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室内乐有年轻的力量,还需要正确的理念和细节的把控

2023-03-10 20:20 作者:天津茱莉亚学院  | 我要投稿


小提琴教师于翔举行线上研讨班 © 余奕霖


去年11月初,天津茱莉亚学院在线举行了室内乐研讨班。来自全球各地的近200名学生与天津茱莉亚常驻教师包括首席执行官兼艺术总监何为上海四重奏成员李伟纲于翔李宏刚尼古拉斯·萨瓦拉斯(Nicholas Tzavaras),以及大提琴教师金兗珍(Yeonjin Kim)共同探讨学习室内乐的演奏理念和技巧。

其中,有6个室内乐组合接受了演奏指导: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莲三重奏和堂皇弦乐三重奏、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吾境弦乐四重奏、来自星海音乐学院的曦弦乐四重奏,以及来自西安交响乐团的西交四重奏。受疫情影响,室内乐研讨班以线上教学的方式进行,但正因如此,吸引了来自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越南、泰国和中国等地的168名旁听生远程参与。研讨班最后,大家还在线聆听了天津茱莉亚研究生室内乐音乐会,花火三重奏和与月四重奏带来了精彩的演出。


正确的理念,细节的把控


此次室内乐研讨班,每位教师与一个学生组合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大师课,深入剖析一首乐曲。小提琴演奏家于翔表示:“我们希望能够倾尽所有去高效、细致地指导学生。从演奏理念到细节把控,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有所收获。一个半小时时间,我可以带着他们一起看总谱,然后每一个声部、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和声的去分析,这样的机会非常难得。”


小提琴教师于翔举行线上研讨班 © 余奕霖


在教学和旁听的过程中,于翔总结出了一些室内乐学生的普遍问题。“第一,是室内乐演奏理念的问题。以弦乐四重奏为例,需要关注的是四个人合作发出的四重奏的声音,而不是第一小提琴独奏,其他三种乐器伴奏的状态。好的四重奏,是要求四个人同呼吸、一起感受每个音的到来,甚至在没发出声音的时候就能感受到空气中在凝结能量。”


其次,”于翔说,“我们对内声部时常有一些误解。打个比方,如果把弦乐四重奏比作一瓶红酒,第一小提琴是标签,大提琴是酒杯,而这里面的内容——酒的部分就是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一个四重奏的上限有多高、内涵有多深,取决于内声部的实力和功底。而内声部的难点在于,在少有大片独奏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最不易发声的两根中弦收放自如、游刃有余地拉出动人的音色,这是比独奏更难的事情。”


小提琴教师何为举行线上研讨班 © 王方妤


最后,是关于细节的把控。比如,学生们都非常注重音乐要一起开始,却没有关注到每一个音的结束是不是也在一起,有没有用同样的弓速、揉弦触点、压力。也就是说,开头开得很好,但结尾却散架了。从比例上来说,如果有200组不错的四重奏能做到开头在一起,但能结束在一起的大概只有3、4组。这些细节问题,是决定他们未来职业发展前景的关键。”


年轻的力量,光明的前景


于翔此次指导的是西交四重奏,他们曾在西安上过课,并同台演出。“他们上次演奏的是舒伯特的《死神与少女》,这次是海顿的‘骑士’四重奏,都是非常有难度的作品。我看到了他们在短时间内快速的成长,并且他们都是乐团的首席,在工作之余仍然对室内乐抱有如此巨大的热情,这让我非常触动。”


大提琴教师金兗珍举行线上研讨班 © 王方妤


西交四重奏的英国大提琴手,同时也是西安交响乐团大提琴首席的理查德·艾萨克(Richard Isaac)表示:“这是我第一次以学生身份参加线上研讨班,整堂课富有洞察力与启发性。于翔老师的音乐理念和建议,不仅对于我们四重奏很有帮助,很多内容同样也能应用于个人演奏中。比如他说,每一个声部、尤其是内声部,如何在少有的独奏小节抓住所有人的耳朵。特别感谢天津茱莉亚搭建这样一个开放的平台,共享行业最高水准的教育资源。”


从西交四重奏到此次的研讨班,于翔也看到了中国室内乐发展的变化。“这次有近200人参加和旁听,这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看到国内有那么多年轻的室内乐力量,更是让我们感到欣慰。上海四重奏决定回到中国在天津茱莉亚开展教学,我们的初衷就是在这里搭建一个中国乃至亚洲前沿的室内乐教学平台,现实让我们看到了非常光明的前景。


中提琴教师李宏刚举行线上研讨班 © 王方妤


欢迎浏览下方链接,了解更多研讨班的相关信息。

https://www.tianjinjuilliard.edu.cn/zh-hans/tianjin-juilliard-faculty-fall-workshops



中国室内乐有年轻的力量,还需要正确的理念和细节的把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