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OTC助听器的市场需求与产业展望”专题论坛成功举办

2022-11-08 18:52 作者:中国公益万里行  | 我要投稿

11月6日,由我会与深圳市电子音响行业协会、声学楼论坛联合主办的“OTC助听器的市场需求与产业展望”专题论坛在深圳前海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是继去年“听力辅助器具的跨界与融合”专题论坛之后,聚焦OTC助听器这一细分赛道,举办的第二个以促进听力健康与声学产业融合为目标的论坛,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助听产业的技术进步与发展!

我会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郗昕,声学楼论坛创始人杨春、加拿大Unitron Hearing电声、电磁兼容工程师张戌宝,英国南安普顿大学中英听力学教育中心李国平,华声听力连锁创始人兼首席听力学家广华平、厦门亿联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助听器总监李演轶,木芯科技COO席金苗,爱可声助听器创始人兼董事长李鹏,以及来自声学领域、听力领域的专家、学者、技术经理等110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本次论坛。我会执行副秘书长甄丽霞参加会议,并做“依托公益行业力量,推动听力行业发展”主题发言。本次论坛由木芯科技COO席金苗主持。

OTC助听器的市场需求与产业展望论坛现场


线上论坛画面

深圳市电子音响协会秘书长杨春、我会专家指导委员会郗昕秘书长分别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指出自去年“听力辅助器具的跨界与融合”专题论坛以来,产业界、投资界对助听辅听领域的关注热度不减,国内传统助听器零售渠道正在发生着深度变化,国际上以2022年10月17日OTC品类助听器作为医疗器械正式上线销售为标志的新的服务模式也引发了国内同行的深入思考。鉴于国内外在文化消费观念、听力服务能力上的差异,本次论坛既邀请了具有长期一线验配经验的助听器专家为大家讲解助听器验配正规流程,分析为什么许多老人即使配了助听器也不戴的原因,期望大家头脑冷静、引导真正有实力的企业进入这个赛道;同时又邀请了在助听算法、芯片升级及产业集成领域具有卓越建树的产业专家,做深入的技术分享,希望能为国产助听器的早日腾飞加油助力。


甄丽霞执行副秘书长介绍了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自1995年成立以来积极推动听力行业发展的行动轨迹:拓展救助领域,优化救助方式,救助和资助听障人群10万余人;广泛开展听力健康普及和社会倡导工作;组建专家指导委员会,推进行业学术交流,经验分享;深入开展教师、家长培训;赋能民间听力言语康复机构和基层医院耳鼻喉科,支持听力医学人才发展;倡导全生命周期的听力健康理念。

我会执行副秘书长甄丽霞线上分享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中英听力学教育中心主任李国平以《OTC助听器及所关联的听力学技术展望》为主题,阐述了OTC助听器政策的缘起——现存听力学服务模式及产品已不能满足需求。自2017年美国提出FDA需提供OTC品类助听器的法令后的五年,来自国际五大助听产业巨头、专业听力学术组织以及临床验配从业者已经逐渐达成共识,它不是普通的电子消费品而是电子产品和专业助听器技术结合后的医疗产品。OTC助听器包含了听力检测、老年心理以及验配服务等听力学内容,又集成了电声学工艺、言语信号处理、芯片研发、无线通讯等制造业技术进步,并融合神经认知科学、大数据与云计算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希望国内能借助在人工智能、信号处理、语音增强、互联网通讯、云计算服务等局部领域的技术优势,在国际OTC助听器领域闯出一片天地。李国平教授同时表示,将通过他在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设立的“悦安爱耳公益计划”,推动中英听力学人才的培养和科技交流合作,为新时代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引擎的听力服务及产品研发做好人才储备。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中英听力学教育中心主任

李国平线上分享


我会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郗昕以《助听器的迭代、分类与验配服务流程》为主题,回顾了助听器百年来的发展历程,讲解了助听器的构造及电池、辅助器件等,并分析了各类外型助听器的优缺点,最后从初诊(听力检查与咨询、预选助听器)、复诊(验证电声参数、指导使用)、随访(4-6周后,确认助听器的配选收益)等临床环节讲解了助听器验配服务的正规流程。

我会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郗昕线上分享


华声听力连锁创始人广华平进行了《老人不戴助听器原因分析》的分享。从产品品质问题、人员技能问题、验配装备问题、验配流程、售后服务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两位佩戴助听器的患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老年人是全系统的衰退,包括听觉系统、运动系统、感觉系统,一般老人是在听障5-8年后才来寻求助听器帮助,在行为上、认知上、器质上都会产生问题。总结来说,老年人不佩戴助听器的多数原因为:1、不习惯(忘记佩戴、声音与实际说话声音不同、有杂音);2、不需要(习惯了之前社交模式、生活中缺乏交流的人);3、不满意(佩戴后分辨率不高、预期过高、听不清、家人给出消极反馈);4、不会用(佩戴不到位、不认识左右耳、不会更换电池、不会开关助听器、不知道电池没电)。这些来自临床一线的观察体悟,值得新近加入听力健康领域的企业和资本的关注。


华声听力连锁创始人广华平线上分享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助听器总监李演轶以《助听器产品规划和开发中需关注的若干问题》为主题进行了报告分享。从低渗透率背后的问题、行业参与者面临的现状、用户听力重建过程、法律法规和监管、OTC助听器、产品系统的思考、最小可行性产品、产品开发的思考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助听器总监

李演轶现场分享


加拿大Unitron Hearing电声、电磁兼容工程师张戌宝以《助听器方向性麦克风的新进展》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从常规方向麦克风的基本情况、频响均衡方向麦克风—解决频谱失真问题、前延时方向麦克风—用于低噪声环境、窄波束方向麦克风—降低方位邻近的噪声干扰、最小方差无失真(MVDR)波束器—确保多语音源的声强均衡等四个方向性麦克风进行分析。

加拿大Unitron Hearing电声、电磁兼容工程师

张戌宝线上分享

木芯科技COO席金苗以《新时代背景下助听器芯片的演进》为主题进行了分享。首先概述了听力健康市场、特别是专业助听器市场行业格局,介绍了助听器领域的技术革新与趋势、专业助听器的技术方向。并从助听器产品类型(专业类、OTC、PSAP)、带辅听功能的TWS耳机、专业助听器与辅听类型产品分析、MA1180四大核心技术—算法优势(WDRC与EQ的区别)、MA1180四大核心技术—硬件优势(功耗低、音质好、征集延时)、一站式开发平台(M-FIT)、专业助听器芯片对比蓝牙芯片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木芯科技COO席金苗现场分享

爱可声助听器创始人、杭州爱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鹏以《国产助听器的发展趋向》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他说:听力行业急需变革体现在两个方面:存量市场巨大仍有巨量需求未满足;依靠现有模式难以解决佩戴率低的问题,专业助听器的听觉感受好,但价格贵,验配流程繁琐;非专业产品价格便宜,验配简单,但对残余听力有害。目前跨行进入助听器行业的厂商越来越多,但几乎采用代工模式,并未投入研发。他们的进入带火了助听器行业,有利于助听器市场的客户教育,创新产品出现,降低客户使用助听器的门槛。但是助听设备质量和效果难以保证,可能会使得客户降低对助听器的信心,使市场宣传困难,客户选择产品困难。

爱可声助听器创始人、杭州爱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鹏现场分享


此次论坛以“OTC助听器的市场需求与产业展望”为专题,得到了深圳市音响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凝聚了行业的知名专家学者,话题环环相扣,大咖娓娓道来,期待更多领域、更多行业、更多专家、更多企业参与进来,更好推动听力健康与电声产业的融合发展。


转载自: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

“OTC助听器的市场需求与产业展望”专题论坛成功举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