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政策|网售药品监管持续加码
近日,国家药监局就《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检查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提出,首次开展第三方平台业务的,无药品流通行业从业背景的,经营规模大、覆盖范围广、业务量较大的,将是常规检查重点考虑因素。
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备案与资质审查、体系建设、经营管理、平台内处方药销售四大方面。检查项目涵盖备案、资质审查、登记档案、签订协议、机构建设、人员与培训、制度文件、记录保存、合规经营、亮证亮照、配送管理、检查监控、违法处置、处方来源、信息展示、风险控制,共计40条检查要点。

其中,经营管理重点检查平台内入驻商家是否存在超范围、超方式经营药品的行为;明确入驻商家不得销售禁售品种;不得存在买赠药品行为;按照规定展示依法配备的药师或者其他药学技术人员的资格认定等信息。
在平台内处方药销售审查方面,督促入驻商家确保处方来源真实、可靠,并实行实名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方审核调配;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处方重复使用;对电子处方提供单位进行核实并签订协议;对处方药、非处方药进行区分展示并显著标示;通过处方审核前,不得展示说明书等信息,不得提供处方药购买的相关服务。
近年来,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和发展,消费者已经逐渐养成了网上购药、线上问诊的健康习惯。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医药电商市场规模为2520亿元,同比增长36.14%。据此预估,2023年我国医药电商市场规模达2852亿元。
今年3月,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3.63亿,较前一年增长6466万,占网民整体的34%。

线上服务虽然给大家提供了便利,但从近期药品监管部门公布的药品网络销售典型案例中,不乏各头部线上平台牵涉其中,包括未取得合法的经营许可证而销售产品、线上违规诊疗等情况。
这也传递出一个明显的信号:未来的药品网售,第三方平台的监管角色将越来越突出。而作为平台上入驻的商家,也要更加依法合规经营,才能走的更加长远稳定。