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故事与社会

2018-01-30 00:36 作者:大方  | 我要投稿

1.

故事,故事,一个又一个故事围绕在我们的周围,围绕在空间中,围绕在时间中。

《小红帽》、《海的女儿》、《皮皮鲁》……这是童话故事。

《北欧神话》、《希腊神话》、《圣经神话》……这是神话故事。

《复活》、《哈利波特》、《西游记》……这是小说故事。

……

新闻头条是故事,八大姑七大姨的家长里短是故事,故事存在于人类存在的所有地方,它们是如此融入我们的生活,以至于我们习惯性的忽略它们,但是它们却从我们的眼睛、耳朵钻入我们的大脑,偷偷在潜意识的海洋中稀释,虽然很少但是在产生作用。

往大方面吹,历史是叙事的结果,我们所熟悉的历史无论是通过口口相传还是文书记载,最终都是通过叙事传承下来,所以每一个王朝的初始都会为自己编造大量故事,直接或是间接地证明自己王朝统治的正当性和正确性。将叙事作为工具甚至可以扭转黑白。

往小方面说,从小孩子就会从各种渠道获取各种故事,这些故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所以童话故事通常是那些所有人认同的故事。


在那个字都认不全的时候就看这种黄暴小说


2.

关于故事的解读,现在有三种看法。

第一,作者本位论,即作者对于故事有绝对的解释权,读者只有按照作者的想法才是正确的。

第二,作品本位论/文本中心理论,即作者创作完作品后,作品就变成了它自己,解读的时候只关注作品本身,将它与作者、时代、社会全部剥离开来,作者的话就是狗屁。

第三,读者本位论,即作者创作完作品后,读者对其阅读是再创作,最终读者感受到的才是真正的作品,所以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读,作者的话爱信不信。

提出这样的解读方法,并不是让人拿着互相攻击,而是为了更好的分析故事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这三种方法都应该了解,通过不同的方法解读得到的结果也可能是不同的,不要看见别人的结果和自己不同就干。


读者互相攻击的代表《EVA》


3.

如果故事是思想的映射,那么能不能通过故事反推思想呢?

例如将某一时间段的小说全部收集起来,分析其中的感情,是否可以对当时主流社会做出一个侧写呢?

理论上似乎是可以,我国过去曾经流行的伤痕文学、改革文学,美国曾经有过的“垮掉的一代”,这些极具时代性的文学流派并没有统治文坛,甚至几十年后就几近消失(它们的影响肯定就和小溪一样汇入了社会)。

小说只是一种,所有能够记述故事的文本都将纳入其中,进行大数据分析。

但是正如上面所说,对故事的解读本身就是一件极富主观性的事情,而且需要的样本数量非常非常多,也许还要根据影响力对其进行加权操作,人工根本不可能完成这项工作,但是计算机也许可以。

现阶段人工智能一点也不灵活,与人类相比非常梆硬,不过几百年后也许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如果是在同一个梆硬的解读标准下,得到的数据应该是基于同一个基准具有可信度的。

通过对故事数据的收集处理,也许社会脉络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变成图像或者表格,届时人类又会多一种理解自身的方法。

 

部分公司也就跟风吹吹概念


PS:我一开始是想写故事对社会的影响的,最后写着写着不知道为什么写成这样了,也许这就是潜意识作祟吧。


故事与社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