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组胺药物分类

第一代抗组胺药
苯海拉明、氯苯那敏、赛庚啶、异丙嗪等
【药动学】半衰期短、须多次给药,用药剂量较大
【血脑屏障】易通过,产生中枢抑制
【特异性】与组胺H1受体结核缺乏选择性,部分品种有较弱的抗胆碱和受体阻断作用
【禁忌】前列腺增生、青光眼
【特点】价格便宜、主要用于荨麻疹、过敏性皮炎、鼻炎

第二代抗组胺药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咪唑斯汀等
【药动学】多数为缓释长效制剂,作用时间长,服药次数减少,用药剂量相对少
【血脑屏障】不易通过,中枢抑制作用不明显
【特异性】H1受体选择性强,几乎无抗胆碱和抗五羟色胺作用,并具有其他抗过敏作用
【特点】西替利嗪有中枢不良反应
阿司唑咪刺激食欲引起体重增加
部分药物具有潜在心脏毒性

第三代抗组胺药
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非索菲那定等
较第二代抗组胺药抗过敏和抗炎效能增强,镇静、心脏毒性以及药物间相互作用减少,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

用药时间要求
慢性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的治疗首选第二代抗组胺药
一般用药原则:初始用量要足,维持用药时间要长,连续服用且不间断,当症状、皮疹消失并维持用药4个月后可缓慢减药
物理性荨麻疹和伴有自体血清实验阳性者应6个月
药物减量一般采用隔日服药至间断服药等降阶梯方式逐渐停药
如病情反复,则需重复治疗

联合用药
H1和H2抗组胺药主要通过相互竞争肝脏药物代谢酶CYP3A4,提高抗组胺药物在血中浓度,从而提高疗效

儿童用药
氯苯那敏可用于2岁以下婴儿
异丙嗪可致2岁以下儿童呼吸抑制,禁用
第二、三代抗组胺药可用于2-5岁儿童

孕妇、哺乳期
氯苯那敏孕妇慎用
异丙嗪:孕前1-2周停用
苯海拉明:妊娠早期禁用
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非索菲那定可通过乳汁分泌
氯雷他定:妊娠慎用

老年人
应用无抗胆碱作用或抗胆碱作用轻的药物,如酮替芬、桂利嗪、氯雷他定等
应用无心脏不良反应的药物,如不适用阿司唑咪、苯海拉明、特非那定等
清除缓慢、主要以原形以肾脏排泄的药物应慎用,如西替利嗪、阿代斯汀要慎用,以防毒性
主要经肝脏代谢的药物有美喹他嗪、马来酸氯苯那敏、苯海拉明、咪唑斯汀
部分经肝脏代谢的药物、部分经肾脏代谢的药物有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依巴斯汀
较少经肝脏代谢的药物,主要经肾脏排泄的药物有哌嗪类、阿代斯汀、非索菲那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