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雷诺坦克也有它的魔改型号哦!
坦克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当时一战战场上到处都是布满了铁丝网,碉堡,战壕等,进攻的一方往往都损失的极为惨重,用重炮轰击,造成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因为就算是轰掉了一个碉堡,还有密密麻麻的铁丝网组成的机枪阵地,因此需要一个既能进攻,又能保护好自己的武器,这也导致了坦克的诞生


随着英军造出的坦克第一次投入了战场,虽然故障不断,但实战效果非常明显,各国也开始逐渐研发自己的坦克与之抗衡发展,比如德国的A7V 法国的雷诺坦克。

毫无疑问雷诺坦克的诞生是在武器上一次重大革命,他的身上有着现代坦克许多影子。比起巨大的英国菱形的马克坦克,雷诺坦克十分小巧灵活,一经出厂,就获得了许多国家的青睐购买,因此也大赚了一笔,而雷诺改造的细节也没有停止,购买雷诺坦克的国家,几乎都是以雷诺坦克为蓝本,并研制出自己的型号,而法国自己,也创照了一些魔改型号,接下来咱们就看看魔改之后的雷诺



由于一战期间,车辆稀少,在战争的途中大部分依旧是靠牲畜运送物资补给,变得十分缓慢,尤其在下雪下雨天更是寸步难行,因此,只有通过履带式载具才能平稳的行驶恶劣地带,因此法国可以参考了自己的所有的履带底盘,最后发现只有两个合适,雷诺底盘和圣沙蒙底盘,但由于圣沙蒙底盘故障率高,速度太慢因此不适合在战争中做出快速反应,而最后选择了雷诺坦克的底盘。

当时方案给出的要求是能够搭载75毫米山炮,甚至105毫米榴弹炮,1918年8月末,法国批准了这项项目的工作研发,经过一系列的折腾,一辆由车组成员四人,重量6吨左右的车辆被造了出来,并进行测试,在测试性能里发现,这种方案的设计限制了炮的俯仰角,俯角为-4°,仰角为24,限制了最大属性,而且在开炮的时候,驾驶员也要必须离开他的位置,并且人员大部分没有防护,,尽管在测试的途中非常平稳,但人体工程学实在是太差,并且装药量也不多,因此法国放弃了这种量产计划。

有的雷诺坦克还搭载了一门英国105毫米榴弹炮,但是该车辆的资料非常稀少。雷诺自行火炮的还有几种复杂的设计,要求能搭载海军的75毫米火炮,车体大部分装甲改为方形,驾驶员被转移到中间,火炮安装在后面,后面有一个类似半滑梯角度的装甲,成员都几乎挤在了一起,



大炮竟在我身上: FT75坦克

这时一种成功的型号,大家都知道,雷诺坦克的主要武器是它的37毫米炮,用这些小榴弹对付步兵以及一些轻型工事有着非常好的效果,但为了增大杀伤范围,它必须安装一门更大的炮,因此把75毫米短管炮安装在了雷诺坦克的身上,作为一种火力支援车来使用,虽然75毫米的炮管很短,射程很近,但是和上面的相比,它更有吸引力。

坦克的性能如下:口径75毫米,俯仰角为-10°➕30°,水平角为60° 炮弹重量5.5公斤,初速200米每秒,极限射程2100米,有效射程600米。该型号有两种不同的车型,由于驾驶员的位置有限,炮可以说是在驾驶员的头顶上开炮,因此会影响车辆的行驶,并且只有两名成员不可能在这辆车里同时操控主炮,因为空间实在是太小了

第二种型号的改进把炮塔后部装甲去掉,使用固定的舵机取代了炮塔可以携带35发炮弹,原本计划量产600辆,但由于一战结束,只生产了大概29辆,这些车辆后来参加了一些法国殖民地的战斗。后来在二战中期突尼斯,被发现了两辆。

番外篇:的改进型和外国以雷诺为基础研发的坦克







这次更新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