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当代都市传说地点考察2——静安寺与涌泉

——静安寺与静安公园的涌泉们
非常抱歉!这期的素材很早就拍好了,但是一直没有动力把他写完,再加上毕业求职,以及本人还有几篇小说连载着实在没写它的心思,最近小说完结一篇烂尾一篇工作也稳定了下来就要回归正轨了,所以终于搞定了存货,多图警告!

我是正文分割线

只能说很离谱,但是我确实在上周忙里抽空去了趟静安寺寻找涌泉的遗踪,静安寺平时门票50块,过年要100块,但是佛教节日免费,为了这50块花的值我在这个不大但是很高的庙里转了四五圈,除了涌泉和钟楼还拍了一大堆有意思的东西,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这些介绍静安八景的装饰墙就在2号线静安寺站1号口旁边。

没错,2号线静安寺站1号口就在静安寺鼓楼的正下方,已经和庙融为一体了。

静安寺正门来此打卡拍照的人非常多,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花50来上香的,有名的阿育王柱就在钟楼那一侧,入口也在那里。

钟楼正门墙上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游客通道门口也在这里,所以拍不到没人的镜头。

好强的压迫感!和普通庙宇不同,静安寺的建筑都是3层楼起步,用平台和走廊全部联通起来的楼房。
不过我没多看一进门就右拐旁边的钟楼。

这地方现在是义工休息处,门口检票的义工轮流来钟楼里休息,其实照片没拍到左边坐了一排义工在玩手机搞得我有点尴尬,也就没做什么出格的事情。

可以看到新涌泉井口是被盖起来的,里面已经被游客当成许愿池了,旁边那个水泵就是用来汲水的。
而在新涌泉正上方就是大钟。

这藻井有点敷衍啊……

钟楼和鼓楼一样一楼没有直达二楼的楼梯,得从其他楼的楼梯上到二楼的平台和长廊上,再能到大钟面前。

钟楼的大门当然上锁了——撞一次钟要老价钱呢!
但是问题来了,这个钟,不是当年那个!

https://www.sohu.com/a/128237235_626008
很明显了吧!钟型,钟的下缘,纹饰都不一样!甚至背景都不一样,我照片里的钟楼二楼挂钟的房间木结构的,明晃晃的8根大柱子,而且钟楼里面没有楼梯,所以真相只有一个,这个钟不在钟楼里!
大概率是在不对游客开放的楼里,平时做功课用的。
图片的来源非常可靠,就是当年网友上传的。

这口和平钟是悬挂在铁环上的,钟纽还做过加固。


随后我就去大雄宝殿参观了,大雄宝殿和钟楼鼓楼一样是建在钢筋混凝土一楼基座上的木结构建筑,其实那个一楼是个巨大的会场。
绕殿一周,我在大殿后面看到了一个不错的景色。

这个小阿育王柱只是大殿周围栏杆的柱头,大殿后就是仿古建筑的高楼,楼后是静安寺塔的金顶塔尖。
发现了吗?仿古建筑的最高层好像是真的木结构。
为了更强的压迫感我从二楼下来了。

这要是不说谁知道这是在一座寺庙里拍的,高层仿古的建筑阴影给人一种赛博朋克的感觉,一股子忍者杀手世界的味道。
原来我就是井底之蛙!

穿过一条走廊我就来到了塔下,塔在庙的后面紧邻后门,明明游客们都在拍摄这座塔独树一帜的塔顶,却没几个人真的来绕塔三圈。

一楼供奉着满墙的逝者牌位,一块巨大的翡翠原石被安置在莲台上,说句题外话,在静安寺大雄宝殿前台阶的右侧地上随意的摆着一块巨大的水晶原石,有可能是原先准备放到塔里来的。
当时静安寺里游人如织可是宝塔这里一个人都没有,从喧闹的地方一下子走进无比安静,挂满排位的地方让我感觉很不好,所以我就赶紧离开了。


登上宝塔的二楼,我发现继续向上的楼梯被锁了只有二楼外侧的回廊是开放的,凭栏俯视却又有了意外的发现,塔基的花坛里有一条通往马路的小径,被遗弃的佛像们就这样平静的端坐在塔基上面朝着人行道方向,背靠着宝塔。
对信仰的敬畏让人无法随意丢弃神像,而对50块门票的意见也让他们狠不下心来单单为了送走神像而花钱,毕竟这些神像可能也没有50块。但是这条土路真的只是抛弃神像的人走出来的吗?有没有可能那些不想买票的人就会走这条路来到塔下参拜这些神像?这样来来往往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路神像也有了归宿,虽然没有遮风挡雨的庙堂却也为信徒来了慰藉,恍惚间小小的瓷像以及比大雄宝殿里的大佛还要高大了。

后来我特意绕到了庙后面的路上,就为了以一个贫穷信徒的视角看一眼这些佛像,在草木与土路间观音菩萨微笑注视着每一个路人。

这是大雄宝殿一楼后面的回廊,裸露的水泥,生锈的铁架,随意堆放的杂物,和正面的巍峨庄重,古朴华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雄宝殿正面照片前文有),静安寺的大雄宝殿是建立在两层楼高的水泥大礼堂上的全木结构大殿,这个礼堂就相当于木机构的台基,大规模的活动论坛讲座都会在大雄宝殿下进行。
不过这一切都和殿后一楼回廊无关,游客在参拜完二楼大雄宝殿后就会沿着二楼回廊移动,整座静安寺的二楼都是由回廊联通的,纳米什么都没的一楼回廊就成了灯下黑,头上人来人往,这里却适合藏东西。

这里同样有人摆放了佛像与画像,在这些闲置的柜子里,那副手绘的画像格外显眼,我没有仔细拍不过我仔细看过,是水彩笔画的画工很差用色也只能用糟糕形容,但是佛的细节却尽力还原了还用玻璃精心装裱起来,那么倾注了这么多心血的画像有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地方呢?手绘画像与旁边那个画像里的佛我前所未见,是密宗特有的吗?我不知道。


这两张图拍的有点烂,一个是精致的榫卯建筑模型里被人放了两尊佛像,还有桌上放了一整套印度拍的电视剧《佛陀》DVD差不多有67张应该也是那位信徒放的吧,这里的佛像住进了非常相配的楼阁里,桌上却没有任何进行过供奉的痕迹,想到之前绿化带里的佛像,这也是一种“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吧!

最后我来到了法物结缘处,说是结缘处其实只是一处窗台罢了,就在进门左手边楼梯旁边堆满书本的那个窗台,除了各类佛教书籍还有小铜像,大卷轴等等;很久以前我在网上查找白莲教是否现在还有流传时有个贴子说曾在背景郊区某个寺院偶然见到宣传无生老母的小册子,所以我也留了个心眼对这种无人看管的结缘处书籍进行了一波彻底检查后果然有所发现——戒色吧的哈批玩意儿!
戒色吧引入佛教信仰半公开传教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了,其中的狂信徒四处张贴狗皮膏药,散布奇怪书籍也是有所耳闻,想不到居然见到了实物真是离谱,还好就这一本其他东西都很正常。




居然是第二个涌泉!不过只是一个人造喷泉罢了。



公园最震撼的就是这排百年法国梧桐树走廊,公园门在那些遮阳伞后面,可是古树却延伸到了公园外,因为公园以及公园门口的广场最早都是属于静安公墓以及火葬场的地方,这里安葬的都是外国人,梧桐树大道也是墓地的主干道,这片地方只有这些树是最古老的,从民国到今天仍然屹立于此。


我去静安公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公园里的一处收费景点——八景园,准确的说是八景园里的涌泉去的,这已经是方圆100米内的第三个涌泉了,什么第三新涌泉……





都是新建的仿古景点,灵感皆是来自于已经消失的静安八景,不过本质还是个带园林的茶馆,我去的时候天气不好有些飘雨茶馆里只有一个自带茶水的老头。
至于第三新涌泉?呵呵……


这就是,一滴水都没有,太让人失望了,RNM,退钱!收了我三块门票都不让这个水泵开一下的吗?
最后在亭子里坐了一会儿放空心思发呆,这天的涌泉走访也算是完美结束了,作为《上海都市传说解析——静安寺降魔密宗》的补充走访外加实地考察也让我对静安八景这个早已消失的上海历史景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见识到最真实的野生佛教,这50多块钱花的也挺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