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战例过于奇葩:蒋介石40万大军围堵3万红军,竟差点被反杀?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2023-07-13 08:03 作者:冰山梦678  | 我要投稿

  战例过于奇葩:蒋介石40万大军围堵3万红军,竟差点被反杀?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用3万人冲破40万人的包围,这场连电脑无论如何模拟都赢不了的战役,毛主席却做到了。

  超出红军数量13倍之多的敌人正在从四面合围,动,以卵击石,自寻死路;不动,包围收缩,空间压缩,慢性死亡。

  在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下,红军遭受了重大伤亡,漫山遍野都是红军战士的尸体,每一个战士都陷入了悲观:假如是毛主席带领我们,又怎么会打出这样的仗来?

  好不容易,遵义会议确立了毛主席的党与军队的核心指挥地位,却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

  严峻的包围形势

  1935年1月6日,红军刚刚打下遵义不久,只开了一个会的工夫,蒋介石的40万大军就从四面八方朝着遵义围了过来。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川黔滇湘桂五系共同参与此次围剿,相当可怕。

  东边布防的是何健,杀害毛主席妻子杨开慧的罪人,反共急先锋,4个师,正在狂修碉堡。

  西边是“云南王”龙云,老蒋鄙视人,本次作战的摆烂王,红军不进云南无事发生,红军进了直追不打,甚至还有“故意献地图催促赶紧走”的传闻。

  南边是中央军“战神”薛岳,本次围剿作战的狗皮膏药,8个师。

  北边“土财主”刘湘,除中央军之外第二斗志高昂的部队,被家里的十万红军闹腾得苦不堪言,就想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过日子,坚决不让红军北渡,怕地主豪强们跑路。

  此外,还有东南边的“贵州王”王家烈,本战沙包,2个师;以及躲在薛岳合何健后面观望的白崇禧,2个师,他是来防蒋介石的。

  而包围圈中的中央红军,此时只有3万老弱病残。

  四渡赤水的开端:血战青杠坡

  经过慎重考虑,中央红军制定了突围路线:经赤水河西岸挺入四川,然后从重庆以西渡过长江,一路北上川陕,与红四方面军会师。

  1月19日,中央红军第3军团4师奉命留在遵义阻击敌人,其余部队兵分三路,朝着赤水方向前进。

  第一路是林彪、聂荣臻的红一军团,负责为北渡长江计划开路,率军攻打挡在面前的赤水城。

  第二路是罗炳辉红九军团,作为预备队与红一军团互为配合,负责掩护其右翼。

  第三路是彭德怀的红三军团、董振棠的红五军团,掩护着中央纵队的行进,随时接受调度。

  1月24日,红一军团打垮了黔军侯之担部的部队,拿下土城;25日,红一军团兵临赤水城下,却发现里面早已填满了川军的部队。

  26日清晨,化装成农民的部队因口音问题被识破,与城内川军展开了交火。

  先前黔军的表现让林彪低估了川军的战斗力,先发制人的红军很快陷入苦战。

  川军内部的团结也令他吃了一惊,从清晨到黄昏,川军的多支部队已经驰援过来,红军在狭长的隘谷中与大量敌军死战,伤亡300余人。

  至天黑时分,赤水城内的敌军兵力已经多达2个旅5个团,攻占计划已经成为泡影,林彪连夜向中央发送失利消息。

  而负责增援红一军团的罗炳辉部,却在路上撞到了驰援的川军徐国碹部,战斗正处于白热化时,又一支川军赶了过来,红第九军团被迫撤出战斗。

  先锋部队的进攻情况不容乐观,后方亦是如此。

  27日,负责侦察的战士发现了川军郭勋祺、潘佐的动向,大约2个旅4个团正在朝着中央纵队方向赶来,已经占领了土城附近的青杠坡、寒风坳等高地,意图将红军主力核心围歼于土城一带。

  情况危及,周恩来、毛泽东、朱德等人紧急部署土城战役,将青杠坡作为主战场,命令红军三、五军团抢占有利地形,做好与川军决战的准备。

  青杠坡是一道天险,位于两峰交夹处,狭窄深长,又是川军的必经之处,是御敌的好位置。

  结果这一战打起来后,战况异常惨烈,毛主席这才知道情报有误,敌军实际数量竟然多出了足足两个团。

  而且敌军并没有按照套路出牌,红军遭受到了来自头顶上方的枪林弹雨,川军郭勋祺部,竟然把部队送到了山上面!

  局势瞬间急转直下,无论是兵力还是位置,红军都陷入绝对的被动。

  在敌人机炮营、特务营的猛烈火力下,红五军团阵地被突破,川军将领郭勋祺此刻意气风发,亲自率领着部队朝着中央红军的指挥中枢方向直插。

  朱德坐不住了,带着枪就要往外走,被毛主席连连劝阻,可这位开国元帅还是奔了出去:“只要能打赢仗,区区一个朱德算什么!”

  看到前所未有的激动表现,毛主席也知道,眼下必须殊死一搏了。

  他叫来陈赓、宋任穷,令他们带着干部团出击,一定要打破敌人的封锁。

  干部团的每一位成员都相当于黄埔军校的一名学生,个个拥有着过硬的军事技能,他们将来都是要当将军的人才骨干,价值无法衡量。

  被逼到派出他们参加前线的战斗,可见毛主席那时有多么无奈。

  当一支头戴钢盔,手持冲锋枪、毛瑟枪、机关枪,甚至肩扛迫击炮的部队出现在战场时,郭勋祺都傻了眼:不是说红军两个人才能分到一支汉阳造吗?这群家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干部团的战士们一个个威风凛凛,无不以一击十,竟打得川军心生退意,扭转了即将崩溃的局势。

  眼见这场仗红军快要打赢了,敌人的增援却又来了,此时青杠坡战场上的川军数量已经达到12000余人,而且还有援军在路上。

  为了保存实力,红军被迫采取战略转移,以寻求新的出路。

  这场战斗是导致四渡赤水的最主要原因,虽然多位开国元帅参与指挥,但依旧无法改变因实力差距导致的最终失利,真的是想想都让人感到绝望。

  但幸好有毛主席,他及时站了出来,并创造出了足以载入世界史册的运动战高光——四渡赤水。

  一渡赤水:转危为安

  赤水城拿不下,既然北渡长江是行不通的,那么就换一条路。

  在外面炮火连天时,毛主席在主持召开的会议上宣布更改原定计划,红军当下任务是摆脱险境,从土城方面的苦战中抽身。

  想想四个方向上的敌人部署,北面刚撞了川军铁板,东、南都是老蒋铁杆,冲上去只有死路一条;只有西面的龙云压力显得小一些,红军可能还有一线生机。

  土城的赤水渡河口水面宽近200米,水流较为湍急,行船困难,更何况船只数量也不够。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1935年1月28日夜,周恩来发动当地群众前来搭建浮桥,这项看前来并不容易的工程却在一夜之间完工。

  第二天凌晨,中央红军的队伍已经完全过河,只留下了对岸一脸呆滞的追兵。

  二渡赤水:打破被动

  经过一渡赤水后,红军暂时解了燃眉之急,但眼下依旧不容乐观。

  从土城突围后,先前赤水东岸和遵义一带随后便被黔军所封锁,这意味着红军的活动空间再一次被压缩。

  会是回不去了,只能往西走,中央红军在穿过古蔺后抵达叙永,这是个小县城,打下它也可以北渡长江,和赤水城作用相似。

  但经过连续作战和长途奔波过后的红军已经过于疲惫,这次依旧没有打下来,无奈继续向西,这是要入滇的节奏。

  一直摆烂的龙云这下就坐不住了,红军跑进来,蒋介石的军队就得追进来,到时还走不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那自己这个“云南王”也就别当了。

  他急忙派手下孙渡带着四个旅把住红军向西的去路,大军严阵以待,一副“你别惹我”的姿态。

  连续地作战失利带来的不仅是人员和物资的损耗,还有战士们的意志,如果再没有找到破局的点,红军的结局依旧不会改变。

  听着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毛主席也陷入了沉思,很快,他灵机一动,大笑起来。

  “如果说我们过去的一切计划都在老蒋意料之中,那么我们为何不选择做些意料之外的行动呢?”

  于是当国民党的大军围堵到赤水河西面时,却发现红军消失了,老蒋也懵了,不停地摸着自己的光头,他们去哪里了呢?

  但很快,黔军的急报就给了给了他们答案,红军早已东渡赤水,打回去了!

  原来自毛主席下令后,红军当即开始向东急行军,昼夜不停,硬是从第二次包围圈的缝隙中钻了出去,奔着最菜的黔军那边赶。

  尽管黔军早已封锁了河岸,但他们笃定红军一定不敢回来,结果等到发现红军杀来时,黔军一个个方寸大乱,被打得丢盔弃甲。

  这一战,不仅一扫前段时间的败仗阴霾,还豪舔了一波装备补给,感谢大自然的馈赠。

  “红军回去干嘛?我懂了,一定是又想北渡!都去给我守赤水城!”蒋介石再度开始微操。

  红军也确实去打赤水城了,不过只是一小支部队,而主力正在南下,围了遵义。

  2月27日,遵义的城门再一次为红军大开。

  中央军吴奇伟部不信这个邪,他觉得就是黔军丢人,于是要求惊魂未定的“贵州王”王家烈带路。

  结果林彪的红一军团早就在蹲点了,埋伏了他一手,吴奇伟和王家烈两人一同逃了回来,被追出了一百里开外,一直到砍了乌江上面的吊桥才敢喘气。

  二渡赤水的奇袭让红军获得充足补给的同时士气大增,并且以出其不意的方式打破了蒋介石的战略部署,红军开始获得战场的主动权。

  三渡赤水:主动出击

  尽管红军通过机动作战扭转了被动挨打的局面,但敌强我弱的总体情况依旧没有改变,而且包围还在继续,毛主席开始思考下一步部署。

  这时,红军截获了一封蒋介石的电报,得知了各方面军的部署。

  他令各军保持守势,修筑防御攻势,打算将红军困死在遵义一带,想搞一场“第五次围剿”的翻版。

  毛主席不是博古李德,当然不会如他的愿。

  东、北、西三面都是地方军阀,有私心,如果不主动找麻烦,那么麻烦大概也不会主动找上门。

  于是红军的注意力依旧放在了国民党中央军的身上,那就是背靠赤水河畔的周浑元部,3月15日,他挨了一顿毒打。

  这一仗,红军打得异常猛烈,给周浑元打得差点要骂娘,不停地向蒋介石发消息,说红军主力要“吃了他”!

  蒋介石这回没有急着下令,而是观望红军的动向。

  3月16日,红军迅速抛弃周浑元部所在的鲁班场,开始急渡赤水河,很快对岸的古蔺就传来了红军猛攻的消息。

  收到这一消息后,蒋介石恍然大雾:“绕来绕去这么半天,原来还是想北渡!”

  四渡赤水:神兵天降

  从未有过如此美妙的感觉,1935年3月24日,蒋介石马上坐飞机到了贵阳,只为享受亲自指挥歼灭红军的快感。

  他命令各路大军以最快速度赶往古蔺,这次说什么都不能让到嘴的鸭子飞了。

  正当他做着美梦时,手下却急匆匆地闯进了他的办公室:“蒋委员长,红军朝着咱们这边打过来了!”

  蒋介石大惊失色,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已经被重重包围在赤水河西岸的红军,是如何神兵天降,来到贵阳的。

  原来红军在第四次渡赤水前兵分两路,红九军团佯装主力四处扰乱国民党中央军的判断,而真正的主力在各地国民党军队被调走后,选择南下直插,直逼贵阳抓蒋介石。

  而当时,驻扎在贵阳的守备军只有一个团,其他的部队都被派出去围剿红军了。

  这回轮到蒋介石品尝绝望的感觉了,他一面带着手底下人往机场方向出逃,另一面又急调离自己最近云南孙渡部过来“护驾”。

  当然,这次攻打贵阳也不出意外地是佯攻,孙渡军队被调走后,云南顿时门户大开,红军借机钻了进去。

  自此,红军彻底跳出了国民党的包围圈,从一条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新道路上继续长征的旅程。

  历史上的绝处逢生寥寥无几,而伟大的毛主席却上演了一次如此精彩的逃脱大戏,能把红军逼到这种份上,蒋介石并非不会打仗,而是毛主席实在太厉害了!


战例过于奇葩:蒋介石40万大军围堵3万红军,竟差点被反杀?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