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系显卡/图灵架构显卡]孔距盘点
[20系显卡/图灵架构显卡]孔距盘点
本文仅讨论有代表性的显卡型号,不可能包含所有型号,但是遇到未提及的型号,大家有个参照,可以自己进行估算了。
显卡从gtx600系以来,NVIDIA官方一直稳定使用58mm孔距的散热模组,一直持续到2016年的gtx1000系显卡。而从2018年,图灵架构的rtx20系和gtx16系显卡则打破了这个传统。从51mm×51mm,58mm×58mm ,58mm×74mm,70.5mm×70.5mm均有使用。可谓是百花齐放?
在了解散热孔距的改变原因之前,我希望大家先了解一下显存散热。近年来,随着显存性能的不断提升,显存的发热成为愈发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GDDR5/GDDR5X时代,只有高端卡和甜品卡的顶级非公版才会使用核心和显存共同覆盖的散热模组(有的人管这个叫均热板,虽然不严谨,但是可以理解意思)。而仍然有相当一部分选择单独的散热片来压制显存,在丐版和次丐版上则直接忽视显存散热!


进入GDDR6时代,无论是AMD还是NVIDIA都无法忽视显存的超高发热,均选择了大面积的gpu核心与显存共同散热的模组。“老实人”AMD给出了显存温度传感器,NVIDIA则“机智”的拒绝了用户监测显存温度的机会,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都在吐槽AMD的5700xt的显存温度高(但还在正常范围之内),却没人吐槽N卡的显存温度。
综上,一方面是turing核心面积太大,需要更大的散热孔距;一方面是GDDR6显存的超大发热量,散热模组需要重新设计开发,使得显存和GPU核心都能得到良好散热。
下面是具体的孔距介绍。
(1)51mm孔距组:
判断方法:超小的方型孔距
1.公版(OEM)GTX1650,翔升/惠普/联想/影驰MINI的单风扇GTX1650都是采用了与上一代公版GTX1050很相似但有差别的设计语言。



我一格一格数的,我为这个结论负责

影驰mini基本上是贵在了散热器上,还有2个供电mos。不过这个散热器是真的好看,itx还是得看影驰!技嘉和微星虽然也有itx,但是越肩了,我就不懂为什么itx要越肩?华硕的单风只能叫盖中盖,不配称为itx。
2.微星魔龙系列
似乎从1660到2080ti的魔龙都采用了51mm孔距散热模组。。。哪怕外孔距是58*74,军规星还是坚持51mm。

(2)58mm*74mm孔距组:
公版2060/2070和采用公版PCB的非公版,如铭瑄终结者。
判断方法:唯一采取矩形而非方型的


(3)70.5mm*70.5mm孔距组:
公版2080/2080ti和采用公版2080/2080tiPCB的非公版
判断方法:GPU核心周围有两个方型孔距,外面那层巨大,为70.5mm。


(4)58mm*58mm孔距组:20系的彩蛋
要说起彩蛋,那就是万丽gtx1660/1660ti了,采用和之前gtx1060公版系列的PCB设计,自然也就是58mm孔距了。之前的很多58mm的itx散热器就可以改装到这张卡上,使其成为一张itx显卡。


二者一模一样,可以说这个万丽1660是改装itx的潜力股.
【下期预告】如何自制itx显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