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越沉越香,人越老越显
酒越沉越香,人越老越显
老沙
老东西,往往是一些岁月坚守、盘磨,偶尔露出包浆的物件。
有大有小,有深有浅,有光有痕。
《老龟的故事》
老东西可能是故事里的人,也能是人的故事。
我想起一个《西游记》的故事,有人讨论:为什么唐僧没有帮通天河的老乌龟问寿命?
我很好奇,因为我一直都挺欣赏乌龟的,特别是电视上的龟丞相,有点搞笑、可爱;又因为游戏里的龟丞相防御力惊人,年岁长,而且忠诚;还因为忍者神龟,是可爱、正义的化身。所以,潜意识里不会把老龟和瘪三混为一体。
但是看了他们的讨论,发现有意思的一些地方:“第一次便是在第49回,千年老龟原本在通天河水底居住,但是洞穴却被作恶多端的金鱼精霸占,有家不能回的老龟继续躲在通天河附近,直到孙悟空去南海请观音把金鱼精收走……但是师徒们无法过河,十分着急……老龟在波涛滚滚的河中出现,为了表达恩情便要帮他们过了这通天河,“顺便”让唐僧帮他问一下“寿命”。
这老乌龟有意思,自己家的地被第三者霸占,头顶大草原地它在家园边上憋着等机会;机关算尽,等来第四人,征战巢穴,若是两败俱伤,他便会去占领这个巢穴。可惜,唐僧四人没有被重创,所以他忍着缩着不会在战斗时候出现,不会进行助攻,探明唐僧四人不会住这个洞府后,他直言不讳说洞府属于他。得来一个房子住,他内心开心的不得了,失而复得,开心至极。更开心的事,还在后头。好事成双,他发现唐僧还是过不了河,于是做个顺水人情,这些傻子打赢了也不住府邸,那么利用他们利用到底。至于怎么利用,那就看机会说了,最好在河中央和他们提一些要求,让他们帮帮“忙”。于是,就出现了老乌龟驮着唐三藏,托问“龟寿”的事儿。
唐僧倒是心宽,自己帮人家打回了府邸,府邸主人安排送客渡河理应正常,出家人不劳酬谢,一碗斋饭哪里讨都行。没想到老龟脸皮厚,在渡河时,倒打一耙,反而要求唐僧“渡”还它人情,真可谓是臭不要脸。
这问寿命是真的问寿命吗?显然不是。
唐僧一行,到达佛祖那里,自然是客人,佛祖自然会大施舍,赞助这些帮他传经的人。总归问问唐僧师徒一路有何困难,若此时提出来“老龟帮我渡河”,不就好了吗?
既然它帮忙渡河了,那它有什么难处吗?可以顺手帮一下吗?
唐僧回答:老龟只是一个请求,问一下龟虽寿,但还有多久?
佛祖碍于情面,当然不会直说他的年岁几何,或许要加上个几年,甚至帮他算算正果时间。
重过通天河时,老龟又问这问佛祖提及“寿命”的事,想问问自己在这事中,又能多捞多少好处。何奈唐僧怕谁“忙”忘记了,没敢问这小事。老龟形象全无,兴风作浪,把他们丢进通天河——典型的恶霸作风,收过路费。若不是孙爷爷帮他夺回府邸,它还得在通天河边上草堆里趴着,这一回头老龟见利忘义了。
这故事有点意思,又有点无聊。
直到我突然想起,我养过巴西龟,那玩意吃肉,我怕他咬我……没敢用手喂过它;但我想起我好心帮过某些个人,在他计算他的“龟得利”后,反手烫了我一把。看到这个故事,我似乎才明白,或许老乌龟没能成仙 ,但几经轮回,已经成人历练了。只可惜,我不是唐僧,无法开悟。
这老故事源于生活,又把生活戏剧化,把人戏说成了龟,但看戏人总容易忘记那龟儿就是那人儿。
可惜,西游记么有教人如何应对老龟,或许最好的应对,就如唐僧一般——不应对就是最好的应对,湿身一次,歧路再不相干。这莫不是最好的处事。
《老狗的故事》
曾经,家里有一只老狗。
它的青少年,在我亲戚家度过。或许因为它太爱走亲戚,常来我家附近晃荡,渐渐在我家常驻了。后来我爸换地方住,把它带着。换了新地方,也能适应。不过性情变了不少。
记得那时候我还很年幼,还住在那个老房子,我和妹妹去逗狗。那会儿人吃的不怎么够,狗当然也是缺少食物的。所以狗吃东西时候很凶,护食很厉害。它居然开龇牙,划伤了我们。拿了桌子腿吓唬、训它,可它还是护食。
过了许久,它已经在我家常驻。我们还从亲戚家拿来一只猫。小猫,还没换毛呢。一天,狗儿在吃东西,猫过去蹭两口,狗子气盛一口咬下去,呜呼了。
我自然气得不行,给狗子一棍子,够他知道我的态度。随后把狗拉到小猫前面,问它:这小猫,能吃你几口饭?能影响你饭量?它多大,你多大?训了很久……狗子看着不会动的小猫,眼光闪烁,避开,看似带有后悔和歉意。不懂它懂了没,后来家里又养了一只猫,那猫和它吃东西,好像没有了太多争持,甚至猫冬天,直接睡它肚子上。那猫也爬过人的床,不过被踢下去了,最终喜欢爬狗身上睡。那猫那么重,老头居然就这么让它睡着,直到有一天,猫失踪了……不知所踪……
再后来,有一天,老狗出去逛,一夜没回来,两夜也没回来,再也没回来……
南方的猫狗,要么寿终正寝,要么被毒死的,要么被人抓上饭桌。
农村的道教相关人士,均不吃狗肉……
不知从何时起,我也不吃了,也没再养过猫狗。
《流量浪潮中的老东西》
不知何时起,我开始喜欢看那些海量视频中的一些碎末边角。用自媒体的话,就是小众的东西,大都是爬不上榜的东西,也没什么分量和卖点。比如关注哲学教授讲述2-3000年前的文章,比如看那些老而少粉的老艺人还在继续坚守,比如看那些坚持了很多年也没啥大成就的从业人。
他们不过是一颗螺丝钉,在一个地方,坚持了几十年;终未离开。
而我,不知道心变了多少次,到过多少个站。
最终,还不是在一个地方停留过。
一个不停的漂泊,一个深扎可成就无法问鼎登峰。
比试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比文,各有千秋,各有味道,难寻一二;笔误,以致命为点,技艺未曾展示,或许就已经败走终生了。深明这道理的顶尖高手,或许根本就不会上擂台。
世间多是坚守的劳苦、无聊,少有天天问鼎,没有天天能吐出象牙的诗人,天天凯旋的勇士。
所见均是普通人,略有成就,可总又平淡无奇。
所有神人,最终和普通人一样,合归天地。
《老酒》
酒的开始,是从店里拿来的。
能便宜,就不用贵的。
后来,泡了点酒,发了葡萄酒、糯米甜酒、啤酒。
渐渐的看到了,粮食水果,变成酒的,慢慢变化的过程。
从起酵,
到混沌翻滚,
再到天地两清,
风味始立,
成酒。
经过长短不一的等待,酒才得以成型。十天八天,十个月八个月的,真是不如商店10元结账来得痛快。
成酒之后,可以直接喝,也可以用来浸泡药材、水果、花朵,也可以陈一下。
成酒之后,对时间的感知更加淡了,需要更长。
正如孩提时,觉得一天玩了很多,作业也很多,过了好久,才等来过年。
而成年之后,一个月都过的好快,一天像是一眨眼;太多的事需要坚持、默守、不知终点的等待……
一下子,一个月没了;
一下子,新学期要缴费了;
一下子,一些人离开。
唯一稍微觉得长一点的,或许是岁数的增长。
在这漫长的等待中,没有看到外观有多大变化,但内部却在慢慢改变。
有人说是成熟,因为那些锋芒和不调和的味道,在慢慢融合。
有人说是在老化,而酒和人在变老的途中,不停前行。
所以人们说,等熟了再吃,虽然对一“熟”各有所见。
社会上也是如此,都需要成熟的人,来做事。
各大招聘,都没有要白坯的,都要满足XXX条件。
有些人还有很多梦想,但又没准备好的,那么就多买彩票吧,这个比较适合无基础速成。
老龟、老狗、老酒,
唯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