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中篇3—1—异常时空的交叠
突然间,像做了噩梦一般,一个面目清秀的女孩突然从床上坐了起来,她喘着粗气,好像不太明白自己现在的处境。她环视了一圈,然后放声大笑。
他记得自己刚刚在柏林地下室自杀了,他可以清楚地回忆起自己在地堡里向希姆莱发布的命令,也可以回想起他扣下扳机前的回忆——没错,他好像复活了。
“哦,我的天呐,难道他们的实验真的成功了!外面好像十分安静,有汽车的声音,说不定,我已经来到了战争开始前!”他兴奋地想道。
他努力地从床上爬起来——这副躯体好像突然变得虚弱了,说不定是时间实验的后遗症,他用这个理由安慰了一下自己,毕竟仅仅是身体弱了一些,并不影响他重建第三帝国的宏伟计划。
“嗯…!”他伸了个懒腰,突然间,他听到了一个女孩的娇息声:“怎么回事?”他突然意识到了一些关键而又奇怪的事情,他的头发甚至飘到了他的身前,猛地站起一看,身上某样隆起的事物甚至使他看不到自己的脚尖——“不好!这副身体有问题!”
他急忙地望向四周,找到了那套熟悉的衣物,是他做元首时最常穿的那一套服装,急急地穿好衣服,随便找了一只拖鞋,便跑到了卫生间的镜子前。
这和他想象的有些不一样,镜子里完全是另一个人。
有着略高于腰的纯黑色长发,长着一张蓝眼欧洲少女的面孔,带着特殊的年轻美感。现有的身高和体重倒是非常适应,尽管一米八的身高与这副略显幼小的面庞不相搭配,但对于现在的他来说,任何与之前相近的事物都是他的依靠——其他的都只能慢慢适应。
但不知为何,总感觉现在这副身体,有一种“他”原本的气质,第一眼看上去,它就像是原来那副身体的女性翻版一样,还带着一股“克里斯马”式魅力。
既然已经这样了,他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处境,实验事故也好,意外穿越也罢,怎样活下去才是他应该考虑的——“她”的口袋里只有几马克了。
回头看向她放衣服的床头柜,柜上有一本用黑色防水层包着的小本子,拿过来一看,上面是两行用德文和英文书写的字:《面试通过证书》,底下还有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校名:维也纳美术学院,还附了一份配图,她端详了一下,是她自己的手笔——应该说是过去的“他”的手笔才对。
“面试通过了,下一步是……”
翻开第一面,掉下来一张卡片,上面有一串号码,还有一张现在的她的照片:好像是考试用具,卡片的后面写着一行小字:凭本证参加笔试,有效期至一九七零年九月一日晚六时,柏林标准时。
这副身体的肌肉记忆让她抬起左手看了看表,现在的时间已经差不多了,今天是八月三十一日,她不如今天就把笔试给考完,明天去熟悉一下情况。不过,如果这副躯体真的有原主人,这么显著的外形和习惯变化恐怕会让她的熟人们发觉。习惯一时半会儿是无法改变的,不如先从外貌上改起。
她收集了一下周边所有看起来像饰品的东西,然后按下了呼叫铃,这种还算高级的酒店,应该是有对应人员服务的。呼叫马上就被接通了,前台立刻指派了一个女服务员过去,不久就到了房间。
“您好,小姐,有什么要我帮忙的吗?”
这是个声音很甜的女服务生,她穿着一身传统英式长女仆服,站在门口。见眼前的小姐正弄着头发,她主动地询问道:“是扎不好头发吗?”
虽然平时习惯了命令式语气,但这个曾经的第三帝国元首还是明白如何交流的,她先是点了点头,然后掏出自己的证件:“就按这个照片上的来吧。”
照片是半身照,由于她的头发并不是真的很长,因此她的发型也被保存在了照片里,这无非就是双马尾式的发型,可对于这个曾经是男人的人来说,哪怕是再简单的发型,也需要好好练习才能扎好。
服务生看了看她的证件:“哦!你是今天去维也纳美术学院考试的考生吧!”
“嗯……嗯。”迟疑了一下,她暂时不能完全适应这样的设定,她不知道卡片上的数字究竟代表着什么。服务生立刻动手帮她扎起头发,不一会儿便完成了。
“您觉得如何?”服务生让她站了起来,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样子:不错,还蛮好看的。
“您接下来是要办理退房手续吗?”
“……我猜,是的。”
服务生觉得她应该是个非常腼腆的女孩子,可能不太擅长与他人交流——这个感觉显然是错的,因为她已经把那个“他”的演讲天赋也带过来了。
服务生帮她把箱子提了出来,箱子很轻,里面只有两身换洗用衣物,其他的就是牙刷、牙膏和两只杯子。
“那,祝您考试顺利。”
“嗯嗯。”她总感觉自己有一些事情忘问了,但说不清究竟是什么事,于是拎着箱子下了楼,条件反射地把钥匙和房卡双手递给前台——“她”还挺有礼貌的。
一出门,她就被外界的样子给震惊了。这座奥地利的首都看起来非常地高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都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马路上还有无数的汽车在有序地等待信号灯,她对这些近乎“未来科技”的“箱形”小轿车几乎一无所知,唯一让“他”感到熟悉的是车前标着的生产商标志,即大众车的“大众”标志。
“难道说,我废弃的'人民汽车'计划被哪个手下人在暗中实施了?”“他”的心里充满疑问。路上除了“他”所熟知的那几种车标,还有很多不认识的种类,但这与她貌似没什么关系,她只想去考试。
走到校门口,门卫本想让她出示证件——毕竟她穿着一身与现在天气不配套的大衣和短靴。现在正是百年难遇的寒冬季节,她自己也冻得发抖。
“嘿,这位小姐,你……”
她习惯性的以为自己还是“他”,并不觉得门卫正在对她说话,于是直接走了过去。
门卫可不敢疏忽,赶紧追了上去,扯住了她衣服外的那层假皮带:“喂,听见我说话了吗?”
“他”可受不了这气,回头瞪了门卫一眼,把门卫吓得连连后退,就像见到了那位元首的真人。她把自己被扯歪的大衣摆正了一下,回头问门卫:“怎么了,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可能是还不太适应她现在的身份,她大抵是忘了自己目前的处境了,用元首的语气说着;再搭配上她那酷似元首的克里斯玛式气质,她把门卫给唬住了。
“呃,小姐您好,请给我检查下您的准考证。”
他的语气莫名谦恭了起来。他总觉得这人实在是太像初代元首了,甚至很可能就是他的私生女,而在这个国度里,初代元首受到的尊重比任何一代都多。
“哦,准考证啊。”突然回想起自己的身份,她的语气又渐渐轻快了:“是这张,给你,请检查吧。”门卫拿着准考证对了一下,发现确实是她,便不再管她的其他事情了,恭恭敬敬地回了岗位。
“呼……”
走进这个又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她感慨良多。
“他”曾来这里考过一次,但是落榜了。无论他究竟有没有考上,他都来过这所学校,所以说熟悉。
可现在一看,学生和教师的服装都不同了,校园内部的建筑也重新设计过了,旗杆上还挂着一面德意志帝国的国旗——这就是“他”觉得陌生的地方了。
“嘿,你是参加考试的人员吗?”一个男考官从她的左手边走向她:“如果是的话,请跟我走。”
“哦?你是哪位?”她一定要先问清楚,“他”没办法从她这副高却无力的身体里获得安全感。
“我是这次考试的一名考官,这次考试将一直持续一个星期,所以每个学生都是单独面试的,所以请跟我来考场考试,这是我的证件。”这位男考官对她的态度非常好,她看了一眼自己的准考证:美术类,建筑外观系,恰好就是他监考证上包括的。
“走吧走吧。”她甩了甩手,示意他走前面。
来到了一栋较老的教学楼里,进了一个有轻微颜料味的教室,她在画架前坐下,等待考官抽取考题。她没想到这次报考的是建筑画,这可是“他”的特长之一。
“好了,你看看这个,这是位于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一处景点,圣埃尔默城堡,现在,添加一些你自己的感情与想象,把这幅画重画一遍。”
男考官给了她好几张大尺寸照片,她仔仔细细地欣赏了一下这些照片——这是一座古代军事要塞,贝尼托执政时期曾带“他”去参观过一次。“他”好歹也是打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人,还经历了整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说“他”是参与者也没错。对这种宏伟的军事要塞,“他”自然有很多感情要抒发。
尽管这种种都合了“他”的心意,但他依然下不了笔。
“该死,这只手完全没有画建筑画的手感!”她在心里咒骂了一句,这只手好像完全不听使唤。但就算是遇到了这样的事,绘画技术毕竟还是在的。用了足足两个小时,把考官等的不耐烦了,她才交上作品。
考官有些烦躁:毕竟画手的笔试速度和他的本月收入直接相关,在每个考生都能画完的情况下,一个考生就相当于五十马克,够吃十五次普通的午餐了。其他考生都是平均半小时一幅,而她用了两个小时,如果不是精品画的话,她就可以直接被刷掉了。
“来,给我看一下吧。”
她知道自己的用时确实长了,她的手不熟练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原因,她想表达的太多则是另一方面。
接过画作一看,这幅画令考官的眼睛一亮——虽然可以明显地看出她不甚熟练,但她真真实实地画出了一座饱经战乱的古堡,还让它增加了几分对抗强敌而绝不后退的精神气;在火红的朝阳下,它更是有了一种宁死不屈,为了心中正义而战的震撼感。虽然与这座古堡的实景已有了些差别,画作中有着各种各样人工添加的细节,但精确作画并不在这次考试的评分判定范围以内,因此这点问题不必深究。
“可以了,如果你在路上遇到了下一个和你相同门类的考生,可以让他到我这里来,我是3707教室。”
“好的。”她走出教室,顺便关好了门。
她想起自己现在已无钱可用了,顺手从大二年级的校友处拿了一张学校海报和简介手册,找到一个没什么人的角落,就地翻看起来。手册上介绍了维也纳美术学院的教学现状和最新公告,上面提到了一件她很感兴趣的事——为参考学生提供免费的早午餐,还附带早甜点和下午茶,看着手册上实拍的配图,这具身体不受控制地咽了几口口水,她可能真的有一段时间没好好吃饭了。住处的问题倒是更好解决,听说这附近的大学社团在招新,她不如去那里碰碰运气。
她对着手册上的学校路线图比划了一小会儿,在确定了某些校内设施的位置之后才出发前往社团部。但在路上,她被一个其他的事物吸引了脚步,那就是供应着大量书籍的校图书室。
校图书室与校图书馆的区别很大,图书室是一个只能看书而不能带走的场所,图书馆则是一个只能借出而不能就地翻阅的地方——感觉更像书店。“这个女孩子一定很喜欢看书吧。”“他”默默地想道,在经过图书室的时候,“他”感觉自己正在受到“吸引”。
她最终还是遵照了这具身体的意思,径直走进了这座欧洲闻名的大图书区。现在的图书馆里满是前来应考的新学生,在这人挤人的地方,胸前有着两座傲人山峰的她自开始便占了下风。 这傲人的上围对现在的她来说一点用都没有,反倒妨碍了她的行动。
她左挤右挤,终于挤出了人群,来到了一块没什么人的清静区域。标牌上写着“历史文献区域”,也难怪很少有人来这里了,他们都是为了打发时间的,没事看历史书干什么?——“他”可不这么想。
她拿了一本《近代世界大战战史》,是几个希腊历史专家一起编写的。她先是翻了翻前面的历史,发现和自己所记得的几乎一致,便直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开始看,他正好缺这部分知识。
“比利时,卢森堡,波兰……嗯,到这里为止,和我的记忆相差不大,法国……也没出什么问题。”她一边翻动手里的书,一边边念着些什么。
“水面舰艇繁荣发展,狼群扑杀一举消灭三分之一的皇家海军,里滨特洛甫条约签订——真有你的,里宾特洛甫。美洲银衫军内战和德国-莫斯科轴心,袭击苏联——看来,这个世界的战局比我那里的好多了。”
只是粗略地通读了一遍,就花了十多分钟,她自言自语的声音虽然很小,但她异常激动的行为还是引来了不少人的关注——或许是个史学爱好者吧。
“嘿!这位小姐?”突然,有人用手肘戳了她一下。
“怎么了?”她默默地把书放了回去。
“有兴趣来我们史学社吗?”
问话的人比她矮了十多厘米,这也正常,毕竟她这副身体也有着一米八的身高。那是个看起来就很年轻活泼的女生,她身后还跟着两个男生,很明显,那两人都是她拉来的小弟,特意来这里请人入社的。
“在他人想不到的地方收集更可靠的成员,这孩子真有笼络组织的天赋。”她心里想。
“我叫伊扎诺娃-莫里齐,也可以发音莫里崎,但前者才是我的正确名字,你叫什么?”
完了,她叫什么来着?她自己都不记得了,前后有好几次可以让她问明姓名的机会,她却在每一个机会处都忘了这事,现在机会又来了,她可不会再粗心了。
“嗯……让我看看。”她翻找着自己的口袋,想找出一些带有名字的证件,不久便找到了。她做出了一副不易拼写的样子,因此没让周围人感到奇怪。
“克拉拉,克拉拉-施克尔格鲁勃。”
“他”发觉这个女孩的姓氏和“他”父亲一模一样,而名字则是“他”母亲的名字——应该是巧合吧。
“所以啊,克拉拉小姐,有兴趣和我们一起讨论吗?”
她调皮地眨了眨眼。
克拉拉没什么好说的,只是取了一份名单,将上面标记的信息填了一遍:还好,没有陌生信息了。
“那,走吧,我带你去学校里逛逛。”伊扎诺娃满意地收起了信息表,准备带她出去走走。
无论这个世界到底如何,“他”现在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不管它到底是实验事故还是意外事件,一场新的人生正等待着“他”与她去体验,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他”只能与她共同生活,必须要努力地在这个世界活下去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