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碧蓝航线装备档案【ALEF---EURN047,ADF-11f无人多用途战斗机】

2020-05-17 18:15 作者:MARK015  | 我要投稿

【主目录:碧蓝航线档案库,装备档案】

【子目录01:试做型装备】

【子目录02:舰载机】

【子目录03:ADF-11f“Raven(渡鸦)”无人多用途战斗机】

【基本信息】

装备名称:ADF-11f“Raven”无人多用途战斗机(ADF-11f“Raven” Unmanned Multirole Fighter)

类型:舰载机

所属阵营:白鹰

研发商:皇家科学院空气动力研究分院;东煌电子科技集团701所;白鹰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北方联合科学部电磁学研究所

生产商:国家船舶工业集团/北方机械制造局

研发日期:2003年1月28日

生产日期:2021年7月23日

 

部分规格:

总长: 25.92米(85.04英尺)

翼展: 【资料暂缺】

高: 5.8 米(19.03英尺)

重量:【资料暂缺】

操作人员:无人

 

部分性能参数:

类型:重型隐身战斗机

航程:3500公里

实用升限:25000米

作战半径:500海里/ 833.4公里

极限速度:【资料暂缺】

引擎: 2×WWX-GD-425发动机

空中加油: 硬管式空中加油系统

可选武器(全部):TLS(Tactical Laser System,改进型战术激光系统);EML(Electromagnetic Launcher,机载电磁炮吊舱);UAV(Unmanned Aero Vehicle,无人飞行器);4AAM(Quadruple Air to Air Missile,四连发空对空导弹【均为AIM-120E型空空导弹】);LASM(Long-range Anti-Ship Missile,长距离空对舰导弹【均为AGM-119Ⅳ型空舰导弹】);IEWS(Intergrated Electronic Warfare System,综合性电子战系统);AIM-9X“响尾蛇”红外制导短程空对空导弹(单枚);AIM-120E“监狱”主动雷达制导视距外空对空导弹(单枚);AGM-88F“哈姆”高速反辐射空对地导弹(单枚);AGM-65“小牛”(又称“幼畜”)空对地导弹(单枚);AGM-119Ⅳ“企鹅”空对舰导弹;PLSL模块(Pulse Laser,脉冲激光模块)

 


【装备数据】

适用舰种:任意

特性:空战,轰炸。

伤害:68/轮(初始);148/轮(强满)

航空:100

标准射速:9.64s/轮(初始);7.43 s/轮(强满)

射程:120

射角:60

散布范围:无

弹药:通常

搭载:机炮或PLSL、空空导弹、空地导弹或反舰导弹、机载电磁炮或机载激光炮等

回避上限:32

携带机炮:PLSL模块

携带导弹:空空导弹(标准配置);反辐射导弹或普通空地导弹(两者二选一);4AAM或LASM(两者二选一)

携带特殊武器:IEWS、TLS(标准配置);UAV或EML(两者二选一)

 


装备描述:

同以传统思想设计的ADF-01不一样的是,ADF-11f的研究可谓历经波折,这一点从该机的编号上就可以略见一斑。

面对塞壬战机的凌厉攻势,人类性能落后的战机无法再使用过去对付同类的“排队枪毙”等方法来和塞壬较量。而即使是最先进的ADF计划战机,在不依靠战术的情况下面对塞壬战机时的战损比仍然高达4:1,也就是说,四架ADF战机才能换掉一架塞壬的战机。更不要说比ADF计划落后一代乃至两代的战机了。

所以在很多时候,在战场上都会出现这样的滑稽状况:寥寥几架塞壬战机在上百架人类战机所组成的机群中上下翻飞,如入无人之境,将它们全数击落。

但是如果要算上战术,那就大不一样了。

碧蓝航线科学院的中央计算机通过模拟得出的结果是:如果让一位训练有素的飞行员驾驶ADF战机,那么一架人类战机就能够换掉2到3架塞壬战机。如果换成王牌飞行员,这个数值还要增加。

而同样的,一位精锐飞行员能做到的,一个搭载了精锐飞行员的全部飞行数据,并和中央计算机持续保持连接但同时又保有自身的自主性的飞行控制AI没有理由做不到。

而且飞行员也有自身条件的限制,比如不能像无人机那样可以不用在意过载,限于人类身体的局限,许多无人机能做的高G机动都无法完成。

所以,我们需要培养一种只属于无人机的飞行AI,一种能够将人类的战术思想和无人机的机动优势结合在一起的超级AI。

这就是ADF-11f战机的基本设计理念了。

第七代战斗机的概念由于是第一次提出,因此对于“什么样的战机才能被称为第七代战机”的问题,有不少的争论。而这些争论又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派别。

一是沿革传统,在过去战斗机的基础上利用先进技术进行升级改造;另一种是大胆创新,强调战机的生存性能,以便于收集到与塞壬战机战斗的飞行数据,进而利用这些数据开发出更强的AI程序。而这两种不同的思想,造就了两种不同的战机:ADF-01和ADF-11f。

ADF-11f的设计理念即为“究极的生存能力”,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该机型被设计成可以脱离的两个部分,原本属于ADF-01的机首部分被重新设计,成为一款全新的UAV,这就是ADF-11/ADFX-10,若机体受到重大损伤时,位于机鼻的无人机单元可从机翼单元分离,边条翼部分展开成为主翼,成为一架可单独飞行的小型战斗机。该机可以利用展开的前翼和PLSL迅速脱离战区,并凭借装备的【机密条例,仅A级及以上权限持有者可以查询】脉冲震爆发动机返回前线基地。此举意在保存战斗中储存的AI战斗数据。


位于机首部分的新型无人机ADF-11/ADFX-10,请注意机翼的展开方式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用卫星数据链或者战区数据链进行实时数据传输?

原因很简单,首先,该机是按照自主型无人机定型的,这就代表即使不能与舰船的心智核心或者后方的中央计算机连接,它必须照样自主完成任务。其二,虽然到目前为止,塞壬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反卫星手段,但这并不代表它们不会打网络战,为了避免塞壬可能入侵卫星的风险,加上AI的战斗数据过于宝贵,必须要确保其完整性和安全性,一旦作为中继站的卫星被塞壬入侵,不仅会导致宝贵的数据丢失,还可能让塞壬利用这些数据发展出反制的方法,如果塞壬的战机也学会了战术,那对于人类来说绝对是巨大的打击。

综上所述,在种种比ADF-01更为严苛的要求下,该机的研究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在多个方案因为不符合要求而被腰斩过后,终于,编号为11的方案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一致认同。这就是ADF-11f的最终决定方案。

除了与ADF-01同样搭载了机载AIZ.O.E外,该机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第二个单元:可以更换的RAW底座(即机翼单元)。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NASA和皇家科学院开发出了不同的RAW底座以适应不同需求,方便各种模块进行更换。


战术摄像头拍摄的,位于ADF-11f机首的TLS正在发射激光,注意下方RAW-F底座的大型无垂尾三角翼和两具WWX-GD-425发动机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计划,截止目前为止,具备实战性能的RAW底座还暂时只有RAW-F型一种,其他的底座仍然在风洞实验室中或陆上基地中进行各种各样的技术测试。所以这里仅介绍F型一种底座。

虽然RAW-F的设计部分地参考自ADF-01,比如起飞后在机腹位置放下的大型导流板,安装于内置弹仓的AIM-9X“响尾蛇”空空格斗导弹挂架,以及相同的两具引擎;但要说起不同之处,那也可以说,它和原ADF-01的区别之大几乎看不出来是同一架飞机。ADF-11f一改ADF-01的内倾垂尾+前掠翼的设计,非常大胆地使用了大型无垂尾三角翼构型,同时也保留了翼下挂架的设计,可在机翼下方挂载导弹。

此外,得益于在研究期间进步的技术,原本用于ADF-01的TLS得到了进一步的小型化,并被安装在机首。进一步小型化的TLS省去了之前隼鹰变形所造成的材料/结构问题,因为根本不需要变形了。

但相对的,由于在电磁发射技术方面仍然没有新的进步,因此,该机的机载电磁炮系统仍未能实现小型化,它只能以可分离吊舱的形式挂载在翼下挂架上。

基于开发上一代自主型无人机MQ-99和MQ-101的经验,皇家科学院和NASA共同推出了可以安装在翼下挂架的小型UAV,这种小型无人机搭载的唯一武器是PLSL脉冲激光炮,它们可以从机体上放出,接近目标,并自主与目标展开缠斗,直到自己或对方坠毁为止,在燃料或能量耗尽时还可以自行返回机体进行补给。


ADF-11f的部分特殊武器一览,可以看到最远处的小型化TLS,中央的还处于试验阶段的QAAM高机动型空对空格斗弹,以及据镜头最近的装备PLSL的小型无人机
战术摄像头拍摄的,搭载小型无人机执行试飞任务的ADF-11f


此外,据可透露的内部情报称还有一种新型的“高机动型空对空格斗导弹”正在开发当中,将来将会配属给ADF-11f作为其特殊武器而存在。据消息,该型格斗弹能承受大过载,搭载了相较于普通格斗弹威力更加巨大的新型战斗部,以及具有超强跟踪能力的复合式引导头。该型格斗弹入役后将会给塞壬战机造成巨大的威胁。

由于位于机首部分的无人机设计,导致该机尽管在保证原有性能的情况下使用了多项减重措施,包括使用轻质材料,采取中空结构等一系列方法,该机的重量仍然居高不下。据可以透露的内部资料称,该机并未采用应用于ADF-01舰载型的“分布式发动机引气辅助动力偏转喷管阵列(Distributed Engine Air-assisted Power Deflector Nozzle Array,DEAPDNA)”以及“智能推力平衡系统(Intelligent Thrust Balancing System,ITBS)”。这就代表,该机废弃了垂直起降的动力方案,转而采用了传统的弹射起飞方式。这虽然会带来诸多不便,不过对于它将要带回的宝贵数据来说,这点代价又算得了什么呢?

值得注意的是,该机型目前仍处于试验状态,而试验型号除了代表不会配发给碧蓝航线所属的大部分港区之外,还代表着可能出现的大大小小各种机械故障或系统bug,为了人类对抗塞壬的伟大事业,我们希望各位申请试用该型装备的指挥官能积极地反馈试验数据,以便于我们对这些装备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优化。你们的功绩将被后世永远铭记!

是否加入用户体验改进计划

是                       否

感谢@EnterpriseH和@SUZUYAMA-RYO提供的宝贵意见,文章不合理的部分已经修改,并且提出的意见将作为ADF-11f的后续改进型装备陆续登场。

如果有发现文章有科学错误可以向我反映的,只要你能将科学原理讲清楚我一定会修改的。

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

碧蓝航线装备档案【ALEF---EURN047,ADF-11f无人多用途战斗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