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白居易的诗

2020-05-21 01:15 作者:今夜我将走向新生  | 我要投稿

《梦微之》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微之:元稹的字

漳浦:以三国时刘桢卧病漳浦自比。

(刘桢《赠五官中郎将四首》其二:“余婴沉痼疾,窜身清漳滨。”漳浦,指漳河。今山西省东部有清漳、浊漳二河,东南流至河北、河南两省边境,合为漳河。)

咸阳:元稹死后葬在咸阳

宿草:指墓地上隔年的草,用为悼念亡友之辞

阿卫、韩郎:元稹的女儿和女婿

夜台:代指坟墓。(因为坟墓封闭不见光明,所以称为夜台)

此诗辞藻并不华丽,却贵在动情。

在一千多年前的一个晚上,有人做了一个梦。他梦见和已逝的好友一起游玩。

醒来迷糊了一会,才依稀想起来那个人已经不在。

现在的他已经六十九岁,朋友是在他六十岁时以五十三岁的年龄去世的。

已经九年了。

他活了太久,甚至目睹后辈的离去。

他所感受到的,除了悲伤和寂寞,还有深深的无常。

于是他写下这首诗,写给朋友,也写给自己。

唐贞元十七年(801),30岁的白居易在长安结识了23岁的元稹。

他们为对方的才华而折服,政治上又都反对宦官专权、提倡轻徭薄赋。

为了实现仕人怀有的那份安邦定国的抱负,二人同时参加了吏部的制科考试,并且同时当上校书郎。

虽是个闲官,倒也可自得其乐。

直到元稹因敷水驿事件得罪宦官、被贬下放,白居易以死上书无效。

元和十年(815),元稹被贬为通州司马,同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

此后,二人只能互通书信。

太和五年(831),元稹病逝于武昌,次年归葬咸阳。

开成五年(840),白居易六十九岁,那时他刚刚大病初愈。

元稹与白居易同科及第,结为终生诗友,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这首诗最早知道的是那一句“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很有名。

白居易的诗总是这样,明明辞藻并无出彩之处,却总是能打动每一个人。

朴素的美,往往比华丽的美更深入人心。

而且读诗就能体会,流传了千年的感情仍鲜活如昨日的感觉。

好像还有种错觉

跨越千山万水,这首诗仿佛就是为了和你相遇,为了让你读到,为了使你有所触动

P.S:部分内容改编自百度百科

(很喜欢悼亡诗,尤其喜欢淡淡的怀念与经过岁月打磨而并不鲜明的悲伤。

如果将来有条件,或许会出一个悼亡诗诗集。


白居易的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