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Renewal-Zone:重构与拓展 | 汇聚城市记忆,狭窄空间演绎的新旧对话

2022-07-26 15:07 作者:REARD锐地星设计  | 我要投稿

THE 3rd REARD URBAN RENEWAL DESIGN AWARD

第三届REARD城市更新设计奖

建筑规划荣誉奖项目

打开www.RENEWAL-ZONE.com了解更多


“在市北区的城芯位置,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开放包容的生活剧场,将基地与周边城市肌理串联在一起,邀请市民在这里散步、交谈、玩耍和互动,并促进对老青岛城市变迁的追忆和思索,创造新与旧的对话。在我们看来,这片重新打造的区域正焕发无与伦比的魅力。”


——DDON笛东事业二部 景观设计主创





在当代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高频的生活节奏和剧增的精神负重问题也随之暴露开来,都市人们经常无暇流连于仅具有基础功能的空间。


城市空间革新呈现出更新范式的相似性,以及在地特征甚至精神活力的缺失,由此,构建城市人文空间环境,激活空间的情绪包容性和深层生命力,既是老城区城市革新的迫切需求,也是景观设计师为之探求的时代命题。  2020年底的青岛拾光映象项目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美好的实践契机。


项目地处青岛市北区核心地段,市北区作为青岛民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革命运动的摇篮,为该项目奠定了厚重而鲜明的文化历史观底色。



本次设计地块占地约 2500 平,掩映在密集的居住区组团之中,南侧毗邻民俗文化商街,定位为未来商业综合体的示范展示区。在现场调研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密集的居住区组团割裂了城市空间,围墙之外的城市公共空间严重不足,而这彷佛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建城市与人之间全新的、深层次连接的机遇。





这些问题对于实现新与旧的“统一”的目标至关重要:如何在狭窄空间中组织景观,营造更多绿化空间?如何在修缮更新老旧基础设施的同时提升城市形象?更新过程中如何保护原有建筑历史记忆与文化特质?老居民与新访客在互动中会建立起怎样的社群关系?这些皆成为本次实践任务着重思考、解决的问题。



在前期的头脑风暴过程中,设计与甲方不断平衡界面的限定与销售的潜在需求,最终确立了设计诉求:打造了一个迎人、温暖且通透的都市景观,以社会基础设施的角色,把参观动线和当地市民生活戏剧性串联在一起,我们形象的将之称为汇聚城市记忆的“城市解忧剧场”


我们试图运用城市记忆、生活剧场——城市景观、时间之线——精神世界等不同性质却又相互依存与关联的元素,重新建构出精神世界与城市生活的同生共存关系。


在空间构建上,设计尊重现有场地标高条件,采用层层递进的流线组织方式,动线端点的玻璃盒子建筑与周边楼宇围合形成尺度适宜的内向性广场空间。



开阔的前场入口,结合中梁字母定制的自行车停放点是献给城市的一份礼物,塑造友好的城市界面。从入口逐步向内,与市政人行路之间,专门设置供销售使用的快速无障碍通道。西侧保留现状的市政行道树法桐,东侧补栽春季娇艳动人的海棠,“丝蕊垂垂,嫣然一笑新妆就,风微透,细熏锦袖”。



东侧区域是一块约 600 平的城市广场,既是整个场所的灵魂,也是“城市解忧剧场“的活力源泉。在尺度上,我们更希望营造宜人舒适的公共空间,让周边的居民更乐于将这里定义为起居室或会客厅,从而聚集自发地进行一些娱乐活动。



穿过广场,来到北侧的景观台阶处,退晕式的分层处理方式将高差消解,并局部打造成休憩座椅,实现功能的并置多元化,而这亦是回瞰广场空间的绝佳位置。



拾级而上来到城市展厅门前,建筑立面的玻璃幕墙,使整个场地更加通透明亮,在阳光明媚亦或夕阳西下之际,映衬着天空、云朵、花草、行人,别有一番韵致。在幕墙附近的地面上,考虑到交相辉映的整体效果,我们采用波纹不锈钢这种具有蒙太奇美感的材料,用以代替传统手法中的镜面水池,而更方便维护的特性也受到业主的喜欢。建筑内休憩的人与外面流动的行人,相互映衬,互为画中。





在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铺中》,人们总在不经意间,与他人的人生紧密相连,这种感觉十分奇妙。然而最令人震撼的是时光的力量。时间缓缓流逝,抚平心中彷徨,让一切善意更加厚重。书中结尾处有这样一段文字:


“地图是一张白纸,这当然很伤脑筋,任何人都会不知所措。可是换个角度来看,正因为是一张白纸,才可以随心所欲地描绘地图。一切全在你自己,一切都是自由的,在你面前是无限的可能。” 



如果中央广场是这样一张“白纸”,那我们用 397 块(总占地 512 平米)阴刻石材在这里“随心所欲”的描绘了一幅老青岛地图。这样的巨幅地图,毫无疑问是这座“解忧剧场”的主角,而阴刻手法象征主角低调的出场,于不经意间给访客一个“惊喜和震撼”。



广场和地图,因此充当了场地与参观者和居住者之间的情感纽带。地图,大抵上是平面时代最能够反映某个时期的城市地理、规划、社会状况的历史物证。对比今日可以在手机上看到的数字地图,细细辨之,不由得让人感慨几十年来的沧桑巨变,尤其是那些满载记忆的学校、街道和其中的陈年往事……


在“解忧城市剧场”,我们需要的不只是一个空间、一块场地,更需要根植于真实记忆深处的“心流”。现实的实景和记忆的虚景这两个情景,借助地图这样一个“月光宝盒”被打破,从有限穿越到无限,空间亦自带时光沉淀的足痕与故事性。


人们沉浸于其中,用身体感知建构着记忆中的老青岛,那一刻时间彷佛流动起来。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无限的遐想,由此进入“心流”的深层次体验。这样的画面,正是让我们饶有兴致所期待和见证的。




△语笑人同坐,闲坐数流萤。


华灯初上,褪去白日里的喧嚣,散溢出柔和自然的光线。“解忧剧场”调频到欢乐海洋,欢乐的孩子们来到这里嬉耍在一起,一旁的家长们在座椅上休憩,闲话二三。在周边散步或者遛狗的市民也把这里作为新的一站,而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



阿格妮丝·赫勒在《日常生活》:


如果个体要再生产出社会,它们就必须再生产出作为个体的自身。我们可以把“日常生活”界定为那些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


当我们作为设计师沉浸在现场时,透过日常生活重复性和枯燥性的表面,其本真状态下生活的充盈和生命的丰满,是那么的迷人,而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光亮和希望。



以自然和本真为底色,通过艺术与自然相融的手法,令不同元素之间形成全新序列组合,不仅有效改善人居环境,更有效提升城市社交活力。



在解忧剧场的夜晚,无处不在的活力和生活气息,恰恰是最治愈的,它缝合周边割裂的城市组团在休闲功能和情感诉求上的缺失。



座椅侧面精心放置的文字,提取本地文化的精华,也是寄托于日常生活之下的传承点滴。





青岛是一个多丘陵的城市,地势西低东高。地块的南北两端地势存在四米以上的天然高差。



设计从中国山水画汲取灵感,古人在登高的路途中,在山丘上出现了亭塔、楼阁、水榭、茅舍、板桥……构成了人们驻足回望的“岑峦”与”重台”。将台阶、座椅、台地种植和印刻城市发展脉络的文字与动线进行巧妙的引导和布置,形成“可行、可望、可学、可游、可憩”的多重体验。



在意识上,向上的阶梯和最高处的玻璃盒子建筑分别喻示着城市不断发展变迁的节拍和昂扬向上的正能量,我们希望通过这种隐喻的表达方式,见证着渐行渐进的时代步伐,重塑文化自信。




鉴于项目所在位于老城区“心脏”地带,本次设计历程突破常规示范区打造美学空间的形式主义思维,而是更具“使用者视角”——这样一个项目,空间在满足使用者愉悦的基本诉求后,一定还存在功能、技术、美学及可以被感知和被传承的精神力量。


我们尝试以一种更接近于城市更新的思路去重构和拓展,让狭窄空间被演绎成为新、旧对话的“城市解忧剧场”。老城历史传承与时代理念在此有机融合,共同谱写出充满活力与艺术气息的新公共空间。


最后,感谢可爱的甲方,中梁青岛直属部门的文总,赵总,晓丹,饺子!


他们在项目定向过程中,让我们更明确和坚定了设计方向的正确性,还提供很多土生土长的老青岛素材,让我们记住了“波螺油子”等,每次与他们的合作都是团队学习和进步的机遇。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中梁-拾光映象‍

项目地点:青岛市北区‍

景观面积:2500㎡

建成时间:2021年5月

景观设计:DDON笛东

景观施工单位:山东绿德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业主团队:刘方强、李晓丹

专业摄影:Chill Shine丘文三映

<所有文字及图片均由项目方提供,如有侵权本号恕不负责,可联系REARD删除侵权内容>


·  END  ·



Renewal-Zone:重构与拓展 | 汇聚城市记忆,狭窄空间演绎的新旧对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