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呵护折翼天使】阳光教师文集

用心呵护折翼天使

阳光康复
教师文集
儿童康复师
曾有人说过,“残疾儿童康复师,这份工作是需要一种奉献精神的,因为所接触的都是一些健全的孩子。普通老师们在与学生说话处事时可以正常发挥,但与那些特殊孩子们在一起时,他们的教学及一切的交流方式都需要改变,长此以往,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会感到非常压抑的。”
折翼天使
康复教育是一个集心理学、语言学、康复医学等等于一体的专业。在我看来,从事这一专业的人必须以“爱心”为内驱力,才会把“职业”升华为“事业”,才会不断探索进取,才能有所成就。而这种爱心,并非康复师早就储备好的。当置身于这一特殊群体中,那一张张可爱单纯的脸,一双双充满对这个世界期待的眼睛,却烙下了不幸的印痕。此时此刻,身为康复师的一员,我怎能不心灵颤栗,怎能不心生怜爱,又怎能不深感责任的沉甸?身为康复老师,我陷入沉思并见证这样一个事实:世俗的偏见 使世人歧视残疾孩子,讲究颜面的父母视残疾孩子如累赘,宿命论者甚至想将他们抛弃。唯有特教工作者才能拯救他们。因此,我们甘做拓荒者,托起那残缺的花蕾,抚平那心灵的伤痕。
作为一个任职多年的康复老师,我带过无数特殊的孩子,其中有一件事让我印象特别深。那是一个自闭症孩子,他的下巴上有许多疤痕,这是他使劲抓自己的结果。这种自残行为是自闭症孩子典型的刻板行为。每当孩子情绪失控时,为了避免他伤害到自己和别人,我都会不顾一切地抱住他,寸步不离,安抚孩子的情绪,等待孩子心情平静下来。虽然,在安抚的过程中手和胳膊会被抓伤、咬伤,但每次看到孩子那双明亮纯净的眼睛,我的心都软了。矫正孩子的自残行为是一个漫长的个训工作,除了进行认知、精细动作两大领域的训练外,更注重日常生活学习中行为的矫正。如今,这位已经很少有自残行为,能和人沟通情感了,看到这位孩子现在开开心心地学习、快快乐乐地生活,我觉得一切的努力都没有白费。孩子在感情沟通上的进步,让这位孩子的妈妈看到了希望,她对我说:“我总想着孩子有一天能康复,会与人正常交流。”我想这也是所有自闭症孩子家长的梦想吧。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每个残疾人都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这是一个很美丽的比喻,它也很自然、很轻松地说明一个无可避免的事实:他们身上存在的缺陷。而康复老师深刻地感受到,我们的残疾孩子都是天上掉下来不知人间烟火的天使,他们单纯、他们快乐、他们知足。清早踏着晨曦来,夜晚踩着星辉走。来时满心牵挂,走时一身疲倦。一片丹心,双肩重任,千般希翼,万般奉献。
愿每一位折翼的天使
都能飞向蓝天
作者:周向兰(高坪校区)
排版:阳光康复新闻部
图文:周向兰
审核:蒲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