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采购方法论
作为一个门窗行业从业者,经常找一些门窗类视频来看一看。总体感觉,很多人踩了坑,更多人,踩了坑而不自知。与其在评论区一个个回复,还不如自己写个文章,把道理讲清楚,愿意思考的能启发大家思考,想知道结论的能直接拿过来用(红色字体部分)。
第一步,确认当地门窗的基本性能需求。
方法:以最重要的隔热保温性能举例,搜索自己所在省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找到门窗K值要求。(窗墙比、遮阳系数等等可以了解、参考,本文面向家装,不做重点讨论)。
以四川举例,目前执行的65%节能标准,





原理:各地气候不同,因此对建筑整体的节能要求不同,门窗相应的性能要求有变化。
另外,随着节能减排政策的落地,建筑节能要求越来越高。举例:北京最新执行的是80%节能标准,K值要求达到了1.1,节能要求已经是全球最高的地方标准之一。河北目前执行的是75%节能标准,根据窗墙比不同,K值要求在1.3至2.0之间。不得不说,建筑节能要求和经济条件也有很大关系。
第二步,根据个人需求调整门窗性能。
1,遮阳性能。日照强烈地区如海南,需提高玻璃遮阳系数,选用中、低透LOW-E玻璃,严寒地区如黑龙江,对遮阳要求不高,选用高透LOW-E玻璃。
2,隔音性能能。房子临街,可以考虑夹胶玻璃。铝包木窗、塑钢窗在隔音性能上确实优于铝窗,但铝包木窗普遍价格较高,好的塑钢窗成本也不低(夹胶玻璃普遍较重,劣质塑钢窗耐用性较差,如变形出现缝隙,隔音性能会大幅下降),与铝窗相比,高出的成本完全可以再加一层甚至几层夹胶玻璃,性能又会反超。按市场价计算,靠谱点的铝系统窗1500,铝包木、塑钢窗2000,升级一层夹胶150。目前市面上常规做法,双玻、内开窗隔音在25分贝左右,外开窗隔音在20分贝左右。以主打静音为主的系统窗通过在隔热条腔体内、玻璃下侧塞吸音材料如PE棉、发泡胶条,提高玻璃配置如使用三玻两腔中空玻璃、夹胶玻璃、玻璃充氩气、使用隐形合页等方式提高隔音性能。开启方式主要为内开。

3,气密、水密性能。大风大雨较多的地区如沿海城市,需要较高的水密、气密性能,尽量不要选择推拉窗。台风来时门窗漏水,未必是门窗质量差,而是在设计时推拉窗的气密、水密性就比较差。一般来说,内开窗、外开窗、推拉窗气密性依次降低。外开窗、内开窗、推拉窗水密性依次降低。


4,抗风压性能,主要和型材壁厚、结构强度相关。大窗型需要注意是否采用了加强中梃。

5,根据装修设计调整门窗性能。
如阳台通铺,阳台门拆掉,阳台窗需要格外注意隔热保温性能。外围护门窗和制冷、取暖费用息息相关。极致的被动房理论上不需要制冷、取暖,普通家庭一年的取暖、制冷费用大几千,过万也很正常。同样大的室内面积,有些房间开空调“一晚只需一度电”,有些房间三四度都打不住,大部分热量是通过门窗消耗掉的。
如阳台不通铺,或者阳台门不拆掉,阳台窗简单封一下就好,如有条件可适当提高阳台窗性能。
第三步,根据性能等级确认型材(尤其是隔热条宽度)、玻璃配置。
以上各省K值汇总截图中有推荐系列,在此补充下某全国一线地产公司集团内部要求,可做参考。

第四步,根据型材、玻璃配置选定门窗系列及品牌。
方法:1,要求门窗厂家出具所需系列的铝材、中空玻璃(注意不是原片)的检验报告及合格证,以及该系列的整窗五性检验报告,检验报告需盖鲜章并指明使用单位或项目。如不能提供该品牌可以PASS.如达成交易,将型材、中空玻璃、五金、安装所用发泡剂及密封胶品牌及型号写入合同内。
另外:很多门窗厂家、经销商自行穿条,因此铝材厂家最多提供粉末喷涂铝材检验报告,不能提供隔热铝材检验报告,此处需格外注意隔热条品牌、质量及穿条工艺问题。建议选择使用大牌铝材厂家提供的成品隔热铝材的门窗品牌。






原理:1,大家非常关心门窗铝材质量问题,提出比如原生铝、再生铝的概念,甚至把使用原生铝写入合同中。其实商家根本没法证明自己使用的是原生铝,客户也没法证明商家使用的是再生铝,自欺欺人,愿打愿挨。关键,还是铝材的质量是否合格,所以要求出具检验报告,而且指明这个门窗厂家为使用方,这样才能有效保障铝材合格。关于铝材的问题我写过一篇文章,写的更详细,如感兴趣请移步。
2,玻璃同理,商家都在讲使用台玻、信义、南玻等大厂原片,而这些大厂都能做中空玻璃的,为啥不直接用他们的成品中空玻璃?因为质量要求高,成本高,价格贵,所以不用。反而去宣传什么铝条一体折弯工艺,说密封好。一体折弯和密封性能没有半毛钱关系,象泰诺风TGI暖边条反而只能是插脚工艺。还有夹胶工艺的干夹、湿夹,分子筛质量问题、原片厚度问题,是否充氩气以及氩气含量问题,双银LOW-E、单银LOW-E、超白玻等等。消费者不可能那么清楚,因此,要求出具玻璃的检验报告、合格证最靠谱。
3,五金、胶、发泡剂检验相对简单。写入合同内,安装前检查型号是否与合同相符即可。
第五步:确认窗型设计图,明确加价项目、确认报价明细单,签订合同。
门窗设计方案着重排查1,门窗是否与其他物品冲突,如柜体、窗帘盒、水龙头等。2,执手高度是否合适。3,与物业确认外侧型材颜色、窗型结构是否允许使用,避免不符合小区封窗要求导致门窗不能安装。4,与商家确认窗框、玻璃上楼最大尺寸,以及上楼方式、上楼费用。如有必要及时修改门窗设计方案。

确认报价明细单主要有以下细节:
1,旧门窗、栏杆的拆除由谁负责、费用怎么算、旧门窗的归属权和处理方案。2,价格内是否包含运输费、安装费。3,是否包含吊装费用、吊装费用收取方式。4,纱窗、转角料、加强中梃、披水板、窗台料、附框等等是否加价,如何加价。5,是否用到加厚玻璃,加厚如何收费。6,支付定金比例。7,如需修整门窗洞口,所需找平费用、防水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如何处理。

至此,合同签订,采购结束,等待安装。
本文没有写过多细节,比如玻璃原片厚度、铝材壁厚之类,可以参照我其他文章。
安装依然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挖个坑先。
如有疑问可与我联系,一对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