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片头片尾文案】第六十一集 宋代新儒学
❶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院,虽历经千年,似乎还能听到郎朗的读书声。这些书院起初或为私人自建的讲学场所,或为佛教寺庙、道教宫观。当官方学校衰微之时,书院成为儒学士子寄居读书之地,发挥了教育中心的作用。由于其非官方的性质,往往能养成自由讲学的风气,孕育出新的思想。考察这些书院,发现它们的鼎盛时期大多在两宋时代,那么,这些书院为什么会在宋代空前繁盛起来,书院的繁多和宋代新儒学的产生有什么关系呢。
❷宋代社会经济发展并没有引导出近代化进程,或者说这种变化由于蒙古的入侵被打断了。同样,宋代新儒学的主要着力点也不是颠覆传统,不是为了新制度开辟道路,而是对固有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的重建,并且这一思想成果本身又构成新的传统的一部分。在中国思想史的历史长河中,理学标志着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与隋唐佛学之后的又一个发展阶段。虽然理学获得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在道德理性和内部秩序的重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使传统儒学得以脱胎换骨,但民族精神却失去了汉唐时代恢弘开拓的气象。在宋朝以后,宗法、贞节、孝道等观念大行其道,三纲五常的礼教桎梏益形强固,科举时文占据了士人的精神生活,使他们追求和探索新知的创造力日渐迟钝,民主与科学精神难以产生与传播,这些导致了中国社会长期处于稳定却停滞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