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群0基础的同学身上,我发现了设计师升职加薪的秘密!【杰视帮】
做设计,怎么才能赚到更多钱?
这是一个明知答案但也会有无数人问无数遍的问题。
不过答案如何绕来绕去花里胡哨,其实都可以拿奥林匹克精神的六字真言来概括。
更高、更快、更强。
你要打好基础,你要学好理论,你要培养审美,你要锻炼商业思维,你要拓展3D软件、视频软件的学习...
耳朵都听出茧子了。
读了各种业内业外大佬们人物传记,乔布斯、比尔盖茨、马云、马化腾的生平如数家珍;
看了各种心灵鸡汤、成功学理论,说起定位方法论比特劳特更侃侃而谈。

但一低头看路,仍然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该迈向哪里。
为什么自己还是赚不了钱?
先不急着回答,再调查一下,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疑虑:
我是不是该给自己做职业规划了?
我是不是该考虑学习新软件了?
我现在转行做设计还来得及吗?
在社会内卷,个人内耗的时代,我们很容易引发思考,引发焦虑。
在这个处处充满荒诞奇迹的年代,我们很容易因为同龄人、同行人甚至更年轻的个体的一夜暴富怀疑人生。
“为什么别人行我不行,是不是方向错了?”
再者,现在的风潮就是鼓励年轻人尽早做好职业规划,所以很多人开始沉迷于一些职业规划课程,沉迷于满天畅想的战略谋划。
但谋划了一周,却发现自己依然每天起早贪黑007,每月收入五六千。
这其中最本质的原因,不是你考虑的不够周全,而是:
执行力。

思考和审视是很好的习惯,这可以很好地帮我们避免成为无脑乱莽的铁憨憨。
但是,思考不能成为踱步的保护伞。
不少朋友在谋划着自己接下来的学习成长计划时,想了太多,反而不知道该执行哪一个方向,把所有的行动力都付诸在了自我内耗上。
这就是学了各种成功学,看了各种书籍典故,却依然找不到方向的原因。
所以,真正想赚钱,想财务自由的朋友,当下最急迫需要做的事情:
做。
一条可以通往财富自由的路径一定不是简单的坐家里思考就能得到的。
就像打单机游戏一样,在不开挂的前提下,通关游戏的唯一方式是什么?
让角色不断地试错,不断地死去,再不断地迭代重生,不断修正自己的战略,直到通关。

其实这个道理已经传播了几千年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只是因为在现代的经济压力下,我们总以为自己承担不起试错的成本,所以总想只通过思考一口气找到通关的秘籍。
这在体育运动上尤为明显。
比如学滑雪,即使你记住了重心切换的时机,计算了偏移角度和离心力的关系式,如果你不真正踩上雪板实践一次,摔上一次,你依然学不会滑雪。

甚至很多小朋友,即使听不懂滑雪的教学理论,只要有一个人在前面滑,他们在后面跟着模仿也能快速学会滑雪。
这就是实践的力量。

这一点对于设计也是同样的。

转行的担心年纪是否来得及、基础薄弱的担心现在恶补是否太晚了、学习PS的担心未来是否...
不要想太多,如果时间与经济成本尚在承受范围,那就先去执行。

“我啥也不会,也没啥规划想法,学了或许就有了。”
这是一位0基础的同学告诉我的。
他在线下班的教室里,刚刚经历过线下16期0基础训练营的学习。

2022年第一期线下班的预开学
针对这一期零基础同学们的提前批教学。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线下班一向被调侃为“魔鬼训练营”。
不仅教学强度高、学员们也不乏各路大神,作品质量一个比一个高。

作为零基础小白,其实在这里是存在一定压力的。
但这种压力绝不是成长的阻力。
想那么多无用,怕那么多干啥,干就完事了。
你看小智,你看阿福,他们都是从零基础一路攀升上来的。


3个月的时间,或许不能帮每一个0基础的同学都变成设计总监级别。
但至少,能帮每一个同学积累足够的设计经验,找到正确的行动方向。
不管商业设计的市场偏好如何变化,只要保有这种执行力,你始终不会被淘汰。

每一个敢于行动的设计师都是值得尊敬的,这一点无关你是0基础还是设计老炮。
所以,设计师想赚钱,不难,
在成本可承受的范围内,不要想太多,先做,先试错,
然后不断迭代,终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通关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