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七峰山考察

2023-06-07 23:14 作者:WATNG1005  | 我要投稿

2023.6.6我们小组共

七人

于7:30集合从大冶一中出发。约40分钟,我们到达七峰学校。

学校旁边有许多石头碎屑,大小不一,形状大都细长。其质地较硬,但

又为何会变成碎屑呢?

这类岩石是属于松软的

泥岩

——是指弱固结的黏土经过中等程度的后生作用(如挤压作用、脱水作用、重结晶作用和胶结作用)形成强固结的岩石。是已固结成岩的,但层理不明显,或呈块状,局部失去可塑性,遇水不立即膨胀的沉积型岩石。很

容易风化常这样!形成过程:

吸水膨胀+冷热更替

接着沿途有杉木育种基底。

杉木

——柏科杉木属高大乔木,阳性树种,喜温喜湿,不耐寒,喜酸性土壤。

然后山坡上出现了很大一片裸露的地,这是因采矿所致,在这裸露的山坡上,每间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很奇怪的东西(无照片),是喇叭状,喇叭口对着天,里面似乎有水,警示牌上写着:“小心漏水,请勿靠近”

继续前行,此时已徒步一个半小时,前方出现了施工,山上的植被都被破坏,有许多大的碎石,这里应该是在修建一个水利工程。

至于这个水利工程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是梯级的,我们这边并不清楚。 此时我们感觉到疲惫并且热情已经开始消退。已有几辆车从我们身边驶过,我们也问了一些路人,但每个人都说还有一个多小时,连导航都说预计11点半可到达,我们硬着头皮走。路边的土壤土质疏松,易滑落。

树根都露出来了,应该是该地

土质疏松

,外加水的

冲蚀

吧。然后还看到的土地裂开,大致呈五边形。这是由于水分蒸发,收缩开裂而成,

理论上,如果质地特别均匀,会形成跟玄武岩岩柱一样的正六边形裂缝。

(问:为什么这里是五边形,为什么质地均匀就可以是正六边形?)

有的路旁的山坡有许多小洞,据推测,可能是树根腐烂后留下的,也可能是动物打的洞。

有的出现竖直的“线”,很有纹理,这是土层被雨水自上而下冲刷而成的。

在中午十二点的时候,我们已经走了将近四个小时,到达了护林员住的地方。不知情的我们以为快到了,向路人打听情况,他告诉我们,如果从右边楼梯上的话,要两三个小时,如果从这边路走要一个小时到达三兴禅寺,爬上南岩峰的话,大概一个小时,此时的我们决定不走了。就给司机打电话,让他送我们上去。在等司机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这上山的路,很绕。这应该就是

盘山公路

——

盘山公路通过线路盘旋环绕大山的方式减少道路坡度、使车辆能够爬坡。

最终我们乘车到达三兴禅寺(因赶时间,没有参观)

三兴禅寺的左右两边有两条路,右边的是到达

南岩峰

的(目的地)左边也是一个山峰。但我们偏偏走了左边,由于路上耽搁了很多时间,我们就加快步伐,路便陡了许多,几乎有五六十度的样子,不过还好,铺了水泥。我们答应司机给我们一个小时,所以我们一刻也不耽搁,甚至比刚开始走的更快了。在即将到达山顶的时候,又碰到了那个给我指路的叔叔,他告诉我们,这不是去南岩峰的路。当时我们很失落,正在考虑还要不要去南岩峰。但叔叔问,我们一共有几人可以先乘坐他的车下去,然后他给我们带路。我们便答应了。一路上他给我们聊了许多,他说我们很有意志,也很厉害,敢挑战南岩峰。他也未曾登过南岩峰,今天便决定和我们一同上路。于是我们又回到了起点,再一次出发。这一次的路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难很多。这段路的前小段是修了楼梯,但是后段路是人走出来的。很陡,很陡,很陡。 在向上走的途中,

叔叔带我们认识了山上的野桃(没熟,很小,但很饿,尝了一个,只有皮很涩很苦)和野樱花(花期3~4月,已过),他告诉我们这里是樱花谷。还与我们讲了一些红色革命的历史。我们发现沿路一直有一条

浅沟

。叔叔说那是

防火隔离带

,是人工挖的,

目的是把森林分成小块状,防止森林火灾蔓延

途中还有许多怪石

本以为是人工的,叔叔说这是自然的。 我们一路上走走停停,早已疲惫不堪。休息五分钟,前进半分钟,最终抵达山顶。叔叔也和我们一样如愿以偿,站在了黄石最高峰——南岩峰。山上并不热,甚至有些凉飕飕的,但我们满脸通红,汗水浸湿了头发和衣服,我们在山顶吹着风,看向远处。 我们没有一个人想到登山的路那么难,大概这就是无知者无畏吧!

以下是风景图。

七峰山考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