发生了改变。比如:1855年英国科学家巴贝奇,最终造出来差分机——蒸汽驱动的机械式计算机,使得信息技术革命提前出现,工业革命与信息技术革命同步进行,彻底颠覆了这之后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格局,人类社会的历史从这一刻起被重新书写。
不同于赛博朋克压抑的基调,蒸汽朋克总是乐观的、昂扬向上的。它以工业革命为基准,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各种机械工具的诞生,蒸汽、齿轮成了强大富足的象征性隐喻。
1.蒸汽男孩——大友克洋,动画电影
蒸汽男孩则是最典型的蒸汽朋克作品:天空中的齐柏林飞艇,泰晤士河上的轮船,铁轨上冒着黑烟的火车,这一切再现了工业革命中心英国的欣欣向荣景象。
人们亲眼见证了蒸汽机械带来的巨大生产力,这可是之前人工所无法比拟的。人们开始征服陆地、征服海洋、征服天空。人们开始对科学产生迷恋、相信可以创建一个美好的新世界,血液里都充满了乐观主义。

"巨大的齿轮,喷薄而出的蒸汽,抖动的仪表,躁动的锅炉",这一切也许就是人们最浪漫的"机械之魂"。而这一切,也许并不是当时人们所思所想,也许只是后人戴上了"美颜滤镜"后,心中"追忆"的昔日那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时代。
【扩展】
宫崎骏的很多影片都能体现出其也拥有"机械之魂",有部分蒸汽朋克的元素或精神,但又不属于蒸汽朋克。比如:哈尔的移动城堡、天空之城、风之谷。

2.飙风战警
1999年威尔-史密斯主演的飙风战警,是部真人版蒸汽朋克影片。此片以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为故事背景,失败的南军的支持者"蜘蛛"博士,不仅将自己改造成半机械人,且打造的终极武器是一只蒸汽大蜘蛛。

这是一部将西部片与"蒸汽朋克元素"巧妙结合的商业喜剧片。在分类上该片又可以称为"西部蒸汽朋克"(West Steampunk),或者更偏幻想类的"怪诞西部"(Weird West)。
三、废土朋克(Wastelandpunk)
废土朋克主要描写:世界经历了毁灭性的战争(或灾难)之后,处于一片狼藉的荒蛮、无序状态。恶劣的自然环境,失去了现代社会文明,人们回退到部落的时代。这个世界只遵循丛林法则、弱肉强食,人们在环境与匪徒的双重压迫之下,苟延残喘。
废土朋克是跳脱出人类的科技线(或历史线)之外的朋克。任何时期,只要设定在大战争(大灾变)之后,都可以算进入废土时代。也正因此,废土朋克最易与其他朋克结合在一起,比如柴油朋克、真空管朋克等。
1.邮差——纯废土朋克
1997年,凯文科斯特纳自导自演了该片:世界性的战争过后,社会分崩离析,人们被打回到了原始部落一般的孤立形态,互相直接没有联系。在这片废土之上,有只盗匪军队——兄弟会,他们游走在各孤立的城镇之间,向人们无偿索取物资与壮丁。城镇居民的武装势力,根本无法与其相提并论,只得乖乖服从。
一个流浪汉,捡到一套战时邮差的衣服与一袋子信件,于是按信件地址找到各个城镇,谎称自己是战后新成立的美国政府邮政系统的邮差,骗取供养。但,他无意间撒下的谎,却给予了城镇居民以希望,他们渴望政府重新回归,秩序的回归,消灭兄弟会,还自己一片安居乐业。

建立在谎言之上的"希望",让无数年轻人深信不已,他们主动加入到邮差行列,自发形成邮政组织,在各城镇之间互通信件,联通了一个个孤立的"部落"。
这虚无的希望,同时也让各个城镇居民躁动起来,有些甚至向兄弟会发起抗争,但最终被血腥屠城。兄弟会得知这一切都是"邮差"们在搞鬼,四处追杀他们,年轻鲜活的生命相继牺牲。
老邮差(凯文科斯特纳)终于不在退缩,自己撒下得慌,自己要去圆回来。联络各部落,与兄弟会最终决战。
2.未来水世界——结合柴油朋克元素
1995年,凯文科斯特纳自导自演了此片。此片投资到达了惊人的两亿美元,九十年代末绝对算是数一数二的大手笔,结果票房不足五千万美元,完败!即使如此,两年后科斯特纳又再次自导自演了《邮差》,票房再次失败。屡败屡战,科斯特纳有多爱废土题材呀!

不同于其他废土朋克电影,此作中:漫漫黄沙戈壁被一望无际的碧蓝海水所代替;因战争而毁灭的世界,变成自然环境突变后,重塑的新地表——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地球表面被海水说覆盖,陆地只在传说中才会被提起。
而不变的依旧是:零星散落的人类聚居点、文明的荒蛮蜕化、民众对淡水、食物、能源的渴求,艰辛维系的生活,却又频频受到匪帮的侵扰。
而被称为"烟民"的海盗,以一艘油轮为据点,成群结队的驾驶者水上摩托,手持着枪械、鱼叉,有组织的在大海上四处搜寻猎物,烧杀劫掠。正式这群海盗,让本片又有了些许柴油朋克的味道。
三大朋克代表着人们对过去、未来,以及“最终审判”的幻想:赛博朋克是对未来的悲观设想;蒸汽朋克是对历史的乐观重塑;废土朋克的着眼点则是后启示录时代,直面人类心底对毁灭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