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药解》简明背诵版
《长沙药解》是一部药物学著作的名字,全书共四卷,刊于1753年。作者选出张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二书中的244个医方所用药物160种加以阐解。以药名为纲,结合原书中的方药证治,论述各药药性、功用、主治及用法。
甘草
【本经】味甘平。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久服轻身延年。生川谷。
味甘,气平,性缓。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备冲和之正味,秉淳厚之良资,入金木两家之界,归水火二气之间,培植中州,养育四旁,交媾精神之妙药,调济气血之灵丹。
白术
【本经】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一名山蓟,生山谷。
味甘、微苦,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补中燥湿,止渴生津,最益脾精,大养胃气,降浊阴而进饮食,善止呕吐,升清阳而消水谷,能医泄利。
人参
【本经】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一名人衔,一名鬼盖。生山谷。
味甘、微苦,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入戊土而益胃气,走己土而助脾阳,理中第一,止渴非常,通少阴之脉微欲绝,除太阴之腹满而痛,久利亡血之要药,盛暑伤气之神丹。
大枣
【本经】味甘平。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肋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长年。叶覆麻黄,能令出汗。生平泽。
味甘、微苦、微辛、微酸、微咸,气香,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补太阴己土之精,化阳明戊土之气。生津润肺而除燥,养血滋肝而息风,疗脾胃衰损,调经脉虚芤。
胶饴
【本经】无。
味甘,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功专扶土,力可建中,入太阴而补脾精,走阳明而化胃气,生津润辛金之燥,养血滋乙木之风,善缓里急,最止腹痛。
粳米
【本经】无。
味甘,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手太阴肺经。入太阴而补脾精,走阳明而化胃气,培土和中,分清泌浊,生津而止燥渴,利水而通热涩。
薏苡
【本经】薏苡仁。味甘微寒。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其根下三虫,一名解蠡。生平泽及田野。
味甘,气香,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燥土清金,利水泻湿,补己土之精,化戊土之气,润辛金之燥渴,通壬水之淋沥,最泻经络风湿,善开胸膈痹痛。
小麦
【本经】无。
味甘、微苦。
大麦
【本经】无。
味甘、酸,性滑,入足阳明胃、手太阴肺经。利水消疸,止渴生津。
神曲
【本经】无
味辛、甘,入足太阴脾经。化谷消痰,泻满除癥。
吴茱萸
【本经】味辛温。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根杀三虫。一名藙。生山谷。
味辛、苦,性温,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温中泻湿,开郁破凝,降浊阴而止呕吐,升清阳而断泄利。
蜀椒
【本经】味辛温。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久服之,头不白,轻身增年,生川谷。
味辛,性温,入足阳明胃、足厥阴肝、足少阴肾、足太阴脾经。暖中宫而温命门,驱寒湿而止疼痛,最治呕吐,善医泄利。
干姜
【本经】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生川谷。
味辛,性温。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手太阴肺经。燥湿温中,行郁降浊,补益火土,消纳饮食,暖脾胃而温手足,调阴阳而定呕吐,下冲逆而平咳嗽,提脱陷而止滑泄。
生姜
【本经】见干姜。味辛,性温,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手太阴肺经。降逆止呕,泻满开郁,入肺胃而驱浊,走肝脾而行滞,荡胸中之瘀满,排胃里之壅遏,善通鼻塞,最止腹痛,调和脏腑,宣达营卫,行经之要品,发表之良药。
半夏
【本经】味辛平。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张,咳逆肠鸣,止汗。一名地文,一名水玉。生川谷。
味辛,气平,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下冲逆而除咳嗽,降浊阴而止呕吐,排决水饮,清涤涎沫,开胸膈胀塞,消咽喉肿痛,平头上之眩晕,泻心下之痞满,善调反胃,妙安惊悸。
代赭石
【本经】代赭。味苦寒。主鬼注,贼风,蛊毒,杀精物恶鬼,腹中毒,邪气,女子赤沃漏下。一名须丸。生山谷。
味苦,气平,入足阳明胃经。降戊土而除哕噫,镇辛金而清烦热。
厚朴
【本经】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
味苦、辛,微温,入足阳明胃经。降冲逆而止嗽,破壅阻而定喘,善止疼痛,最消胀满。
枳实
【本经】味苦寒。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利,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生川泽。
味苦、酸、辛,性寒,入足阳明胃经。泻痞满而去湿,消陈腐而还清。
栀子
【本经】卮子。味苦寒。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炮,皶鼻,白赖,赤癞,创疡。一名木丹。生川谷。
味苦,性寒,入手少阴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足太阳膀胱经。清心火而除烦郁,泻脾土而驱湿热,吐胸膈之浊瘀,退皮肤之熏黄。
香豉
【本经】无。
味苦、甘,微寒,入足太阴脾经。调和脏腑,涌吐浊瘀。
瓜蒂
【本经】味苦寒。主大水身面四肢浮肿,下水,杀蛊毒,咳逆上气,及食诸果,病在胸腹中,皆吐下之。生平泽。
味苦,性寒,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利水而泻湿淫,行瘀而涌腐败。
蜀漆
【本经】味辛平。主疟及咳逆,寒热,腹中癥坚,痞结,积聚邪气,蛊毒,鬼注。生川谷。
味苦、辛,性寒,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少阳胆经。荡浊瘀而治痎疟,扫腐败而疗惊狂。
黎芦
【本经】藜芦。味辛寒。主蛊毒,咳逆,泄利,肠澼,头疡,疥搔,恶创,杀诸蛊毒,去死肌。一名葱苒。生山谷。
味苦、辛,性寒,入足阳明胃、手太阴肺经。涌胸膈之痰涎,定皮肤之瞤惕。
升麻
【本经】味甘辛。主解百毒,杀百老物殃鬼,辟温疾,障,邪毒蛊。久服 不夭。一名周升麻。生山谷。
味辛、苦、微甘,性寒,入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经。利咽喉而止疼痛,消肿毒而排脓血。
葛根
【本经】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葛谷,主下利,十岁已上。一名鸡齐根。生川谷。
味甘、辛,性凉,入足阳明胃经。解经气之壅遏,清胃腑之燥热,达郁迫而止利,降冲逆而定喘。
赤石脂
【本经】青石、赤石、黄石、白石、黑石脂等。味甘平。主黄疸,泄利,肠癖,脓血,阴蚀,下血,赤白,邪气,痈肿,疽痔,恶创,头疡,疥搔。久服,补髓益气,肥健,不饥,轻身延年。五石脂,各随五色补五脏。生山谷中。
味甘、酸、辛,性涩,入手少阴心、足太阴脾、手阳明大肠经。敛肠胃而断泄利,护心主而止痛楚。
禹余粮
【本经】味甘寒。主咳逆,寒热烦满,下赤白,血闭,癥瘕,大热。炼饵服之,不饥,轻身延年。生池泽及山岛中。
味甘,微寒,入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厥阴肝、手阳明大肠经。止小便之痛涩,收大肠之滑泄。
鸡子黄
【本经】无
味甘,微温,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补脾精而益胃液,止泄利而断呕吐。
麻仁
【本经】麻贲。味辛平。主五劳七伤,利五藏,下血,寒气,多食,令人见鬼狂走。久服,通神明,轻身。一名麻勃。麻子,味甘平,主补中益气,肥健不老神仙。生川谷。
味甘,气平,性滑。入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足厥阴肝经。润肠胃之约涩,通经脉之结代。
白蜜
【本经】石蜜。味甘平。主心腹邪气,诸惊痫痓,安五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一名石饴。生山谷。
味甘、微咸,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手阳明大肠经。滑秘涩而开结,泽枯槁而润燥。
大黄
【本经】味苦寒。主下淤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杀,调中化食,安和五脏。生山谷。
味苦,性寒,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泻热行瘀,决壅开塞,下阳明治燥结,除太阴之湿蒸,通经脉而破癥瘕,消痈疽而排脓血。
巴豆
【本经】味辛温。主伤寒,温疟,寒热,破癥瘕结聚,坚积,留饮,淡癖,大腹水张,荡练五藏六府,开通闭塞,利水谷道,去恶内,除鬼毒蛊注邪物,杀虫鱼,一名巴叔,生川谷。
味辛、苦,大热,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少阴肾经。驱寒邪而止痛,开冷滞而破结。
当归
【本经】味甘温。主咳逆上气,温虐,寒热,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创疡金创。煮饮之。一名干归。生川谷。
味苦、辛,微温,入足厥阴肝经。养血滋肝,清风润木,起经脉之细微,回肢节之逆冷,缓里急而安腹痛,调产后而保胎前,能通妊娠之小便,善滑产妇之大肠,奔豚须用,吐蛔宜加,寒疝甚良,温经最效。
阿胶
【本经】味甘平。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轻身益气,一名傅致胶。
味平,入足厥阴肝经。养阴荣木,补血滋肝,止胞胎之阻疼,收经脉之陷漏,最清厥阴之风燥,善调乙木之疏泄。
地黄
【本经】干地黄。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一名地髓,生川泽。
味甘、微苦,入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凉血滋肝,清风润木,疗厥阴之消渴,调经脉之结代。滋风木而断疏泄,血脱甚良,泽燥金而开约闭,便坚亦效。
芍药
【本经】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生川谷及丘陵。
味酸、微苦、微寒,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入肝家而清风,走胆腑而泻热。善调心中烦悸,最消腹里痛满,散胸胁之痞热,伸腿足之挛急。吐衄悉瘳,崩漏胥断,泄痢与淋带皆灵,痔漏共瘰疬并效。
防风
【本经】味苦温,无毒。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久服轻身。一名铜芸。生川泽。
味甘、辛,入足厥阴肝经。燥己土而泻湿,达乙木而息风。
柴胡
【本经】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一名地熏。
味苦,微寒,入足少阳胆经。清胆经之郁火,泻心家之烦热,行经于表里阴阳之间,奏效于寒热往来之会,上头目而止眩晕,下胸胁而消硬满,口苦咽干最效,眼红耳热甚灵。降胆胃之逆,升肝脾之陷,胃口痞痛之良剂,血室郁热之神丹。
黄芩
【本经】味苦平。主诸热黄疽,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创恒蚀,火疡。一名腐肠。生川谷。
味苦,气寒,入足少阳胆、足厥阴肝经。清相火而断下利,泻甲木而止上呕,除少阳之痞热,退厥阴之郁蒸。
黄柏
【本经】蘖木。味苦寒。主五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利,女子漏下赤白,阴阳蚀创。一名檀桓。生山谷。
味苦,气寒,入足厥阴肝、足太阴脾经。泻己土之湿热,清乙木之郁蒸,调热利下重,理黄疸腹满。
白头翁
【本经】味苦温。主温疟,狂易,寒热,癥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疗金疮。一名野丈人,一名胡王使者。生山谷。
味苦,性寒,入足少阳胆、足厥阴肝经。清下热而止利,解郁蒸而凉血。
秦皮
【本经】味苦微寒。主风寒湿痹,洗洗,寒气,除热,目中青翳白膜。久服,头不白,轻身。生川谷。
味苦,性寒,入足厥阴肝经。清厥阴之郁热,止风木之疏泄。
白蔹
【本经】白敛。味苦平。主痈肿疽创,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女子阴中肿痛。一名免核,一名白草,生山谷。
味苦,微寒,入足少阳胆、足厥阴肝经。清少阳上逆之火,泻厥阴下郁之热。
豆黄卷
【本经】大豆黄卷。味甘平。主湿痹,筋挛,膝痛。生大豆,涂痈肿。煮汁,饮,杀鬼毒,止痛,赤小豆。主下水,排痈肿脓血。生平泽。
味甘,气平。利水泻湿,达木舒筋。
苦参
【本经】味苦寒。主心腹结气,癥瘕积聚,黄疸,溺有余沥,逐水,除痈肿,补中,明目,止泪。一名水槐,一名苦识。生山谷及田野。
味苦,性寒,入足厥阴肝、足太阳膀胱经。清乙木而杀虫,利壬水而泻热。
生梓白皮
【本经】梓白皮。味苦寒。主热,去三虫,叶捣传猪创,饲猪肥大三倍,生山谷。
味苦,性寒,入足少阳胆、足阳明胃经。泻戊土之湿热,清甲木之郁火。
甘李根白皮
【本经】无。
味涩,性寒,入足厥阴肝经。下肝气之奔冲,清风木之郁热。
狼牙
【本经】牙子。味苦寒。主邪气热气,疥搔,恶疡,创痔,去白虫。一名狼牙。生川谷。
味苦,性寒,入足厥阴肝经。清乙木之郁热,疗女子之阴疮。
猪胆汁
【本经】无。
味苦,性寒,入足少阳胆经。清相火而止干呕,润大肠而通结燥。
乌梅
【本经】梅实。味酸平。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志,恶疾。生川谷。
味酸,性涩,入足厥阴肝经,下冲气而止呕,敛风木而杀蛔。
枣仁
【本经】酸枣。味酸平。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疼,湿痹。久服安五藏,轻身延年。生川泽。
味甘、酸,入手少阴心、足少阳胆经。宁心胆而除烦,敛神魂而就寐。
山茱萸
【本经】味酸平。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久服轻身。一名蜀枣。生山谷。
味酸,性涩,入足厥阴肝经。温乙木而止疏泄,敛精液而缩小便。
艾叶
【本经】白蒿。味甘平。主五脏邪气,风寒温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疗心悬,少食,常饥。久服轻身,耳目聪明,不老。生川泽。
味苦、辛,气温,入足厥阴肝经。燥湿除寒,温经止血。
灶中黄土
【本经】无。
味辛,入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燥湿达木,补中摄血。
新绛
【本经】无。
味平,入足厥阴肝经。行经脉而通瘀涩,敛血海而止崩漏。
马通
【本经】无。
味辛,性温,入足厥阴肝经。最能敛气,长于止血。
王不留行
【本经】味苦平。主金创,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久服轻身耐老,增寿。生山谷。
味苦,入足厥阴肝经。疗金疮而止血,通经脉而行瘀。
桂枝
【本经】牡桂。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生山谷。
味甘、辛,气香,性温。入足厥阴肝、足太阳膀胱经。入肝家而行血分,走经络而达营郁,善解风邪,最调木气,升清阳脱陷,降浊阴冲逆,舒筋脉之急挛,利关节之壅阻,入肝胆而散遏抑,极止痛楚,通经络而开痹涩,甚去湿寒,能止奔豚,更安惊悸。
羊肉
【本经】无。
味苦,气膻,入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温肝脾而扶阳,止疼痛而缓急。
黄酒
【本经】无。
味苦、辛,性温,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行经络而通痹塞,温血脉而散凝瘀,善解凝郁,最益肝胆。
苦酒
【本经】无。
味酸、苦,性涩。入足厥阴肝经。理咽喉而消肿痛,泻风木而破凝郁。
川芎
【本经】味辛温。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生川谷。
味辛,微温,入足厥阴肝经。行经脉之闭涩,达风木之抑郁,止痛切而断泄利,散滞气而破瘀血。
牡丹皮
【本经】牡丹。味苦辛寒。主寒热,中风,瘈疭,痉,惊痫,邪气,除癥坚,淤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创。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
味苦、辛,微寒,入足厥阴肝经。达木郁而清风,行瘀血而泻热,排痈疽之脓血,化脏腑之癥瘕。
桃仁
【本经】无。
味甘、苦、辛,入足厥阴肝经。通经而行瘀涩,破血而化癥瘕。
土瓜根
【本经】王瓜。味苦寒。主消渴内痹淤血,月闭,寒热,酸疼,益气,俞聋。一名土瓜。生平泽。
味苦,微寒,入足厥阴肝经。调经脉而破瘀涩,润肠燥而清阴癞。
蒴藋
【本经】陆英。味苦寒。主骨间诸痹,四肢拘挛,疼酸,膝寒痛,阴痿,短气,不足,脚肿。生川谷。
味酸,微凉,入足厥阴肝经。行血通经,消瘀化凝。
干漆
【本经】味辛温无毒。主绝伤补中,续筋骨填髓脑,安五藏,五缓六急,风寒湿痹,生漆去长虫。久服轻身耐老。生川谷。
味辛,入足厥阴肝经。专通经脉,善破瘕癥。
红蓝花
【本经】无。
味辛,入足厥阴肝经。专行血瘀,最止腹痛。
败酱
【本经】味苦平。主暴热火创,赤气,疥搔,疸痔,马鞍,热气。一名鹿肠。生川谷。
味苦,微寒,入足厥阴肝经。善破瘀血,最排痈脓。
鳖甲
【本经】味咸平。主心腹癥瘕坚积,寒热,去痞息肉,阴蚀,痔恶肉。生池泽。
味咸,气腥,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破癥瘕而消凝瘀,调痈疽而排脓血。
紫葳
【本经】味酸微寒。主妇人产乳余疾,崩中,癥瘕,血闭,寒热,羸瘦,养胎。生川谷。
味酸,微寒,入足厥阴肝经。专行瘀血,善消癥块。
土鳖虫
【本经】味咸寒。主心腹寒热,洗洗,血积癥瘕,破坚,下血闭,生子大,良。一名地鳖。生川泽。
味咸,微寒,入足厥阴肝经。善化瘀血,最补损伤。
蜣螂
【本经】味咸寒。主小儿惊痫,瘈疭,腹张,寒热,大人瘨疾狂易。一名蛣蜣。火熬之良。生池泽。
味咸,微寒,入足厥阴肝经。善破癥瘕,能开燥结。
鼠妇
【本经】味酸温。主气癃,不得小便,女人月闭,血癥,痫痓,寒热,利水道。一名负蟠,一名威。生平谷。
味酸,微寒。入足厥阴肝经。善通经脉,能化癥瘕。
蜂窠
【本经】露蜂房。味苦平。主惊痫瘈疭,寒热邪气,瘨疾,鬼精,蛊毒肠痔。火熬之,良。一名蜂肠。生山谷。
味咸,入足厥阴肝经。能化结硬,善破坚积。
虻虫
【本经】蜚虻。味苦微寒。主逐淤血,破下血积坚痞癥瘕,寒热,通利血脉及九窍。生川谷。
味甘,微寒。入足厥阴肝经。善破瘀血,能化宿癥。
水蛭
【本经】味咸平。主逐恶血淤血,月闭。破血瘕积聚,无子,利水道。生池泽。
味咸、苦,微寒,入足厥阴肝经。善破积血,能化坚癥。
蛴螬
【本经】味咸微温。主恶血,血淤,痹气,破折血在胁下坚满痛,月闭,目中淫肤,青翳,白膜。一名蟦蛴。生平泽。
味咸,微寒,入足厥阴肝经。能化瘀血,最消癥块。
蜘蛛
【本经】无。
味苦,微寒,入足厥阴肝经。能消偏坠,善治狐疝。
雄黄
【本经】味苦平寒。主寒热,鼠瘘恶创,疽痔死肌,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胜五兵。炼食之,轻食神仙。一名黄食石。生山谷。
味苦,入足厥阴肝经。燥湿行瘀,医疮杀虫。
铅丹
【本经】味辛微寒。主土逆胃反,惊痫瘨疾,除热下气,炼化还成九光。久服通神明。生平泽。
味辛,入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降摄神魂,镇安惊悸。
铅粉
【本经】粉锡。味辛寒。主伏尸毒螯,杀三虫。一名解锡,锡镜鼻。主女子血闭,癥瘕,伏肠,绝孕。生山谷。
味辛,入足厥阴肝经。善止泄利,能杀蛔虫。
黄芪
【本经】黄耆。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创,排脓止痛,大风,痢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一名戴糁。生山谷。
味甘,气平,入足阳明胃、手太阴肺经。入肺胃而补气,走经络而益营,医黄汗血痹之证,疗皮水风湿之疾,历节肿痛最效,虚劳里急更良,善达皮腠,专通肌表。
薯蓣
【本经】味甘温。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一名山芋,生山谷。
味甘,气平,入足阳明胃、手太阴肺经。养戊土而行降摄,补辛金而司收敛,善熄风燥,专止疏泄。
五味子
【本经】味酸温。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生山谷。
味酸、微苦、咸,气涩,入手太阴肺经。敛辛金而止咳,收庚金而住泄,善收脱陷,最下冲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