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理想a圈-在理想的主体间性网络之前
写在文章之前:由自恋式的单人舞转为尝试性的理论实践与批判。


对每个人来说,我们所区分的主客之分并非真正的主客之分,倒不如说我们与世界的关系是:我与我眼中的世界与真正世界的关系。
即:作为仅能体验第一人称的我们,是没办法真正认识同样为第一人称的别人的。
举个例子:我们把铁叫做“铁”,它就真的是铁吗,它不会说我们的语言,所以它一直是“沉默”的,假如它会说话,告诉我们它的名字不叫“铁”,那我们自然就能在“我”的第一人称下修改对于铁的认识。但是很不幸的是,铁是沉默的,而我们是在享受它的沉默,所以我们可以对它进行完全的掌控。
对于人与人的关系来说,他人就是会说话的“铁”,所以我们能够依靠他人的言说来纠正我们对他人的认识。
我们要如何处理,我和我第一人称构建的“他”,与真正的他的关系?
根据上面的分析,在这里我想讨论两个问题:
二创作者与au受众的关系,as偶像与au受众的关系。
也就是,创作者如何处理自身与他构建的“受众”以及与真正的受众的关系。
同理,受众与as也同样需要处理这类问题。
在这里我要举个例子:关于前几日,《草莓与狼》导致的二次冲信事件。
先做几个分类,维护信的维护的是信%,喷信的是喷的信@,站在理中客角度分析信各有对错的是分析的信&,而真正的信又是如何呢?信本人又如何确定自己究竟是信?
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本身构建我们自己的方法就是靠“镜像”,我们没办法内视自身,因为我们所谓的“审视自身”都是建立在他人的评价或者沉默之物对自己建构的价值体系上的。ps:沉默之物指书,影像资料等一系列影响我们的“死物”。
我们必须成为一个细胞样式的自己,我们需要一张“过滤网”来筛选被我们吸收的东西,我们也同样需要一个“排泄口”来吐出我们不再需要的东西。我们或者说人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我们是可以回溯性的修改我们在社会中的“我”的,我们常说知错就改,甚至法律本身也同样给予犯错之人悔改的机会。那为什么二创作者没有修改“自身”的机会呢?
在跳出v圈这可怕的圈子之外,甚至把自己扔出互联网之外,方才看清楚在这个人人都能发言的世界里,在这个人人“平等”的世界里,“知错就改”是多么可望不可即的事情。在这个“平等”的世界里,并非人人平等。把互联网当做游戏的人,与在互联网上寄托情感的人是没办法一概而论的。我甚至可以说在现实力量不介入互联网的情况下,“乐子人”是最能掌控权力的人,甚至说的更有意思点,“乐子人”恰恰是提醒你网络世界是一场游戏的老师。在这“人人平等”的世界里,妄想人人和睦相处的想法很快就会被互联网上的“乐子人群体”所击溃,这时候就面临好几种选择,1离开互联网,2不离开互联网。离开互联网自然无事一身轻,但是你要是选择不离开互联网你就必须选择成为“毫无弱点的乐子人”还是把网络当做现实扎根在互联网上。
成为“毫无弱点的乐子人”?乐子人并非毫无弱点,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触及现实的红线,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制裁。而聪明的乐子人游离在河边,干着一些既不触犯红线,却又可以享受“操控”的快感的事。看起来倒是挺快乐的,但是这种在互联网上的快乐并非毫无代价的,现实的时间被浪费,长时间的不去经营人际关系,到最后成为另外一种形式的“宅男宅女”。“乐子人”真的毫无弱点吗?他没有父母需要养老吗,他没有事业需要拼搏吗?所谓的“毫无弱点”正对应了现实中的“满身伤痕”。
而成为真正把互联网当做现实的人呢?你就势必把经济中心转移到网络中,而面对互联网上的如此繁杂的环境,如何拒绝成为了必修题。我现在再去审视以前的我,发现自己一直以一种敞开的姿态在面对网络,寥寥数语便可让我翻来覆去痛彻心扉,说来可笑,在现实里尚可用拳头来防御,怎么到了网络里反而“手无缚鸡之力”了呢?更何况如此轻飘飘的几句言语就能攻击到你,你不知道防御吗?
况且在二创作者中有谁是真正将经济中心转移到网络上的?
在网络上还有一个怪象,一个敞开的人很容易把主导权交给你所愤恨的人。即:把你自己完全的交予他人评价。我并非鼓吹受害者有罪论,而是当受害者真正听信了受害者无罪论,完全将保护自己的权力交给他人,指望别人来主动维护你的安全,那你最后的结果就只能变成一个寄生虫,一个吃饭都要别人喂到嘴里的婴儿。
说到这里,我对二创作者的观点是:老老实实的把自己武装起来,真正能保护你的只有你和真正有能力保护你的东西:法律。你若真正认为这里是人人平等的世外桃源,最后难免落下一个伤心离去的下场。谁是对你负责的人,你又对谁负责?你创作的目的为谁,又何必为无关紧要的人暗自神伤?
而我对受众的看法是:虽然我不愿意提及对我也同样痛苦的事情,却不得不承认,在有些时候,受众同样也是敞开的,这种敞开是无助式的敞开,是一种无理式的要求。
即:我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你身上,你一定要让我满意才可以。
此番话适用于所有自以为是的站在他人的角度说话的人。我并非认为,当别人遭受伤害时我们要袖手旁观,而是要明白你要对什么负责。为了维护他人而去攻击别人,你做好了为你自己的言论负责的准备了吗?
这种自以为是的“善意”恰恰是最恶毒的裹挟,你完全把当事人的话语权剥夺到你身上,这难道是件善事吗?所谓的“侠客”最爱念叨的一句话就是“替天行道”,到底是天要亡他,还是你抢占了天的位置,来代替天来言语?你只是在享受大他者的沉默,你为自己赋予的正义恰恰是最大的恶。
作为偶像,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个相对沉默的对象了吧。“替偶像行道”的事情发生的还少吗?
反小团体反的是什么小团体?我理解的小团体的危害一是裹挟二是恶意攻击,但是这一就光天化日的正在发生着,又是反的什么小团体呢?小团体做大了就不叫“小团体”了对吗?
我们所渴望的人人平等的世界,究竟能实现吗?在这个问题之前,先要问问自己,想要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除了互不干扰的原子化个体之外,究竟是否存在真正的人人平等?
这人人平等并非你认为的人人平等,而是大家共同认同的平等。打着人人平等的旗号,却又行此不平等之事,未免让人笑掉大牙。
为他人负责恰恰是为自己负责,给予他人的尊重,应该是双方共同承认的。而不是自以为是的“为了你好”。
这场关系的分析到最后不过是,是否负责,又对谁负责的问题。
到底是对你幻想的那个“他”负责,还是对真正的他负责?好心办坏事的不仅仅是因为能力不足。或许是他根本没搞清楚,他是在为自己的幻想辩护?还是对真正的他的保护。
仅代表个人观点,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