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原神》寻味之旅——「璃月食集」第三期

2023-02-21 12:08 作者:对草神一心一意  | 我要投稿

备好上好的玉米粉和糯米粉

兑水搅匀

揉成面团

盖盖发酵

捏一块可以组成小锅巴零件

然后组成锅巴

擀面

捏小团

变小面团

去底

加以修饰

上锅蒸,准备食材其他辣椒,肉沫

炒匀

合为一体,为辣味窝窝头



粗粮窝窝头是采用天然绿色的五谷杂粮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一种食品。其中的纤维素含量很高,具有刺激胃肠蠕动的特性,可防治便秘、肠炎、肠癌等。窝窝头一般是玉米面做的,黄色的,在旧社会人们都吃这个,它的样子和名字是一样的,圆锥形,锥底部有一个向里面凹进去的口,故得名窝窝头。现在市面上不仅仅只是玉米窝窝头了,还有黑米窝窝头、高粱窝窝头、红薯窝窝头、绿豆窝窝头、糯米窝窝头等等,基本上都是采用五谷杂粮为基本料材加工而成,一改传统窝窝头生硬、干涩的口味,成为一种绿色、美味、营养、健康的美食,广受消费者的喜爱。

窝窝头起源的历史是不可考了,但至少在明朝已经有这个名称了。李光庭著《乡言解颐》卷五,载刘宽夫《日下七事诗》,末章中说及“爱窝窝”,小注云,“窝窝以糯米粉为之,状如元宵粉荔,中有糖馅,蒸熟外糁自粉,上作一凹,故名窝窝。田间所食则用杂粮面为之,大或至斤许,其下一窝如旧而复之。茶馆所制甚小,曰爱窝窝,相传明世中富有嗜之者,因名御爱窝窝,今但曰爱而已”。照这样说,爱窝窝由于御爱窝窝的缩称,那么可见窝窝头的名称在明朝那时候已经有了。

窝窝头本来是过去北京穷苦人的主要食品,它是用玉米面或杂合面做成的。大个儿的有半斤来重,小的也有二、三两。窝窝头的外型是上小下大中间空,呈圆锥状。为了使它蒸起来容易熟,底下有个孔(北京俗语叫窝窝儿),又因为它是和馒头一样的主食,所以北京人称这种食品为窝窝头。过去形容某个人命运苦,常常说:“他呀,一辈子饥饱劳碌,吃窝头的脑袋。”歇后语“窝窝头翻个儿--显大眼”是指把窝头翻过个儿来,窝儿朝天就显出了个大圆眼儿(即圆孔)来,用以比喻出风头,反而出了丑,常常带有轻视讽刺的意味。

农民用玉米面做这种食品,用这个名称,已经很久了。天下事无独有偶,窝窝头还有其他故事。北海公园有一家饭馆名叫“仿膳”,是仿御膳房做法的意思。他们的有名食品里边,便有一种“小窝窝头”,据说还与慈禧有关,相传清朝末期,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前不久,慈禧等一帮人狼狈西逃,一连好几天赶路,带的糕点都吃完了。快到西安时,慈禧饥饿难耐,下令停车,要手下人去找吃的。随从们想,她吃惯了山珍海味,细软糕点,现在到何处去寻。所以手下人只哼哈应声,无从着手。慈禧一见,火冒三丈:“你们这帮奴才,怎么还不去找吃的,想饿死我呀!”一个太监说:“老佛爷息怒,奴才不是不肯去找,可这地方,前无村后无店,到哪儿找呀?”正说着,慈禧见不远处有逃难的百姓,正坐着吃东西,她指着说:“你们去看看。”太监跑去一看,逃难的人吃的是凉窝窝头。太监回禀说他们吃的是粗食窝窝头。慈禧从未听说过什么叫窝窝头,心里好生奇怪,就亲自下车前去探视,见是一种黄橙橙的食品,那些人吃得正香。她上前问道:“这东西,好吃吗?”一位老头儿回说好吃。慈禧肚中空空,不自觉口生涎液,也很想尝尝,便说:“你能给我一个尝尝吗?”那位老人爽快地递上了一个。慈禧接过就咬了一口,感觉味道不错,就吃了起来,啊!还真香呀!不一会儿,一个大窝窝头就被她吃光了。

后来,她重回北京宫中,每当吃腻了满桌的御膳,就想起那次逃难时吃的东西——窝窝头,真可谓回味无穷。于是下令御膳房做窝窝头吃。窝窝头送来了,也是黄橙橙,她一尝,咂吧咂吧,感到不是那滋味,一怒之下,又杀了几个厨工。这可难坏了御膳房,哪个厨人不怕死,谁还敢给她做窝窝头。大家凑在一起想办法。还是一位老厨师想出一个主意:“咱们用栗子粉加白糖,做窝窝头,试试她爱不爱吃?”于是,大家动手做了栗子面窝窝头送上,慈禧尝了尝,挺好吃,高兴地说:“我总算又吃到了当年逃难时的窝窝头了。”消息传回御膳房,大家才松了一口气。从此御膳房的点心谱中又增添了一品小窝窝头。其实这种窝头只是比现在的多加了些料而已,据说里面有:玉米面,栗子粉,黄豆粉,白糖等材料,因此味道也就别具一格了,所以北京市面上除真正窝窝头以外,还有两种爱窝窝与小窝窝头,留下一点历史的痕迹。

在沧州的南皮县,也有一种地方名吃——南皮窝头。南皮窝头制作讲究,需上乘小米50%,精选黄豆40%,栗子10%用石磨推,然后用箩除杂去皮。选料精细制做时,加入花椒、大料、茴香籽等为原料的五香粉,冷水和匀,做成窝头,放入蒸笼,旺火蒸20分钟即可出屉。其色泽嫩黄,清香扑鼻。少暄宜人,香甜可口。南皮窝头历史悠久,也和慈禧太后有关:据记载,清末,慈禧太后在一次如见军机大臣张之万时,问及农村百姓常吃什么饭,张之万答“窝头”。雅性所致,慈禧想尝尝窝头的滋味,张之万即派人回老家南皮,精工细做,蒸好两锅窝头,驰送京城,贡呈太后品尝。慈禧用后大悦,遂将南皮窝头定为“御膳食品”。从此。南皮窝头名声远扬,成为宫廷贡品。

《原神》寻味之旅——「璃月食集」第三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