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弈棋基础棋规解读之对“炮”的详解
其实对于炮这个棋子,走法完全同中国象棋,隔子吃子、走法同车。但是三国演弈棋官方规则加了一个“仅在开局第一回合走棋时不能走出国境线”。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先来具体说说三国演弈棋的棋盘构造,因此我特地用的是第4版棋盘(该版本已经绝版,只是为了举例,请大家以当前在售版本为准)。

如上图,深颜色区域就是三方的本土势力范围(东汉那边的深颜色请忽略掉),每方除了一个都城(九宫区域)以外,还有并排的五个重镇,那么由这五个重镇所组成的就是所谓的“防线”,每方的兵就驻扎在这五个重镇上。(中国象棋的“兵林线”在三国演弈棋里叫做“防线”)而国境线就是防线前一条线,即图中每方本土与中心区域的交界线(深浅颜色分界线)。了解了这些东西以后,就方便理解了。
话归正题,炮在开局第一回合为什么不能走出国境线?
两个原因。
第一,如下图,吴国可用借刀杀人计将炮置于魏蜀两炮之间,接下来魏可直接打掉蜀一个炮,这对于蜀来说不公平。

第二,棋盘为三国时期中国地图,炮也不可能开局第一回合就部署到中原地区,因为太快了,不符合实际情况。那为什么不限制在防线呢?有棋友说如果允许走到国境线,比如魏蜀的炮开局第一回合都到国境线,则吴必丢一车,如下图。

这种情况很容易出现,如果吴开局第一回合急于进攻的话。其实我们回顾一下吴国历史就会发现,吴国的长处是防守反击,比如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以及与曹魏的战争,主动进攻一般占不到便宜,所以吴国的最佳策略是先把自己的防守做好,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而不是贸然进攻。炮可以到国境线表示吴国开局至少有主动进攻的机会,只是结局不一定好。但是,由于是三方对弈,蜀方走棋也未必如魏方所料。这些都是变数,可能更能反映当时的状况。
另外,大家如果经常看古代战争片的话,就会发现一个问题,两军对垒,最前面的往往不是弓箭兵,而是拿着盾牌长矛的步兵(就好比象棋的兵林线)。战争开始时,弓箭兵会先走到军阵最前面(就相当于炮前进到国境线),然后才开始放箭射击。然后才是步兵、骑兵、战车兵发起冲锋,弓箭兵就会退到阵营后方(“残局炮归家”的道理估计也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