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管研讨班:平衡音色和音量,乐队演奏要有集体观念

二月中旬,天津茱莉亚学院举行了为期三天的铜管研讨班。学院常驻教师韩小光、谢尔盖·图特金(Sergey Tyuteykin)、李·艾伦(Lee Allen)联合三位客座教师,为来自美国、德国、新加坡、泰国,以及上海、广州、苏州和天津的铜管学生举办了线上线下丰富的课程和活动。

自去年九月起,天津茱莉亚举行了一系列由常驻教师领衔的秋季研讨班。此次,圆号教师韩小光、小号教师谢尔盖·图特金和长号教师李·艾伦分别带来了多场一对一专业课。作为客座教师,纽约爱乐乐团长号首席、茱莉亚学院教师约瑟夫·阿莱西(Joseph Alessi),纽约爱乐乐团小号乐手、曼哈顿音乐学院教师伊森·班茨多夫(Ethan Bensdorf),以及奥伯林音乐学院圆号教师杰夫·斯科特(Jeff Scott)举办了在线大师课。最后,师生们以一场铜管音乐会展示了三天的学习成果。

韩小光曾在新加坡交响乐团担任圆号首席长达三十多年,从教时间至今也有二十年。在多年的教学和演出实践中,他发现国内铜管演奏的问题是“太强势”,“国内乐团要继续提高,必须在音色和音量的平衡问题上下功夫。”在此次研讨班中,他也发现国内外演奏教学的理念差异,“相比国内学生,国外学生更重视音乐的句法,以及音乐的表现力。”

就读于慕尼黑音乐和戏剧学院的圆号研究生欧阳贝俐,曾多次参加过韩小光老师的大师课,“韩老师不仅经验丰富,而且非常有耐心。他一直主张丹田呼吸法,我以前不太理解也不会运用,现在慢慢意识到这种方法的重要性。在跟韩老师学习乐队片段的时候,他还指出了我演奏观念的局限,要把自己置身于乐队当中,前面有指挥、身边有同事、台下有听众,演奏要面对所有人,而不是局限在自己的耳朵里,这给我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也有助于未来参加乐团面试。”

在天津茱莉亚学院成立之初,韩小光便回到国内进行教学,他表示:“天津茱莉亚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我们有完整的教学体系,有原汁原味的茱莉亚体验,也非常乐于与国内外的学生分享我们的资源和理念。学院聚焦于合奏艺术的教学,特别是管弦乐表演专业,沉浸于天津茱莉亚管弦乐团的实践,让学生们有了长足的进步。首届研究生有三位铜管毕业生考入国内一线乐团,今年更有学生在毕业前早早就与乐团签约,这足以说明我们的教学受到了业界的认可。当然,我也希望天津茱莉亚能给业界带来更新的理念和更出色的人才。”
(题图:铜管研讨班音乐会 © 圣艺视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