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小红书的社区、泛化和竞争

来自播客:乱翻书
主打笔记
长尾内容效应
内容势能
更像一种中国的生活方式的一个集成
社区、平台、用户的选择
放大个性
张卓:小红书很像上海的安福路,线下反转线上,也很像年轻时爱看的城市画报,会用通过一批人分享生活方式去带动另外一批人去行动起来。
苏青阳:哪怕只有 1000 粉甚至几百粉,因为你离商业的路径非常近,你是能够找到一定的期望或者出路的,他会激励你不断地支撑下去,所以他会让中长尾的创作者源源不断地有动力去优化自己的内容。
李明:如果你是分享自己的生活的形式露出的内容,那么他认为没有问题。那如果你是在不断地强调推荐这一个品牌,小红书社区认为是有问题的。
潘乱:如果是家庭场景的男性主导的消费,基本上都可以小红书来做一遍。
极度平权和内容质量的平衡
跟别的平台不一样,收藏的价值导向和行为导向跟点赞红心是截然不同的,红心就是扑通扑通,我心动了嘛,那你用美女,用一些搞笑的东西,我就点赞。那点赞也是一个指向不明确。收藏,是一个对内容本身长尾价值指向非常明确的交互行为,所以他能够支持算法啊,我用收藏行为去做内容价值的上升依据去做评判,也能够一定程度上的化解所谓的我要追求流量的长尾效应和内容质量之间的矛盾,他是可以解决的。对,本身想出的品类选择啊,他从诞生之初,小红书的内容ugc就跟商品太接近了,它跟生活也太接近了,跟生活和商品接近的内容,它有一个属性,就是离商业变现非常近。你试想一下,如果说在别的平台,几百粉丝基本上拿不到一分钱,这样的创作者是没有任何动力在继续去支持他创作下去的,他一定会去寻求更大的流量平台。但是小红书你哪怕只有1000粉,甚至几百粉,因为你离商业的路径非常近啊。你是能够找到一定的希望或者出路的,它会激励你不断的支撑下去啊,所以他会让中长尾的创作者源源不断的有动力去优化自己的内容啊,然后也能让中长尾的创作者坚持下去。所以小红书的所谓的平权的流量分配有一定的主观意识在里面,但我觉得他跟快手所谓的倡导普世的平权价值完全是两个概念。
内容泛化、品类扩张要看用户的内在特质。还不是看市场的相似度。
人群扩张,首先破坏社区内的人群结构的平衡,这个人群结构的平衡,其实进一步来讲啊,社区基础设施我无法容纳不同的用户群啊。什么是代表线上互联网社区基础设施?其实很简单,就是你的内容价值和你的内容上升通道。与不同的人的价值观,对内容的需求,对内容的价值判断,它是不一样的。如果你的算法,你的内容内容上升通道是没有做到足够应对多元化人群涌,整个算法体系会受到冲击?第二个基础设施是互动。你的互动氛围,你的互动能力?人与人之间是否能和谐相处,其实很多东西是冰山以下看不到的,就是评论区用户之间能不能够和谐相处,这需要做大量工作的。
单纯看搜索场景内容,满足大部分用户心理需要交付的差异:
百度=What,客服,最快速度最短路径不要让我停留刷半天;
小红书=How,闺蜜,实用主义解决场景需求分享真实经验;
知乎=Why,课代表,我不一定真的要搞懂为什么但你要证明你懂为什么然后我听你的就好了。
追热点 流量成本低 但易引起对立、社群撕裂、站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