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正经书遇上《实教》(13)
所谓邪道难长久,忠厚是坦途。
可惜清隆不知万事须得适度之理,自贬姿态甘为狂蜂浪蝶,四处拈花惹草不肯止休。终有一日奸情败露,清隆此时盖已不知污多少少女之清白矣。
学校难以坐视不管,众女亦是失望而去,面对空荡之房间及退学之命运,清隆初次体会难以言说之深切痛楚。
唯有帆波同青梅竹马有栖相伴左右不离不弃,清隆由此微感宽慰。
然能误得少女一时,岂能误其一世乎?
清隆便劝两女速速离去,三人垂泪而别。
白屋一入深似海,从此清隆是路人。
清隆就此离去,不带走一片云彩。
看官诚希望此书为一美妙罗曼史,笔者却置若寡闻草草了事。然此非我之过,乃是世间多情男子,几人得有好下场?一肉一蒲团,常伴青灯旁,此方是长寿健康,寿终正寝之正途。
笔者虽作此英雄痛别美人之残酷结局,亦愿再作一赋以颂清隆之天生睿智,风流潇洒。
《思清赋》
凤去梧桐渺远兮,恐年岁不吾与。乞凰妇以交接兮,伊人立水洲彼。玉树生于庭阶兮,潘安宋玉莫比。苍屋出则卜吉兮,女满堂独目成。得娥皇复女英兮,数七焉得平衡?采宿莽搴木兰兮,又缀之以青藤。
何独行而茕茕兮,子岂可曰不群。孤高者之初见兮,姻缘堪说有灵。双面者之反复兮,鬼神孰道无情。正义者之多愁兮,增妤眼而蛾眉。萝莉者之机谋兮,舒妙婧之袿徽。文学者之盘桓兮,虽日暮犹弗归。佳人佳期如梦兮,浩荡无涯难追。
少接尘世之清规兮,咏诗浩歌抒情。歌曰:“天地烟煴,百卉含葩。鸣鹤交颈,雎鸠相和。处子怀春,精魂回移。如何淑明,忘我实多。”遂违礼法而僭兮,阴阳辟而双分。烂漫糜丽迭逿兮,藏不伦于乾坤。《诗》《书》招摇蹈弃兮,冰心凭以回春。实无乃至天人共愤兮,忍凄凄而别离。
收畴昔之逸豫兮, 卷淫放之暇心。修初服之娑娑兮,长余佩之参参。文章焕以粲烂兮,美纷纭以从风。御六艺之珍驾兮,游道德之平林。结典籍而为罟兮,驱儒墨而为禽。玩阴阳之变化兮,咏《雅》《颂》之徽音。嘉曾氏之《归耕》兮,慕历陵之钦崟。共夙昔而不贰兮,固终始之所服也。夕惕若厉以省諐兮,惧余身之未勅也。苟中情之端直兮,莫吾知而不恧。墨无为以凝志兮,与仁义乎消摇。不出户而知天下兮,何必历远以劬劳!
笑笑生曰:“天长地久岁不留,莫醉花丛不自知。”清隆此后如何如何,无人知晓,且其本非凡人,虽一时猪油蒙脑,亦旋即醒悟,终证大道。此岛国人之家务事也,非我神州圣民所宜知。
戒我华夏国民,虽晓西门,未央之徒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不知其后来痛悔遁入空门,长伴青灯古佛。故年少之徒,且行且珍惜!慎之慎之!
某某生书于双鸭山一僻斋
时壬寅年十月初九,窗外微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