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主义】绝对者的自我关联($-2-1)——在黑格尔看来,斯宾诺莎的实体...

✐✐✐
《逻辑学》本质论第三部分“现实”/“现实性”,即处在现实性阶次/样态的绝对者,分三章:绝对者、现实/现实性、绝对关系(绝对的对比)。
第一章(formal identity, attribute, mode, expression):斯宾诺莎式的匮乏实体,仅为外部反思下的同一者。
本质关系的诸环节(本质论·具体实存·表象·本质关系):表象世界vs世界本身、部分vs整体、(力的)表现vs力、外在、内在。
绝对者之为绝对者要求其自身的现实性,即克服本质关系的二重总体性(reflective immediacy & existent immediacy),自己设立自身反思性的位面,同时作为这种否定性设定自身的外部存在。
把握/阐述绝对者的三种方式:否定(斯宾诺莎式,外部反思,绝对者之阶次的演绎运动,《逻辑学》“现实性”之前的诸环节)、肯定1(诸环节消逝之刹那所指认的绝对者)、肯定2(绝对者设立自身、实现自身)。
本体论:逻辑学(本质论之现实性之后的环节)=对绝对者的规定的阐发(the exposition of the dterminations of the absolute)VS绝对者本身,作为真正的绝对者的肯定性阐发(the true positive exposition of the absolute)
✍:
我们今天讲这个主义主义的$-2-1,其实就对应黑格尔的绝对者第一部分,或者我们可以把叫做绝对者的自我关联the self-relating of the absolute.
这个对应的是黑格尔《逻辑学》本质论第三部分,就是现实性。
现实性其实分三部分:

第一个就是讨论绝对……其实这个标题是错的,其实本质论的第三部分就是讨论绝对者,但是绝对者停留在现实性这个位阶的一个绝对者;
第一个就是绝对者;然后第二个是现实性;第三个绝对关系
这个绝对关系就从什么实存因果关系什么,这些东西就抵达了概念论
那么我们今天要讲的是这部分(绝对者),但是这一部分的绝对者其实并没有讨论真正绝对者,这部分的绝对者讨论的是……这里绝对关系里面有实体,有作为实体的绝对者,但是这个实体不是斯宾诺莎意义上的实体,这里的实体……我们所说的实体和属性的那种关系substance and attributes这种关系里面的那个实体,它对应的是黑格尔的意义上的实体;
而绝对者这里面的……这个绝对者(第一部分)
它是有两个阶次,实际上是有两个阶次,或者实际上是有三个阶次
甚至我们可以说它有四个阶次:

第一个就是一种Formal identity形式同一性;
然后是attribute;
然后是mode;
然后最后这个mode通往expression表达;
这么一个expression就是现实性,抵达现实性的;
所以这个绝对者这里面实际上它对应的是黑格尔说他自己的绝对者这一部分对应的就是斯宾诺莎的实体
斯宾诺莎那个第一实体——神
这个实体是一个怎么样?对于这个实体的把握还是陷在一种外部反思下的一种同一者
一个自我同一者或者就是一个同一者,这个同一者不太好翻译自我同一者,就叫同一者好了————这是斯宾诺莎式的一个实体,它对应的就是这么一个绝对者。————但这个绝对者实际上是相对蛇皮。
黑格尔说斯宾诺莎式的实体是一个蛇皮的、不行的、匮乏、亏欠的一个实体,所以我们今天讲的这么一个实体或者说这么一个绝对者,它只是仅仅在于它的这个自我关联,它会经历这三个阶段,然后走向现实性。————你可以看成这个绝对者摆脱自闭,它要出来;但是它出来之前,它不愿意出来,出来之前,它没想出来,它仅仅“不停的是我自己,不停的是我自己”就行了。
在黑格尔这里一种存在要有资格说自己是一种绝对者,你必须是一个现实性actuality.
所以它这个认识论上的1,就是现实性
什么叫现实性?——就是克服本质-关系中的那种二重对立。而且进一步是二重世界之对立。
那么本质关系是什么?我之前已经讲过了,我在这里面($-1-4-4),我已经讲过了什么叫本质关系。还有两个世界(表象世界和世界本身),本质关系的二重对立都是两个世界的对立,每一侧都宣称自己是一个总体性;这种二重总体性被合并成、统一成一种同一的总体性,就是actuality.
它的两重总体性是哪两重总体性?每一个是宣传自己是全部:
一个是reflective Immediacy,还有一个是existent Immediacy.
✐✍✑(复习):
【这两个东西我们前面实际上都已经讲过了,实际上一个是反思性的直接性,还有一个就是实存的直接性,两重总体性,就是说:表象世界vs这个世界本身 这个二元对立,表象世界和世界本身它还属于表象这个阶次,属于本质论的表象这一章;就表象进一步属于本质论的具体实存的这一章,进一步这个表象会往下面就是……哎它发现它自己仅仅是两个世界的对立,这种对立本身现在被把握成关系,那就进入了本质关系,表象世界和世界本身它就进一步演化。
表象世界变成了部分:一切部分、所有部分、全部的那些部分;世界本身变成整体。
然后这个矛盾被进一步把握,它的实质其实不是部分和整体这个矛盾————它的实质是力的矛盾,这是(力和)力的表现的一个矛盾;
然后再进一步它会发现这个矛盾实际上不是力和力的表现的矛盾,而是内在和外在的矛盾;
内在和外在的矛盾它被统一,一个东西它既能设立自己的内在性,又能设立自己的外在性是同一个东西,你不把这两个东西看成是两侧,而把它看成是同一个东西,这个同一个东西它就叫做actual,它就叫做现实。】✐✍✑
➠这种东西黑格尔直接把它叫绝对者:自己设立自己的反思性的位面
然后自己怎么样?自己作为这种否定……反思性的位面就是说这种否定,反思性的位面就是对于自己的一个否定、一个超离;自己作为这种否定,怎么样?又设定的自己的外部存在,它具有本体论上的这两重力量,这个东西我们把它叫绝对。

首先我们对于绝对者把握,黑格尔的会说有三种方式把握:
一种是否定的方式,还有两种肯定的方式——肯定的方式1和这个肯定的方式2
这个否定的方式是依靠外部的反思;那什么叫外部反思?我在前面的我已经讲过了external reflection.
在外部反思看来它一种……就是你把握这个绝对者absolute,它有3种方式:
✐这种否定的方式实际上就是黑格尔所说的这个斯宾诺莎把握这个否定的方式,黑格尔说斯宾诺莎把握实体的方式就是以这种方式————他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一个阶次的演绎,它会是一个运动the movement of external reflection,这种演绎只是说告诉你,实际上这个其实就是整个存有论到这个本质论的现实性之前的东西;
✐还有第二种是一种肯定,第二种肯定当中,这个肯定之一……第二种肯定的exposition,这都是三种exposition的方式,它这个肯定并不是绝对者,真正成为绝对者,而只是说我在不同的环节中都发现了什么?
都发现了这些环节仅是指向绝对者的环节
就是这种肯定实际上你是在不同环节里面都发现了一个闪光
这个闪光指向最终的一个绝对者
他什么时候发现这些环节指向最终绝对、指向绝对者?
在这些环节消失的那个刹那,在每一个环节消失的一刹那,这个环节要通向后面一个环节,那就是一种肯定性的exposition,你会觉得每一个环节都指向一个非常遥远的最后一个绝对,这是一种肯定。
✐第三种肯定则是绝对者自己成为绝对者,把握自身、实现自身的过程。
然后我们要说的就是说,所以黑格尔指明了,特别是尤其是在这两侧的差别里面(两种把握绝对者的肯定的方式)
这个绝对者只是一种什么?
绝对者首先只能作为一个在反思把握之下、对比之下,发现这个内显和外现这两个东西来源为一,一个东西它的内显和外显来源为一————这个时候这个绝对者它只是一个formal identity,但是这个formal identity它具有一种它不同于之前的一种同一性,它自己是一种Determinateness,它是种规定性,它自己是一种明确状态,它自己在设定它自己;——那么这个东西就被把握成就是属性。
我来快速给你们把这个东西过一过
这个属性的内显和外显为一、来源为一
这个属性无非就是一种方式、一种显现的方式
由于它这个时候被把握成一种显现的方式才有它作用,它这个时候会作为模式、模态,这个属性不同于前面的那些……(properties),这个是attribute属性不是前面的那个属性————前面的这个属性它另外一个意思是财产,这个属性它的意思就是说它最终是绝对者显现的一个模式,绝对者本身显现的一种模式、一种方式、一种路径。
它不应当被把握成就是一个……
所以这个时候这个属性我们把它叫做一种相对的绝对者,这种相对的绝对者的它进一步要作为一个……
就是说黑格尔对于这个相对绝对者如何抵达这么一个模式、模态的讨论,实际上就两句话:
他的这句话的开端就是it will be found that。。。。。。。
他就觉得它这个是很明证的,就是说他会觉得你的这个知性的或者你的反思,你把握的……就是这些知性,这些反思其实是经验主义的知性反思,他说你把握到属性,这种是绝对者的东西,你最终会把握到它的规定性,或者说它的这么一种被设定状态,实际上它一方面你会觉得它是自己在设定它自己
另外一方面你会发现它是一个临时的环节,它指向一个很后面的一个绝对者;
在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就是说黑格尔就要开始面对一个问题:绝对者为何……
就是一开始绝对者是作为某种属性,后来它不需要再作为这个属性,只要你朝向的一个绝对者、朝向这种自我显现、自我外化的这种运动方式即可。
但是问题就要来了,在这种运动方式当中是有那种零碎的那些阶次,问题是这些零碎的阶次,绝对者为什么会变得不完整?
这么一个问题,黑格尔最终的答案就是绝对者作为the negative as negative,
也就是说绝对者为什么会变得不完整?因为绝对者在这个时候它不仅仅是属性的
它就变成the form as from,它作为形式的一个形式。它仅仅是我这个形式自己规定我自己,我这个形式外显是什么样子和我这个形式那内在发生学机制,这两个东西是来自于同一个形式,这个形式就变成个零碎东西、破碎东西了
它就使得这个绝对者可以是裂解成它的那个零碎的阶次、零碎的环节
绝对者不需要作为一个完整的东西
它可以为每一个零碎的东西赋予一种完整性
而这个完整性不需要立即……而且这个完整性立即都实现,它就裂解成片面性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绝对者会说,我在变成这些碎片的时候,我并不是变成他者,我只是变成我曾是的那些东西,所以这个时候绝对者就是,它是故意自己要成为片面的东西的那种片面性的力量,它是the negative as negative.
就是说比如说一个大侠非要去做刺客的时候
我故意做刺客
我做刺客就是作为刺客的刺客
我做刺客的时候也是我做大侠的一个手段
或者说我就是大侠
我在做刺客的时候我还是大侠
或者就像一个大善人
他在做一件错事的时候
就是我是刻意做这个错事的
这个错事就是我故意要维持、我刻意要维持
所以这些零碎的东西、这些不完整的这些东西,就会成为绝对者的自我表达的形式
这个绝对者就不再作为一个封闭的或者作为一个最终的终点的一个绝对者,它会成为每一个环节都在表达着它自身的一个绝对者,它就变成现实性actuality。
这个现实性actuality也就是说绝对者就为每一个片面、零碎阶次的一些环节,都赋予绝对性。
这个被赋予绝对性这些环节,它所具有的本质论的地位就是现实性。
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