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有轻重缓急与阅读浅谈
事有轻重缓急与阅读浅谈
事有轻重缓急这句话,一眼就能看出说了做事的一个道理,而做事的好坏往往体现着一个人做人的优劣,所以这句话与做人也有关系。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在火炉(农村厨房地面挖坑的那种火炉代入比较合适)取暖,水壶烧的水开了要倒进暖水瓶,这时在一旁快烘干的鞋子掉火堆上了,你是先把鞋子捡起来还是先去把水壶烧的水倒进暖水瓶?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你说这鞋子烘干本来就是为了方便烧,所以你去倒水,这自然是没错的。是以前的那种布制的鞋子还好,现在的鞋子大多有橡胶、尼龙、塑料、泡沫等材质,烧了之后气味不好闻,好像会产生微微带毒的气体对你的身体不好,还会污染环境,所以能不烧还是尽量别烧。 以前喜欢看罗翔老师(B站名字:罗翔讲刑法)的视频和书籍的时候,听他说过这样一件事。大体内容是这样的,一个人喝了酒,半夜ta的亲人突发疾病,一时半会打不到的士,叫救护车也要很久才到,这个时候ta应该开车送亲人去医院吗?原话说的好像是送人去医院后该不该受到酒驾的处罚,涉及道德与法律和入罪出罪等一些问题。这个例子和上个例子一样,都是比较容易选择的,还有许多不容易选择的问题。 延伸到喝酒,一般不要喝醉,或许有那么一种可能,当你喝醉后,遇到上面这种情况,你没能够送亲人去医院或发生车祸,都会让你愧疚一生。至于买醉什么的,若是真的想醉,又何必用酒呢,这让我想起以前一次喝那种三块钱的红茶还是绿茶醉了的事情。当然了,也有那种醉不由己或者一醉方休的时候,只是自己要想明白。说起来,我还没有试探过自己的酒量,这种事情没有必要,只看有没有那个兴趣,不过要注意时间与场合。 其实这两个例子都不是我很想说一说事有轻重缓急的原因,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工作中所见的一些现象让我有一吐为快的欲望。 不多说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直接说事,现在许多生产都是设备半自动或者自动生产,人员负责备料操作等,因此我认为,要保证快速的生产,需要生产设备得到充分的利用才行。我常常在上班时候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有半成品来了可以开始取件,人员却在状态检查好的辅料充足的情况下继续检查辅料的状态;有半成品来了,如果不取件会影响到前工序生产却还在清理设备需要定时清理的地方,那本是可以取件之后再去做的事情。咳咳,不要对号入座,我可没指名道姓;在心里对号入座就行了,知错须改。对待事情要有一个好的态度,同时要有一个好的结果,这样才比较完美。 当然,这里面或许还有对于生产的态度有所差异、多少工资干多少工资的活等各种因人而异的因素,所以也不能随意判断对错。一般来说,道理只在一定条件下判断是否适用,几乎没有哪个道理能够适用于每一件事情。比如既有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又有细节决定存在,是它们之中有一个对了另一个错了吗?不,还是要在一定的条件中才适用。而许多道理在很多时候只是人们为自己开脱的借口,和之前所说的傲慢一样,是不是开脱别人可能看得出来,可能看不出来,也可能是别人的偏见,只有你自己才明确是或者不是,有时候连自己都无法分辨,别人又如何能够断定?所谓的问心无愧,也就是自己知道自己是否推脱,是否做得有道理,又是否走在前往好的路上。 而对于工厂,这篇文章就不多说了,之后会在“工具没有善恶及工厂浅谈”那篇文章里面写,觉得在那里写更合适。对于工厂这个话题,在去年还是前年我就想写了,和我弟第一份正式工作算是有点关系,不过写了两三段又放弃了,但也没有关系,因为时间越长看待事情就会越全面,这样所写出来的东西也就越好。 说到这里,事有轻重缓急也说得差不多了,道理需要用到实际中去才算是懂得了道理,而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就比方说殉情吧,有人觉得真是不值,有人又认为对方就是自己的全部,许多事情就是这样难分对错,因人而异。求同存异这个词语,倒是在很多地方有用处。 对于事有轻重缓急还有一个延伸,是我想起了一位领导的话,每件事情都要做到最好、成为第一。对此,我是不太认同的,同样我并不是否定他的说法。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想做到最好都达到第一是没有客观条件的,即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不是谁都可以轻而易举就把很多事做到最好的,虽然自作聪明的人可能很多,但聪明人应该是不多的,而天才之所以称之为天才,就是因为很少。但同时这句话中的往好走的想法是人们所需要的,因为我们每天都面临着家庭的责任、工作的劳累、人际交往的复杂等外在困难和人本身内在的堕落自性的影响,对于好的追求很容易消磨得所剩无几,当然也别把这些当做借口,这也算是包含在堕落自性中的内容吧。 如果每件事都做到最好,那样不仅会很累,还可能那许多事大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不能带来多少成就感。我们许多人,可能需要终其一生才能在某个领域、某个专业甚至某件事情中有所成就,那种成就是愉悦的甚至是无匹的,能让你得到充实的人生意义。如果你问我对于某一件事很满意吗?答案大都是否定的,做到极好的事情在我的人生中并不多,我也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如果你问我对于某件事满意吗?答案大都是肯定的,许多事情并不需要做到很好。 当然也不要借此开脱,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想到了我弟那有点差的个人卫生习惯,只可惜他也不小了,又是一个有点傲慢的人,已经不怎么接受教育了。不过,一些事情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大多数没有好坏的说法,但不影响别人的事情是很少的。对于我弟的陋习,虽然我比他的个人卫生习惯要好一些,但我的榜样作用做得很差,对此我颇为亏欠。 事有轻重缓急这个话题也聊得差不多了,文章到这里也差不多结束了。近来有点文思泉涌的感觉,不知道是因为厚积薄发,还是近来很疲惫带来的反弹,更可能的是两者都有吧。有朋友说我的文笔不错,其实我觉得自己文笔一般,还有很多时候有明显的用词不当,现在还在学习语文中,用考公务员的言语理解类题目,不是说过分谦虚,用我之前说的那句更合适:登上高山,方知山外有山;飞上青天,方知天外有天。 不过,容许我在这里说一些比较自信的话。许多人常看的抖音快手视频号里的那些鸡汤、道理,许多还不如看我的文章。你可能读得不是很透彻,但我写的文章大都还算客观,而现在很多的所谓鸡汤道理,都是迎合观众与读者的主观想法,并不能让你产生反思然后进步。当然也不是说抖音快手视频号不好乃至一无是处,他们也有很多知识和道理,或许更浅显易懂,我了解得不多,不能妄下断论。 人们往往会主动接受自己喜欢的东西,对其他东西比较排斥而接触得比较少,寻找道理也常常并非懂得或者运用道理,而是为自己的言论和事情寻找理由和根据,墨守成规和顽固不化大体与此有关。 但是,有光方有暗,知恶方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