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火蝾螈意大利亚种介绍

2023-05-04 18:43 作者:小小de蓝天  | 我要投稿

全文仅供参考,仅代表个人观点。

 

小小的蓝天

 

如何保存美好的事物?

用书写、照片的方式去记录它们,探究它们、了解它们,并保护它们。

 

很多欧美国家的有尾目在早期(10到15年前)的人工种群都是近亲繁殖的,我们有尾目圈子发展的较小较慢,我们应当壁免近亲繁殖,保持物种的基因多样性。壁免近亲繁育的办法:假设分别有A组和B组两组火蝾螈,每组为一对,A组和B组繁育的幼体养大后,把A组繁育出来的雄性分配到B组繁育出来的雌性来继续繁育......

 

 

本篇帖子主要给带伙介绍火蝾螈意大利亚种。

意大利火蝾螈,是火蝾螈的一个亚种。火蝾螈,即动物界-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有尾目-蝾螈科-真螈属-火蝾螈种。

意大利火蝾螈他们分布范围是意大利北部到南部不等,亚平宁地区分布广泛,从滨海阿尔卑斯山到卡拉布里亚(意大利最南部),分布地区西部的密度更大。他们主要存在于摩德纳亚平宁山脉600-1000米之间的波段,最高海拔为1900,记录的最低海拔为135米。

意大利有两个火蝾螈亚种分布,一种是Salamandra salamandra Salamandra(拉丁文 物种名),翻译成中文应该叫火蝾螈指名亚种,国人误解的俗称该亚种为法火或法国火蝾螈,另一种是Salamandra salamandra Gigliolii(拉丁文 物种名),就是大部分国人意识里认为的意大利火蝾螈了,意大利语把意大利分布的火蝾螈统称为Salamandra Pezzata(意大利语)。

火蝾螈在欧美各国是很普遍价格也还平实的两栖类宠物,与大多数两栖类一样是偏向夜行性的动物,由于喜欢藏身在枯木缝隙中,当枯木被人拿来生火时,它们往往惊逃而出,有如从火焰中诞生,因而得名。

当山毛榉森林开始变绿,春雨涌动溪流时,火蝾螈离开树林中的避难所,到达干净的水道(似乎溪流、水潭、深水池都有可能选择繁殖)。与其它两栖动物不同,火蝾螈是一种卵胎生的物种,可以在水中产下完全形成的幼体。幼体在水中持续发育约五六个月,然后才能返回山毛榉森林的栖息地。因为它们生活的地方多是山毛榉、栗树等树,所以用的是山毛榉森林,图片是山毛榉。

它们通常生活在丘陵地区,出没在阴暗的落叶林中,藏身于湿润的落叶和枯木之下,在夜晚或者雨天才会活跃起来。

在野外,火蝾螈的食物包括各种昆虫、蜘蛛、蚯蚓和蛞蝓,但它们也偶尔吃蝾螈和幼蛙。在圈养中,可以喂它们吃蟋蟀、面包虫、蜡虫、蚕幼虫和蠕虫等,我认为,蚯蚓是很不错的食物。火蝾螈是欧洲最大的蝾螈之一,gigliolii可以长到20厘米长,17厘米是成体的长度。

雄性及雌性火蝾螈非常相似,但到了繁殖期,雄性火蝾螈的生殖腺会胀大。(下图后三张为雄性泄殖孔外观,它们都不是同一只雄性)

接下来说一下野外温度,由于我没有得到真实探测的数据,于是我只能从南部的地区卡拉布里亚,通过数学和科学的方式,来推测一下该地区意大利火蝾螈他们的生活温度区间。

(Calabria)卡拉布里亚一年的温度最低为-5度,最高为40度,冬季平均气温8度,夏季平均气温21-27或25-30度,卡拉布里亚的平均海拔为320m,该区最南端的阿斯普罗山区最高海拔为1995m。每一百米温度降低0.6度,假设该区意大利火蝾螈密集在海拔1000m的地方生活,那么温度比夏季平均气温30度,低5度,由于火蝾螈生活的环境是丘陵森林,在夏季,林地由于没有热岛效应、湿度大,林内风速小,乱流交换弱,树木蒸腾等原因,林地温度会比城市低3度甚至6度以上。

也就是我预测意大利火蝾螈生存的温度最高是19-22度。当然,离实际环境的温度区间是有差距的,我仅是把能搜到的有限的信息,通过数学大胆推测,因为我对这个区有多大,gigliolii都在这个区的什么地方,这个区有多少个省,网上搜来的这些温度来自于哪个省区,都较难有一个准确的概念,所以推测的数据不等于实际的温度区间。

说完了野外,接下来,我会给大伙带来国外对于火蝾螈意大利亚种的人工饲养以及繁育。

在人工的饲养环境下,应该保持温度在20度以内(保持在18度以内最佳,冬季保持在5-10度),可以多喂食野生蚯蚓和一些各种昆虫。在国外,人们认为补钙对于有尾目来说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陆栖有尾目动物,如果不做钙成分的补充,蝾螈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畸形和疾病,长大后有可能会突然死亡,并且经过X光的照射拍片,发现骨头的部分比健康的蝾螈较透明。

火蝾螈无论是幼体还是成体,攀爬能力都挺不错的,要注意防逃,不要把饲养箱里的东西垫的太高,它们知道观察并且攀爬到高处逃逸。

火蝾螈的饲养环境,不应该太湿润,在我的饲养观察下,我认为火蝾螈的饲养环境最舒适的火蝾螈状态最好的环境应该是环境整体保持干爽,布置有种好的苔藓,放好落叶,树皮,在野外它们生活于树皮上落叶下,环境不要湿润到滴水,不要总是喷很多水让整体湿漉漉的,然后放置一个水盆。如果环境太湿润也不会有太大问题,例如简单的用水苔饲养,时不时整体喷水,也可以养活,但是状态或许不会达到最好。环境太湿润的情况下,它们会寻找一个这个环境中最干燥的地方驻扎栖息在那里。也就是它们会自己寻找到自己喜欢的干湿度的地方,所以也可以给环境分干湿区。

火蝾螈性成熟需要达到四年左右,它们的交配期是在冬化后的春天较为湿润的时候,火蝾螈的求爱是在岸上进行的,在雄性意识到潜在的配偶后,他会与她对质并挡住她的去路。雄性用下巴摩擦她,表达他对交配的兴趣,然后爬到她身下,用自己的前肢抓住她的前肢。他在地上放置一个精囊,然后试图降低雌性的泄殖腔与它接触。如果成功,雌性会将精子包吸入体内,并且卵子会在内部受精。在圈养中,雌性可能会长期保留精子,并在以后使用储存的精子来产生另一个离合器。这种行为在野外尚未观察到,可能是由于获得新鲜精子的能力和储存的精子的降解。

在雌性火蝾螈的体内,火蝾螈的幼体在发育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便开始了体内个体吞噬,一些蝌蚪会吃掉其他的输卵管中的卵和其他的胚胎。

火蝾螈意大利亚种的花纹样式丰富多姿,下图的图片来自于意大利中部,托斯卡纳和埃米利亚的罗马尼亚。

亚平宁山脉的南部北部中部的火蝾螈意大利亚种也呈现出不同的花纹性状。

下图分别为意大利南部-亚平宁中部-亚平宁北部的火蝾螈意大利亚种。

补充一下,

我认为火蝾螈意大利亚种喜欢干爽的环境,并且它们相对于一些有尾目物种属于较为活跃的物种。因为我饲养的苗子通常会待在最干爽的那片地域,也就是那片塑料上,即使这里没有任何可以躲藏躲避的地方,它适应环境后也很少躲到苔藓下。火蝾螈意大利亚种以及火蝾螈分布的范围广,分布的海拔区间大,再加上之前所说的个人饲养观察到的,所以推测火蝾螈属于较为活跃,活动范围大的有尾物种。

最后,上几张火蝾螈意大利亚种的图片,用它们的美丽来结束本次有尾物种介绍。(图一野外捕食蛞蝓,图五六七野外产下蝌蚪)

END.

20230321更新:

 

意大利火蝾螈的生产季节在10月-来年2月。(繁殖季节在冬季至春季,5度左右,人工饲养时,它们进入繁殖期的最高温度在12度以内)

意大利火蝾螈求偶: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S0JeaWdfRI

意大利火蝾螈生产: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n1YeKq2v48

 

通常需要4-6年的成长达到成年,人工饲养的寿命大多在14-20年左右,它们的实际寿命更长。

 

S. Salamandra(火蝾螈) 是一种害羞的物种,它会花很多时间隐藏在阴凉的裂缝、原木下或其他可以提供保护和水分的地方。它的主要活动时间是在温和的夜晚。在极端的温度下它们不活跃。

 

 

 

火蝾螈通常会在同一个栖息地忠诚多年。他们还将不断地重新访问相同的越冬地点:一项实验发现,个体返回同一个洞穴可以冬眠长达 20 年。这些旅程需要一些归巢机制;据观察,火蝾螈会沿着带有地标的路径进行定位。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地标是否对它们的视觉或嗅觉线索更重要,尽管一些实验表明视觉线索可能很重要。

 

S. salamandra的饮食包括无脊椎动物猎物,通常是蝾螈特定栖息地中最丰富的物种的混合物。其中包括蚯蚓和蛞蝓等软体猎物,以及苍蝇、千足虫、蜈蚣和甲虫等硬体猎物,但它们偶尔也会吃蝾螈和幼蛙。在圈养环境中,它们吃蟋蟀、面包虫、蜡虫和蚕幼虫。年轻的火蝾螈似乎在从幼虫阶段蜕变成成虫后的头几周内会在它们喜欢的猎物类型上留下印记。

 

S.salamandra似乎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狩猎策略。当光线充足时,它会利用猎物的移动作为提示,而忽略静止的猎物。然而,在黑暗中狩猎时,由于视力受损,它使用嗅觉作为主要线索。在这种情况下它会攻击猎物,如果猎物是静止的,只要它能检测到猎物物品的气味。(格里菲思,1996 年)

 

火蝾螈的主要生物碱毒素——Samandarin会导致所有脊椎动物出现强烈的肌肉痉挛和高血压,并伴有换气过度。通过对欧洲火蝾螈皮肤分泌物的分析,科学家们确定另一种生物碱,如samandarone,也由蝾螈释放。这些类固醇可以从蝾螈的腮腺中擦拭。金桔通常是存在的主要生物碱,但不同火蜥蜴的比例不同。然而,这一比例并未显示出性别依赖性。幼虫不产生这些生物碱。成熟后,卵巢、肝脏和睾丸似乎会产生这些防御性类固醇。火蝾螈的毒腺集中在身体的某些部位,尤其是头部周围和背部皮肤表面。动物皮肤的有色部分通常与这些腺体一致。皮肤分泌物中的化合物可有效对抗表皮的细菌和真菌感染;有些对人类生命有潜在危险。

 

 

 

累了,就到这里吧....

 

 

 

 

 

 

全文仅供参考,仅代表个人观点。



火蝾螈意大利亚种介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