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书丘

2022-03-06 14:23 作者:莫绍秋_Tianhe9  | 我要投稿


一、

市政府公园东南角有一座三层的建筑,其中第二层是图书馆。该馆统共有七个书架,每个书架有四层,墙边靠窗处摆满了桌椅。这里在周末是几个学生默默奋斗的场所,我在半年多以前曾是其中一员。

从门外向里看,正对着的是一台只有我胸脯高的机器。借书的流程为拿书,在机器上读卡、扫书,拿走。一次两本。我以前在那借了书,机器会道一声:“谢谢使用!”书捧在手里,手沉甸甸地有了依傍。我把书带到家里,不觉也把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带到家里。两本书,一个月没还,我心里就不安分,哪怕看不懂,胡乱翻翻,翻到头就算看完,最后把两位送走。

后来机器坏了。它坏了之后,我对这间图书馆的记忆几乎为零。我得知它坏的时候,正是我需要借书的时候。女管理员让我把卡存到她那,我就能把书借走了。我借的是什么、讲的是什么、借了多久、何时还的,我都不记得了。惟独剩下的,只是我此后走进、看见、甚至想到该馆,心里就莫名有一个提示音:你的卡还存在那!

我为什么不去要回来呢?其实我也想知道为什么。我每当受到良心的责怪——你这个学期怎么不去图书馆借书了呢?——都会以这个莫名其妙的证据作为支持自己的理由:我的卡还存在那。至于我为什么不要,要么就是不愿意和管理员交流,要么就是懒得去费这个功夫,要么就是......

我原本打心底里就是不爱读书的。

二、

想到这里,我失望极了。铁证如山,过去的那个半年,我对书是最冷漠的。我喜欢这个,喜欢那个,喜欢世界上的一切,只是对桌角的书置若罔闻。我已无法记起读书的愉悦是怎样一种心情,这种感情好像南柯一梦,只是一个美好的传说,只存在于过去,不存在于现在。我只是热衷于搞那些无关痛痒的创作,并多次高举着我的作品,将一座矮的可怜的书山——其实只算书丘,踩在脚下,厚着脸皮,高声大喝:还有谁?!!

那阵子,我上厕所不带书,带电脑;下课不看书,只聊天;作业写完不看书,——除了看书以外啥事都干得出来。

主要还是和电脑关系比较好。电脑也不是毫无“书”的成分的,我总是能在各种网站以各种形式偶遇各种书籍。我对这些书都非常感兴趣,仿佛找回一些快乐的碎片,一时间居然觉得自己要悔过自新了。这样时间长了,想看的书有好多好多。但我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没有列书单。是故曾计划看的、看了个开头的、甚至看了一半搁下不再看了的,都在时间推移中被淡忘了。

我的三分钟热度,最多是在那三分钟里给我一种好的情感罢,三分钟之后,便和从没想过没有两样。所以我总是怅然若失,感觉忘记了什么重要的事,却不能悉数想起。我老是看书看了一半,忽然了解到另一本书,中途改道,放下这个去看那个,到头来没能完整地看完一本书,遂忍无可忍,干脆想出一条“自我解脱”的理由:

书是看不完的,你不要想到什么就看什么,欲望永远无法被满足!

三、

期末成绩的失败,使我立志重振旗鼓,剑指状元之位。在思考和制定学习计划时,我又想起那间图书馆。我曾在那里奋斗过,今后还是要在那里奋斗的。

仔细回想机器坏掉之前,我从未对一本书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现在的我真是奇迹般退步了,不如从前了。我居然觉得“书看不完”这条理由非常有道理,实际上是我懒,我性急,我急功近利罢了。书是看不完的,但人们看书的目的又不是把世上的书看完。我为什么要给自己这么一条奇怪的放弃读书的理由呢?我既然很聪明,怎么就没想到列一条书单记录下我曾感兴趣过的书呢?我现在有许多问题质问自己。我认识的许多远远近近的朋友,一个学期那么多兴趣班,仍然能读十几二十本书。事实摆在这,我并不想多辩解什么,我只能说,我犯错了,我退步了。

伴随着一系列的忏悔,我们该去一个综合实践基地参加特训营了。五天特训营课程严丝合缝,唯有午休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当时寝室里只有一个人带书,而且他自己不看。我不想和那帮人做哪些无聊的游戏,自己一个人也没什么可做,只好找那人借书。

他带的是《平凡的世界》,我小时候看过,看不大懂。这次借来看,有无数新的感悟,不由惊叹路遥笔法之巧妙。由于时间紧,我看得异常专注,不觉一天能看好几章。虽然我最后肯定是看不完的,但我庆幸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干了一件正确的事。我忽然记起,班主任在课上曾无意说过袁枚的一句话:书非借不能读也。那时我家里全是买的书。我丢掉的原来不是热情,而是那份责任感和使命感。

周末早晨起来,和我爸去体育场打了一两个小时乒乓球,约九点许,便去那个图书馆。我此行的唯一任务就是把卡弄回来。见到管理员,已从女的变成男的了。到前台说明情况,管理员就开始翻箱倒柜找卡,没能找到,已经遗失。管理员又是各种询问,问卡号是多少,什么时候存的。卡号我是真忘了,但当我说卡是半年多以前存的,他和我都很吃惊。管理员又去打电话。我便去瞎转悠打发时间,等卡的问题解决掉。我从第一个书架逛到第七个书架,又转回来,把书取下来又塞回去,塞回去又取下来。来来回回循环往复,逛了几十分钟。太久没看书了,真的不知道该拿什么了。我努力地回忆我此前打算看过什么,却一点也想不起来了。于是一拍大腿:反正是打发时间,看啥不比乱转强。于是拿了一本贾平凹《商州》,坐到窗边,晒着太阳读起来。我是不对它抱什么希望的,他只是我随便拿来打发时间的。我从第一章翻到第二章,从第二章翻到第三章,当我看到第三章的时候,你猜怎么?没错,我去看第四章了。恍惚间,世界上只剩下字。浪潮澎湃的心安静了,急促的呼吸减缓了。颤抖的手、涣散的眼,都不再躁动不安了。我忘了自己正晒着太阳,也忘了卡什么时候能到手,只是眼珠无意识地在字里行间滚动,手无意识地翻页。当时我已经来不及思考我以后要读什么书、读多少书以及读书有什么意义,思考这些都没有用。我只想往下看。关于书的一切,我都不想考虑,看书本身已经让我满意了。看着看着,我不禁萌生出一个想法:我要不把它借走吧?

这段时光难得地宁静详和。柜台那边折腾了什么我不知道,总之过了好久,我爸把一张卡给我,说,之前那张卡坏了,扔了,管理员费尽周折又重办了一张,你可以拿它去借书了。借书,正合我意。我左手拿卡,右手拿书,对着机器一顿操作。

“谢谢使用!”


书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