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鞋评测:第十三双:ASICS weightlifting shoes TOW727-Tiger

第十三双:ASICS weightlifting shoes TOW727-Tiger
ASICS weightlifting shoes TOW727-4201 的后跟LOGO为Asics。

我收的这双鞋跟标识为【Tiger】






鞋带孔一直开到脚趾跟部,且鞋底比较宽,超过目前所有市售的举重鞋的宽度,为由多威悍苏可以相提并论。这使得这双鞋不挑脚,无论什么脚型基本都能适应,无论肥瘦宽窄脚型,都可以用鞋带调整到位。

重量:464g、牛拷底鞋跟的话重量大约490g
高度:US10/JP28cm的有效高度实测为24mm,US9.5/JP27.5cm的高度约为22m,与安踏相当。
特点:前脚掌薄、地面反馈好;最有特色的举重鞋,没有之一。上等皮革制作,所谓的手工其实是半手工制作。质量真的是没话说。它可以修理,可以换根、换底,只要鞋面不烂,它就能用。我馆子里一老头,六十多岁,40余年的举重生涯,只用过两双亚瑟士举重鞋。鞋底为硬牛皮加牛筋底,后跟为半根式木质或牛拷底鞋跟。整体鞋型十分的宽大,从脚跟部内侧测量,比耐克阿迪安踏要宽出1公分左右。鞋子本身没有可拆卸式的鞋垫。

TIGER的中底为厚牛皮一整张,贯穿整个脚掌。

外地为橡胶的牛筋底材质,摩擦力巨大,可以用黏来形容。


后跟为半掌式鞋跟,木质材质。最早的版本以及定制版本的鞋跟有部分为牛拷底,二者区别主要还是在重量上,木质的略轻一些,牛拷底更贵一些。由于目前Asics已经终止了举重鞋定制服务,而市售款目前看均为木质鞋跟。式样上是木头跟外面画了个牛拷底的图案。

2020年以前,亚瑟士举重鞋还支持定做,可指定颜色、皮革材质(光面/绒面)、还可以指定鞋跟高度。前脚掌薄、地面反馈好。能比耐克安踏蹲更低。没有鞋桥。打个比方,你一脚踩沙发垫上容易崴脚,相对来说如果是台阶可能比沙发垫稳定一些。而和台阶比较,如果你一脚踩在一张纸上,你绝对不会崴脚,亚瑟士就是这张纸,跟有高度,但整个鞋底非常薄非常贴地,没有扭转的角度,额外加强鞋桥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使用感受和建议:前脚掌薄、贴地,跟adipower很像。鞋带孔开得比较深,所以不挑脚,宽窄肥瘦都可以用鞋带绑至贴合,跟悍苏多威很像,但皮质较薄,没有悍苏多威厚重,长期穿着鞋子的皮面肯定会有延展变松。鞋子440g应该是目前最轻的举重鞋。没有绑带,所以鞋带必须绑好绑紧。高度跟安踏差不多。鞋子很好没有什么硬伤,我个人还是喜欢带绑带的,不喜欢鞋带必须勒紧的。它不太会有双绑带鞋底较厚硬的举重鞋那种脚跟被拉回地面的感觉。不太适合大级别选手使用,大级别选手脚面高,鞋体压力大,光靠鞋带和鞋面可能会撑不住。建议90kg以上体重的人就不要选它了,尤其是脚肥的人,穿它训练比赛绝对没问题,但长久穿着,鞋面鞋体变松弛是一定的,也就是它会越穿越肥,除非定期休息让皮面收缩。
总感觉亚瑟士的前脚掌的鞋带必须拉得非常紧才行,跟多威仔细比较了一下,发现二者确实在设计上有区别的。亚瑟士的前脚掌拼接加固位置偏前,在小脚趾上,所以基本吃不上力,需要把第二鞋带孔拉紧才能够有效的包裹住外脚掌。而亚瑟士的外脚掌处(下图篮圈)还是比较薄,也比较吃力的,这个位置的鞋体经过一段时间穿着会撑起来。好在鞋带可以随意调节,且真皮材质放置一段时间也会收缩。而多威的前脚掌拼接加固处恰好在脚掌骨外侧,基本上不需要每次穿着都去拉紧第一鞋带孔,也不会因为脚肥宽而撑大鞋身。




第十四双:ASICS weightlifting shoes TOW727
改造一双亚瑟士
收了一双比较破旧的亚瑟士727,因为我想自己DIY一下鞋跟。也可以暴力的拆解一下鞋体看看内部结构。
先看鞋底,前脚掌已经磨平,车缝线磨断。

后跟橡胶老化,磨损,且木根也有轻微磨损,钉子都被磨平了两根。原主人一定是有穿举重鞋在柏油或水泥地等硬地面走路,而且走的还不少。

前脚掌有轻微开胶,但是基本上不影响训练使用。

其实它是有鞋垫的,只是被完全贴在了中底上。这双鞋子的鞋垫被我一点点撕开了,可以看到中底是一整张硬牛皮。
计划:
1、修补一下前脚掌开胶的地方。车缝线虽然被磨损,但鞋底黏合的比较结实,目前看没有重新缝合的必要。
2、修补鞋跟,撕掉黑色老化的橡胶底。重新贴一个6mm-10mm的鞋跟。缺损的木质鞋跟部分需要怎么调整未定,计划也用橡胶填平;鞋跟的钉子该怎么办?拔出来重新钉或者撕掉就橡胶底之后直接钉死到木根里?现在还没想好。
10/14更新进展:前脚掌开胶处已粘合;后跟磨损的橡胶地已摘除。下面要考虑一下粘多后的木片以及形状,正在纠结是否要做坡跟。如果直接年木片的话很简单,但如果想做成坡跟就有点麻烦了,主要是没工具。
10/14更新:鞋跟形状和外底基本完成。进过反复思考,决定还是需要对木根做坡度加工,否则脚感跟怪。用了打磨机锯和砂纸。


至此,鞋底的材料准备完成,下面抽时间粘合和固定。
2021年10月22日
过程不细表了。首先木头跟用胶水粘合,并同时钉了7颗钉子。再用胶水粘合外地橡胶,并用钉了6颗钉子。




细节和不太平整的地方,尤其是原鞋跟磨损的部分,用乳白木工胶填充了一下,大约重复填充5-6次就能把磨损部分填满,但我没什么耐心了,填充了3次就凑合了。
最后,把鞋跟涂一下颜色,完成。




全部完成,并进行了实测。感觉还是不错的,增高之后大体上满足需求。其实本来还想再弄高一点的鞋跟,但这是一锤子买卖,还是留点余地。所以只用了10mm木片和3mm的橡胶底。
最近使用比较多的是多威悍苏,并且我剪掉了前侧的绑带,主要依靠鞋带固定。亚瑟士只有鞋带,经过了多威的训练,我反而从绑带控往鞋带控方向转变了。中间换了一次安踏,觉得包裹性反而不如多威和亚瑟士。其实包裹性对功能没什么直接影响,只是脚部舒适感不一样,会感觉比较贴合舒服,毕竟柔软的皮革贴合在肌肤上感觉还是很爽的,训练起来全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